当前金融风险防范与审计谋略研究
【摘要】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因为体系体例转型、经济结构转型、金融立异和金融深化、对外金融开放等因素,金融风险也会不断积累和泛起,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对此应加快形成相应的防范机制和策略。完善和强化金融审计应该是其中一项势在必行的有效政策措施。论文分析我国当前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机理,提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审计模式和措施,并就现阶段值得研究的几项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审计谋略展开研讨。
【枢纽词】 金融风险 财政风险 金融审计
在从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代写审计论文/shenjilunwen/在金融立异、金融深化过程中,在经济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的过程中,金融风险日渐增加和显露是不可避免的。枢纽在于,当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必需对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的存在保持高度的警觉,要分析当前金融风险产生的机理,以便及时形成风险防范和管理金融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关于我国当前主要金融风险的机理分析
(一)轨制缺陷带来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
1?我国财政风险的轨制特征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使经济、社会的不乱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从世界各国的财政现状看,财政风险呈不断扩大趋势这一点好像有着某种必定性,或者说有着某种共性。而就我国的特殊性来说,这则是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金融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关的,是这方面进程快速进行超出了轨制变迁速度所导致的一种结果。此外,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风险大锅饭”依然未改。在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家的关系上,“盈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就政府各部分来说,都有将权力下放在预算决议计划范围之外进行的各种“准财政”流动,但却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责任。在各届政府之间,一届政府可以通过大量融资来搞各种“项目”,获取由此带来的各种好处,却将风险遗留给下一届政府。这种不以风险责任的界定为基础的风险转移,导致风险快速蕴蓄和集中。
2?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我国贸易银行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体例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对政府的依靠,政府对银行的支配是长期的,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国有贸易银行不良资产高、企业逃废债现象严峻以及证券市场上各种虚假欺诈现象表明道德风险的背后躲藏着严峻的轨制缺陷。在“财政—银行、证券—企业”三位一体的体系体例下和现行金融轨制框架下,银行或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只具有软约束力。即便财政赤字很大,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可以扩大投融资规模,致使财政风险不断向金融风险转化,国有贸易银行就成了政府财政风险的“蓄水池”。(二)经济金融化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如果金融化速渡过快,偏离本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资产在短期内增幅过大,金融机构急剧膨胀,金融资产中的泡沫就会变大。在金融资产迅速扩张情况下,假如金融管制放松的程渡过大,金融业缺乏审慎的治理,金融审计监视不到位等,这样的金融资产扩张就有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根源,并进而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在保持金融不乱的同时,努力防范道德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是整个金融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但这两方面恰恰又是中国金融体系体例的薄弱环节。如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隐性金融安全网导致的道德风险倾37向比较高,从全国性非银行机构市场退出到地方性信用社风险几乎都落实为公家负担。此外,金融机构法人管理结构和内控轨制依然薄弱。#p#分页标题#e#
(三)银行对房地工业过度放贷引发金融风险对于当前的中国房地产是否泛起泡沫,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有一点则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房地产投资的背后,必然是银行信贷的支撑,而这种支撑极易给房地产的泡沫提供温床。近年来,中国的房价经由大幅上涨后与居民消费能力进步之间的联系关系性已徐徐脱节。过热的投资使房地工业成为新危工业,泡沫一旦幻灭将使贸易银行陷入巨大的金融风险之中。同时,一些贸易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违背有关划定,放松信贷前提,也助长了住房投资过热。对此假如丧失警惕,泡沫幻灭对中国经济的打击长短同小可的。
(四)银行机构经营的潜在风险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深受银行危机的困扰,尽管我国未泛起系统性支付危机,但并不能说明我国银行置身于金融危机之外。相反,我国国有贸易银行、股份制贸易银行、农村信用社都面对着不同程度的经营危机,有的还面对支付危机甚至倒闭。存款和贷款均占全部金融机构60%以上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贸易银行通过多年的风险积累,同样面对共性的经营风险。此外,我国目前的10家全国性股份制贸易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好比不良贷款比例高、盈利水平低、筹资能力弱等。而90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比国有贸易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贸易银行更大。
