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替代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701171438457984
  • 日期:2017-01-13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目的与意义
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公司财务舞弊案频发,人们开始把对公司外部治理的关注转向了公司内部治理,各国都通过法律和法规的形式推动公司内部治理的快速发展。而 2001 年美国安然事件和世通事件的发生使内部审计成为公司内部治理的亮点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就如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vvit 所说,安然事件中最大的利益冲突就在于内部审计外包  (Levitt,2002);世通事件中更是内部审计经理 Cooper 的突出表现使得内部审计这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在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内部审计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张玉,2005)。安然、世通事件后,一股公司治理改革的高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内部审计被推向了改革的前沿。对于内部审计而言,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 Lawrence Sawyer 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紧跟影响到股东和管理者的所有变革步伐(Sawyer,2005)。1999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重新界定了内部审计的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  能够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0年,IIA 国际学术关系委员会倡导美国会计学术界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过世界知名会计审计学者两年多的努力,《内部审计思想》(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付梓。2002 年,IIA 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中特别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建立在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个“基石”的协同之上,内部审计成为有效公司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IIA,2002)。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形象在公司治理变革中得到改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提升(Hermanson,2002),内部审计已经成为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管理者、外部审计人员以及重要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支持者,只要设计和执行恰当,内部审计在促进有效组织治理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Bailey  等,2006)。 
.........
 
二、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
内部审计效果主要是指内部审计机构能否有效履行职能,即通过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治理程序的监督、评价与咨询,改善组织运行效果,增加组织价值,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监督是内部审计的本质职能,评价与咨询是由监督职能引发出来的内部审计职能。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都可以通过监督,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从这一点上两者具有替代效应。相比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不仅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外部代理成本,又可以缓解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与下级管理者之间的内部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因此,本文从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替代效应和降低代理成本的两个视角,来分析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的替代效应是指随着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外部审计1就会更加信赖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人员更多参与到外部审计中,或者采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替代原由外部审计人员做所的部分工作,从而减少外部审计范围与时间预算,最终降低审计费用。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能够提供监督,尤其是对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审计。因此,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必然存在替代效应。近来国内外的审计准则允许甚至鼓励外部审计―当审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足够胜任能力和客观的人来做时可以采用他们的工作成果(PCAOB, 2007b)。美国注册师协会(AICPA)发部的 65 号审计准则(Statement on Auditing Standards  ,SAS)均提出外部审计在进行审计业务均可根据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利用内部审计的有效成果,来降低外部审计的范围与时间,并提供了评价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AICPA,1975;AICPA,199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411 号明确指出―有效的内部审计通常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时间,并缩小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与外部审计准则一致,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也明确指出―内部审计应当做好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以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共享审计效果,减低审计成本;与此同时,Felix 等  (2001)  和  Prawitt  等  (2009a)发现拥有高质量内部审计的企业的外部审计费用较低,并能够遏制高管层的盈余管理(Prawitt  等,2009b)。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特征因素 
Gilmour(1998)认为在审计中保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能够取得满意的工作结果的关键,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首要必备条件(Twaijry 等,2003)。只有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机制的有效运行(宋常等,2003)。内部审计只有在组织内具备较高的独立性,才能对其他部门进行较客观的监督,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的证据。1986 年,徐政旦就提出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特征中首先就是内部审计要在组织上具有独立性(徐政旦,1986)。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的公司财务报告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Wallace 等,199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其隶属关系和组织地位中,只有当内部审计向组织内的级别足够高的上级部门如审计委员会或 CEO 报告时,内部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才能得到保障(Penno,1990)。Lightle 和 Bushong(2000)认为内部审计应该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地位,使内部审计成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才最有利于改善治理(Hermanson,2002)。Jame(2003)发现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不是高管层报告时,它更可能发现错弊,并将其更为积极地上报。Kaplan 和Schultz(2006)发现当内部审计发现或怀疑有舞弊时,通过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继续调查;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控制越强,在追踪舞弊事件上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越大,两者紧密结合能够营造更良好的控制环境。 
..........
 
