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鉴于家族企业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经济组织,以及管理者的异质性与企业盈余质量的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从家族企业管理者能力角度出发,探究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背景下,家族企业因自身的特殊性使两类代理问题也有其特点,家族企业第一类代理问题较小降低了传统的代理成本,家族为保持绝对权的控制使家族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较为严重,但企业的盈余质量受到高层管理者影响更为直接,那么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其盈余管理程度是否更低,盈余质量是否会更高?在我国,家族企业“接班”问题、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摆在各家族业主的案头,通常控制权会在家族企业成员之间进行,“子承父业”是最常见和顺理成章的方式,家族企业的繁荣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但现实中因利益纠纷引起的内部争斗也在不断重复。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盈余质量的研究
对盈余质量度量方法的研究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已有的研究大多从盈余管理角度,以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衡量盈余质量。企业盈余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部分,其中应计利润部分又可分为可操控应计利润(DiscretionaryAccruals, DA)和非可操控应计利润(NondiscretionaryAccruals,NDA),而且近年来越来越越多的研究学者使用应计利润指标来度量企业的盈余质量。Fan 和 Wong(2002)通过在 Jones(1991)[19]研究模型基础上不断得到修正,估计出用异常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质量[25]。Dechow和 Dichev(2002)通过研究应计利润与现金流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应计质量计量模型来衡量盈余质量[16]。另外,Wang(2006)在 Basu(1997)[20]会计稳健性模型基础上,运用 Ball 和 Shivakumar(2005)[26]修正的时间序列盈余模型,通过检测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对会计盈余中损失部分的持续性的影响,来检验所有权结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4]。还有学者通过综合指标对盈余质量进行评估,如 Ali et al.(2007)[21]、Lev和 Thiagarajans(1993)[27]等,他们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挑选出相应指标即盈余反应系数,用该指标来衡量公司盈余质量。
2.2 家族企业与盈余质量的研究
Fan 和 Wong(2002)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为了保持绝对控制权,有动力和能力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为隐瞒其侵害状况通常以降低盈余的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的举措来降低财务报告的质量,通常称之为“沟壕效应”(Entrenchment Effect)[25]。然而,Ali et al.(2007)研究发现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也可能对信息披露产生正面影响,为了保证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更倾向于从长远的投资眼光来经营企业,而非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短期利益,这种现象在家族企业的财务报告时间中占主导地位,通常称之为“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21]。Anderson 和 Reeb(2003)研究发现,当家族成员同时兼任 CEO,家族管理和家族控制的两权合一使得经理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所以家族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股东和投资者的信息,通常会提供更好的盈余质量[1]。
第 3 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8
3.1 概念界定 ............ 18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第 4 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26
4.1 研究设计 .......... 26
4.2 实证分析 ................ 31
小结...................41
第 5 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未来展望.....42
5.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2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4
第 4 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 2011 年至 2014 年深沪两市 A 股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由于需要计算某些变量的增长率,最终本文的考察区间为 2012 年至 2014 年。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按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因为金融保险业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其它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2)剔除 ST、ST*等非正常上市的公司,已有研究表明此类公司有着异常的盈余管理行为,剔除这些样本可以较好地排除异常数据对研究结论的影响;(3)剔除所需样本期间披露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通过对上市家族企业进行上述处理以后,最终获得 2220 个样本数据。另外,因为验证假设 H1 的需要,本文还获得 1896 个上市非家族企业,即共有4116 个民营企业样本数据。本文所需的数据分别来自国泰安 CSMAR 系列研究数据库、巨潮网,数据处理采用了 Stata13.0 统计分析软件和 Excel 2010,企业效率的数据采用 Maxdea5.2 分析软件,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 5%的 Winsorize 双侧缩尾处理。
4.2 实证分析
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家族企业多集中于制造业,占比达 70%以上,而且逐年增加,实业依然是诸多家族企业引以为傲的立足基础;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业紧随其后,分别有 55 家、62 家和 63 家;传统行业中,房地产和批发零售业也占据重要位置;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家族企业对公共事业及资本密集的能源行业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
.....
第 5 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未来展望
5.1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家族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盈余质量和信息披露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管理者的异质性使管理者能力存在差异,能力越高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盈余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文以 2011-2014 年深沪两市 A 股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修正的 Jones 模型中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质量,采用 Demerjian et al.(2012)[66]的方法来度量管理者的能力,分析和验证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盈余质量差异、家族企业管理者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担任管理者其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家族企业分类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5.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管理者能力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所以如何量化管理者能力成为一项研究难题,管理者的异质性,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特征的不同,将对企业财务决策、公司战略等产生不同影响。另外,如何准确度量管理者能力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国内外学者通常会依靠一些代理变量来度量管理者的能力,如异常市场回报率、媒体报道、管理者固定效应等。本文采用Demerjian et al.(2012)[66]的方法来度量管理者的能力,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而且由于其他衡量指标数据难以获取,无法对该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