(五)证券市场不规范引起的资本市场风险跟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但是,作为体系体例转轨时期的新兴市场,不可否认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题目,如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内的市场主体还存在内部管理结构不规范的通病,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弄虚作假、过度投契、操作股市的行为不容忽视,委托理财等集合投资方式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监管。此外,市场的功能和结构存在轨制缺陷。如证券市场层次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筹资和分流市场需求的渠道;市场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缺乏不乱规范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市场单边动作,缺乏避险工具;市场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健全,风险防范能力薄弱,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体例和监管力度尚不适应证券市场的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在我国还存在更为严峻的泡沫形式。因为体系体例摩擦、经营治理不善等原因,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的大量借款和向社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虚拟资本价值得不到实现,将由此形成企业风险。如企业通过形成不良资产等形式转嫁给银行和社会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和社会风险。可见,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潜伏风险已是客观现实。#p#分页标题#e#
(六)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效应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中,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加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使经济潜在着随时凸现的金融风险。首先,在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情况下,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将大大进步,因为国外金融资本介入海内金融市场,海内外金融市场的异动,均会带来金融资本频繁流进流出,增加了海内经济运行的波动性。而因为海内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体系不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资本流入导致其金融体系规模的快速扩张,而资本流入的溘然逆转,则使其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尤其是证券市场开放带来庞大的国际资本活动,其投契性和迅捷的活动性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其次,因为信用等级比较高的企业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获得资金,海内银行只能向次级层次风险较高的客户贷款,因此,银行对于借款企业和借款个人的利润和信用等级要求相应下调。在外资持续流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条件下,这样的信贷投放策略通常能够得以维持,但是经济形势溘然逆转及外资无认为继时,这种轮回将被迫间断,一些行业可能泛起周期性逆转,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再次,在开放前提下,金融业的竞争将不再限于银行业内部的竞争,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甚至扩大为一国金融体系与他国金融体系的竞争。
二、应对新挑战,重新定位金融审计为积极防备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需加强金融业的监视治理,完善金融监视治理体系,而完善和强化金融审计则尤为当务之急。面临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变化,金融审计如何采取应对之策,金融审计的目标、范围、重点、方式和手段等将如何变化,构成了对金融审计监视实践新挑战。
(一)原有金融审计模式面对新挑战跟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立异,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形成,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多样而复杂化,经济金融化、金融混合化、自由化、电子化和国际化已成发展趋势。金融审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原来的审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国有金融企业审计时,如何协调与社会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分工,既保证审计质量又进步审计效率。金融审计和财政审计、企业审计等其他行业审计的关系如何,怎样利用其审计结果和审计发现为金融审计服务。如何处理海内金融审计和跨境金融审计,采用什么尺度,是按业务进行审计监视仍是按监管重点和内容进行审计监视。诸如斯类的题目使原有的审计模式面对考验。详细来看,当前金融审计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挑战。
1?审计客体的笼盖面和侧重点更为分散在现代金融市场上金融结构日趋复杂化,非银行金融机构数目和资产负债规模大幅度扩张。在我国,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货泉性金融资产的立异仍处于发展中。准货泉业务将大大增加,货泉的定义变得恍惚不清,传统的金融业务将向中间业务、电子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倾斜,此外,金融立异尤其是金融衍生业务加速发展。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和银行存贷款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金融审计监管客体的笼盖面将更为宽阔,侧重点也将有所转移,在金融立异形势下,尤其是要正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货泉性金融资产的监管。换言之,不仅对银行机构,还要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不仅要对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还要对银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证券市场以及其它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监管。#p#分页标题#e#