二、内部审计效果的主要体现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替代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效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是公司治理中的监督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是一直受到重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得出的实证结果并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具有替代效应;有的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具有互补效应。通常来说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外部审计师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降低审计时间、缩小审计程序的实施范围,最终实现外部审计工作效果的提高(戴耀华等,2007)。Schneider(1985b)注意到,外部审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可节约 38%左右的时间预算。相反,如果没有内部审计师参与财务报表审计,整个审计时间将平均增加10%( Wallace 等,1991)。Stein 等(1994)研究发现在金融服务行业内部审计帮助则可显著减少一线审计人员的审计时间。而 Felix 等(1998)对外部审计师给出的内部审计在审计循环的不同审计程序中做出的最大贡献的比例进行分析,发现:内部审计履行了获得对内部控制理解或测试 47%左右的程序;21%左右的实质性分析程序和 41%左右余额测试工作。 内部审计师的参与可以有效减少外部审计师的审计工作量,最终会体现在审计费用的节约上(Prawitt 等,2011)。Wallace(1984b)研究表明外部审计师因采用内部审计师帮助可减少 10%左右审计费用。Felix 等(2001)发现内部审计参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度是显著的决定了外部审计费用,两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举例来说,如果内部审计参与到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度从 0 提高到平均水平即 26.57%左右,那么外部审计费用将下降大约 18%即 215961 美元。外部审计标准明确承认了内部审计与财务报告质量潜在的相关性,在审计风险模型中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降低综合控制风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依赖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来降低检测风险(AICPA,1997;PCAOB,2007a)。根据 PCAOB(2007b)近来的审计准则允许甚至鼓励外部审计当内部审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足够客观和胜任能力的人来做时可以采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具有替代性。 
.........
 
第三章 内部审计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 25 
一、国外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 .......... 25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 29 
三、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比较 .......... 32 #p#分页标题#e#
四、本章小结 ...... 34 
第四章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 36 
一、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36 
二、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机理 .......... 40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 ...... 45 
四、本章小结 ...... 52 
第五章 内部审计的替代效应研究 .......... 54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4    
二、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57 
三、实证结果分析 ........... 59 
四、稳健性检验 .... 63 
五、本章小结 ...... 67 
 
第六章 内部审计的代理成本效应研究 
 
审计产生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相对于外部审计的结果监督而言,内部审计是一种过程监督,可以跟踪被审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谢志华,2003)。然而,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一直没有得到与外部审计同等重视,被外部审计的光芒所覆盖。实际上,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安然公司案、世通公司案、百勒川破产案等均证实了这一点(时现,2003)。公司的发展需要内部审计从幕后走向走到前台,促进公司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张玉,2005)。2002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中特别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建立在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个“基石”的协同之上,(IIA,2002),内部审计成为有效公司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 内部审计的作用领域从公司管理层提升到公司治理层,由从―为管理而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在公司各级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发挥作用降低组织组织内部的代理成本,还可以在公司治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发挥作用降低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与高管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因此,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是一种可以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可靠侦查和威慑机制(Prawitt,2009  b),既可以约束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要求其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又可以督促管理层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疏通信息传递渠道(时现,2003),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代理成本(杜兴强,2000;石恒贵等,2009;刘国常等,2010),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内部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难以满足内部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本章就从内部审计对代理成本影响的角度,来考察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运行效果。 
.........
 
结论
 
本文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三种理论构建内部审计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理论,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受托责任理论更好得阐释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动因,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交易成本理论则强调了内部审计必须在组织内部配置的理由。这三种理论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推动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使得内部审计职能不断完善,在公司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若想更好的发挥作用,则必需进入公司治理层。实证证明内部审计是可在公司治理层发挥作用的,并也得到了认可,成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但是,内部审计若想在治理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则需要与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外部审计等三大主体进行良性互动,一方面得从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和高管层到理解和支持,提高组织地位和声望,增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责任授权范围和规模,从外部审计那里收获先进的技术经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帮助他们有效率履行其受托责任,最终达到提高公司治理整体水平,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