2?审计内容和质量要求更加全面金融审计不仅要正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其它金融机构因为金融立异而产生的新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不仅要正视传统业务的风险,还要正视立异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所产生的风险;不仅要正视金融业自身的风险,还要正视与金融相关行业、企业因金融流动所引起的金融风险;不仅要正视海内金融业所具有的风险,还要正视开放前提下金融业的风险。风险监管中不仅要正视信用风险,还要正视金融自由化前提下利率、汇率风险;不仅要正视局部风险,还要正视资本活动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从治理、风险、效益原则出发,不仅要正视风险监视,还要正视考核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果和治理水平,正视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和发展远景。金融审计不仅要能查出题目,而且还要总结题目、总结规律,由微观到宏观,从完善法律和法规、加强监管、保障金融安全高度提出对策建议等。
3?审计尺度趋向国际化、规范化因为金融立异不断涌现,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监管尺度将更加国际化,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在开放前提下,金融业监管尺度更趋国际化、规范化,《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新资本充足框架》、《核心原则评价方法》等尺度将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系统共同遵守的目标。金融企业将加快改制和转变经营机制步伐,按国际通行的规范公司制即现代企业轨制运作,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存款预备金比率、信息宣布和限制内幕交易等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并通过加强监视、检查、处罚等进步金融市场系统的不乱性和效率。
4?协调与合作日趋重要为了切实化解现有审计资源与应负担任务严峻不相适应的矛盾,应高效综合利用各种监管资源。完善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应由政府监管为主导、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为依托、行业自律为辅助和社会监视为增补、国家审计为终极监视的五位一体的立体监管层次组成。只有让每一个层次都能有效施展作用,金融监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业的健康、不乱、持续发展。国家审计机关进行金融审计要加强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税部分等监管部分的协调,同时跟着国有金融体系体例改革,金融审计将从部门领域退出,并逐步转向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门监管审计,受委托的机构有义务直接向监管当局讲演任何有损金融正常运营、违背法规和不利于金融业稳健经营的事项。(二)新形势下金融审计的定位我国目前仍旧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然而,如前所述,为抢滩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工商和金融企业通过吞并、重组、联合等手段,涉足金融业,混合化趋势已现,此时实行多部分分业监管,轻易泛起监管盲点,造成监管越位或缺位。因此,根据39审计研究 2004年第5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各监管部分履行职责情况,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审计部分和其它监管部分分工范围,从法律上凸起金融审计监管地位,由其它各有关监管部分负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审计部分专司金融监管职责,施展金融审计监视“眼睛”的作用。#p#分页标题#e#
1?将风险防范作为当前金融审计的首要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在资产质量真实性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整套非现场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构建金融安全网。以银行风险审计模型的思路为例。如何评价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贸易银行风险审计体系”应该包括银行运营风险评价、资产风险评价、贷款企业风险评价三个组成部门。风险评价思路的运用不仅为全面评价和掌握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情况,有效揭露银行经营治理上存在的题目和隐性风险施展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确定审计重点、发现重大题目线索上也会事半功倍。
2?拓展金融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要改变目前审计范围狭窄、审计内容单一的状况,需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金融审计外延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立异业务的审计。这些立异包括金融衍生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等,特别是贸易银行为规避监管采取隐蔽手段进行的业务立异,如上海泛起的以浮动存款利息名义做期权交易,广东泛起的以代客理财方式集中储蓄资金进行新股申购等等。(2)证券公司贸易银行的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必将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要求审计机关将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贸易银行常规审计范围。(3)审计过程中注重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单纯地审计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很难揭露出其存在的主要题目。因此,必需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入手发现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确保审计质量。
3?改进和立异审计方法和审计方式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所谓“效益审计”,就是审计职员客观、系统地对政府部分及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经营项目,应实在现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进行独立的审计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提出改进意见,为有关方面决议计划提供信息。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风险表现,效益审计将是金融审计的主流。
4?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力度。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必需把防范系统风险和防范区域风险结合起来。因此,在今后金融审计组织方式上,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运作态势和特点,围绕统一个专题,在不同区域和统一区域的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开展审计和调查。这有赖于强化监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赖于从政策、轨制和监管上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出建议,加强金融监视。
5?促进金融审计向科学化、网络化转变金融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金融立异中信息技术含量的不断进步,使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大大加强,加大了金融审计的难度。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进步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是发展的方向和必定。在新的技术前提下,实时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事中、事后审计,网络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就地审计。应逐步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库,试行系统审计和远程审计,实现金融审计数字化进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进步金融审计监视水平。 #p#分页标题#e#
三、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几项值得研究的重要审计谋略 就当前在强化金融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除了以上提出的完善金融审计模式思路和设计以外,这里还提出以下三项值得着重研究的审计谋略。
(一)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退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以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过程。银行要坚持信贷经营的基本原则,必需使信贷资金的运动方式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吻合。这种吻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信贷产品在企业经营相对不乱,融资风险较低的时候进入,二是银行信贷产品在企业不能较好地处理影响其成长的因素,进而将终结其生命周期的时候退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要求银行业在信贷经营过程中必需实施信贷退出。从目前我国贸易银行的实践看,在信贷进入方面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客户风险识别轨制和信贷业务操纵规程,而在信贷退出方面却鲜有研究。缺乏退出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伴随企业的成长一直走到它的生命周期尽头,付出了沉重代价。金融审计在研究银行信贷退出时,一方面应总结在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中,因为信贷退出不及时所占的比重,敦促银行正视建立约束和考核机制,明确信贷退出的前提,另一方面更要运用科学理论协助银行进行40审计研究 2004年第5期信贷退出决议计划。
(二)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审计关于不良资产,金融审计老是关注贸易银行内部的不良贷款处置风险与治理水平。对金融资产治理公司这一专司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的机构,是效益审计的一个“盲点”。没有对该类公司的经营效益做出评价,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无法对1999年以前我国贸易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给予准确熟悉。2004年国家审计署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四大资产治理公司的审计中。1999年四大金融资产治理公司(AMC)的接踵成立,是我国第一次政策性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AMC以账面价格收购四大银行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AMC的资金来源于三个渠道:其一,国家财政对四家资产治理公司拨付的400亿元资本金;其二,央行提供的5700亿元的再贷款;其三,AMC向对应的贸易银行发行的8200亿元的金融债券。从目前对四大资产治理公司的审计中,轨制与技术两个层次是审计职员重点测试的内容。1?轨制层次的题目一是产权完全让渡,使贸易银行失去了监视权,由此导致国有银行实际损失没有实质性降低,交易用度反而上升的尴尬局面。AMC已发行的金融债券实质是由没有利润的“坏账银行”为国有银行开具的空头支票,即使本已不高的固定收益率实现不了,国有银行也无法更改。这种“撇账”的做法固然短期内能够大幅晋升银行的业绩,但从长远看隐患极大。当前AMC的现金回收率极低,显著缺乏持续支付金融债券2.25%年息的能力,到2009年债券到期时,四家资产治理公司可能无法偿付本金,国有银行拿的是空头支票。AMC再次处置不良资产回收的现金均上缴国库,对银行充足资本也没有匡助。产权转移后的国有银行,既没有手段也没有意愿督促AMC进步经营效率。二是财政的远期兜底与不良资产的即期剥离导致无人真正关心资产处置中的巨额损失。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和回收率会沿着抛物线轨迹运行:即在处置前期呈上升态势,到后期必定下降。由于前期处理的不良资产质量较好,回收率高。跟着后期资产质量的下滑,后期的处置损失率会进一步上升。但按原轨制设计,要等将来资产治理公司使命结束时,才由国家财政报国务院统筹解决。这样一来,不良资产处置中实际的资产损失无论有多大,财政、银行、资产治理公司目前都不会有切肤之痛。但是资产治理公司不能收回的企业债权,终极将表现为经营亏损,而这些亏损终极只能由财政买单。2?技术层次的题目一是当时政策性剥离的一刀切操纵,进步了目前的协调本钱。每家银行成立一家资产治理公司,对口接收不良贷款,造成统一什物资产在不同的公司间进行产权分割。因为不同的公司处置重点与处置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在什物资产处置过程中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的现象十分普遍,增加了资产处置的谈判难度和处置本钱。二是作为处置主体的AMC只有退出的惩罚、而没有盈利的激励。1999年资产治理公司刚成立时,章程中有“存续期为10年”的划定,债务人据此采用“耗”的方式面临资产治理公司,由此影响了AMC的处置进度。另一方面AMC也不愿进步效率提前结束“生命”。AMC主要采取“逐笔催讨,逐户清收”等比较原始的方法处置资产,由于治理半径很长,处置速度非常慢。因为轨制与技术缺陷,第一次剥离的直接后果是剥离不彻底,不良资产继承膨胀,国有银行题目没有实质改善,各方面负担依然沉重。从最近的政策铺排看,为支持国有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轨制,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充实资本金。这是继1998年对国有银行注资2700亿元,1999年中心政府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后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国家为支持两家国有银行股改上市采取了全额买单的方式。对此必需吸取第一次剥离的教训,设计一套较为完善的改革本钱分担机制,配合国有银行体系体例改革,塑造健康运行的银行体系。#p#分页标题#e#
(三)规范公共部分信用流动,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从2003年开始,金融审计在对国有贸易银行的审计中,将公共部分的信用风险作为重要的金融风险评价内容。但是,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仍是要从源头做起,即要规范公共部分的信用流动。公共部分的受信流动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政府向社会发行债券,包括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和国际债券;2、政府借款,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部分之间的借款、各级政府之间的借款和国外借款,也应包括政府直接或间接从金融部分获得的各类贷款;3、财政部分通过金融部分从社会各界以有偿方式吸收的41审计研究 2004年第5期存款,主要包括邮政储蓄和社会保险基金。当前公共部分信用流动中蕴含的财政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风险。这是一种显性的直接由信用约束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国债发行风险、国债投资风险和国债偿还风险三个方面。近年来,增发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财政举债途径较多,金额较大,国债规模逐年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也在累积,我国的负债率、偿债率、借债率以及债务依存度都急剧进步。
2?财政周转金形成的风险。财政周转金放款多数是经济过热时期放出的,因为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不佳,回收措施乏力,大量财政周转金放款无法收回。另一方面,财政周转金放款和借出财政周转金普遍大于借入周转金和周转基金,财政周转金放款占用巨额财政间歇资金,财政资金周转不灵,这是导致财政专款拨付不能到位的重要原因。三是从上级借入的财政周转金到期后,上级财政将其借出的财政周转金本息直接从体系体例结算款中抵扣,使财政运行更加难题。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但因为地方财政过分依靠于单一的财源,资金缺口严峻。据估计,全国乡镇财政赤字规模为2000-2200亿左右,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债务弥补资金缺口,因此其债务风险不可小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举措措施建设中普遍采取城市负债建设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些项目盲目攀比或不顾实际需求地重复建设。这些工程不少属于政府投资的“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就立项或开工。之后由地方政府向银行施压,从银行申请巨额贷款。因为这些市政建设工程的不公道性和负债长期性,并且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银行信贷资金面对巨大风险。金融审计应在规范公共信用减少隐性赤字方面施展更大的作用。实际上,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终极实际仍是由财政承担。金融机构封闭、破产,或者为了化解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中心银行往往要损失部门过去的老贷款或新增再贷款给予支持,如保证对天然人的存款兑付等,终极中心银行的再贷款损失实际上由财政承担。因此,规范公共部分的信用流动,进一步深化财政体系体例改革,防范财政风险,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国债治理,强化和监视国债投资的使用效益。当前,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做出相应调整,适当控制财政政策的力度,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国债结构,包括丰硕国债品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等。再次,尽可能降低国债的发行本钱,包括利率、手续费、印制费和资金的在途占压用度。最后,要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的治理和监视,进步国债投资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财政体系体例改革,公道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及财政投资行为,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硬化预算约束,加强支出治理,完善分税制财政治理体系体例,建立政府间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轨制。又如答应地方政府发债,以缓解地方政府资金缺口。政府应成为“有限”政府,政府治理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等一切经济、行政行为都必需是规范的、遵法的。公共财政应逐步锁定政府权力的流动范围。审计机关则应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状况、执法水平予以高度关注和评价。进步政府债务的透明度,鉴戒IMF和欧盟表露财政风险的规则,尤其对政府的或有债务尽可能全面表露。同时,对于可量化的政府债务,要监视政府列入预算铺排,报各级人大审批,避免财政支付危机。#p#分页标题#e#
主要参考文献:
姜建清,2004,“银行信贷退出理论和实践研究”,《金融研究》第1期。
李金华主编,2004,代写审计论文/shenjilunwen/《中国审计史》(第二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李亚新,2004,“正面激励: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再处置的轨制与技术立异”,《金融研究》第2期。
刘尚希、于国安,2002,《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隐匿的财政风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振华,2004,“金融腐败与市政贷款之痛”,《21世纪经济报道》2月4日。
孙可娜,2003,《中国金融风险的内生因素与轨制立异》,天津人民出版社。尹音频,2001,《反金融风险的财政与财务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章和杰,2004,《中国金融轨制的风险机理及改革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周小川,2004,“保持金融不乱防范道德风险”,《金融研究》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