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并逐渐被提到新的高度。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障资金,因此,资金的监管和运营是社保体系的有力支撑。随着被视为社会“安全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被视为人民群众“养命钱”的社会保障资金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而社会保障资金的基数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社保资金,其资金的筹集来源,如何进行经济而合理的管理,其支付手段是否及时有效,并让亿万的参保人员最大限度的及时的受益,已成为社保资金审计的核心。然而,近年来我国违法挤占、挪用、贪污社会保障资金的事件屡屡发生,据统计资料显示,在 1986 年至 1997 年这十年间,我国社保资金被贪污、挤占的数额高达近百亿元。据审计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项清查结果显示,1992 年至 2004 年间,被违规挤占的社保资金中,仅养老保险金就高达 100 亿元。“十五”期间,有 96 起社会保障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案件被举报到国家社会保障和劳动部门。1998 年以来,我国开始对被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障资金开展清理回收工作,据统计,至 2005 年底,除 10 多亿元的资金没有追回外,共追回并清理社会保障资金 160 多亿元。2006 年的上海社会保障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案件仍令人瞠目结舌,浙江金华数亿元令人触目惊心的巨款又被挪用。随后几年,湖北、深圳、山东、山西的社保资金被非法挪用案件纷纷爆出。这些都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干群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合规性审计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纵观古今中外的审计史,绩效审计在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 20 世纪末完成了审计工作重心由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绩效审计被第一次采用是在加拿大,加拿大创立了把传统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综合审计,将绩效审计第一次应用于国家审计的国家是美国,1972 年,《Standards for Audit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Activities and Functions》(后称 Government Auditing Standards,GAS )在美国会计署出台,这突破了世界上传统的政府审计准则,第一次将绩效审计纳入到政府审计准则中来。GAS 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和效果性审计”①,并第一个提出“3E”的绩效审计理论。英国响应公共账目委员会(该账目委员会隶属于议会)的立法号召开展绩效审计。英国的《国家审计法》颁布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该法规定绩效审计由国家审计部门开展。目前在英国,每年国家审计署完成的审计项目中,约有 40%的项目是绩效审计项目,共 60 个左右。1989 年,加拿大在传统的“3E”模式基础上,将公平性和环境性两个指标纳入到绩效审计中来,形成“5E”模式。其中,公平性反映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产生的劳动收入和资源再分配的公平程度,及其所影响的社会公众满意度。环境性是用来衡量被审计的对象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上述国家的审计单位都将绩效审计作为对政府各部门节约资金,提高政府官员工作效率、回答相关政策制定者提出的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绩效审计定义,1992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 )的审计标准认为绩效审计与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现金价值审计同义,它包括:(1)对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审计要以健全的管理原则、管理政策以及对相应的原则、政策的实施为根据; (2)对机关单位的财务状况、人力资源以及业绩、监督状况等进行审计;(3)对被审计单位的作业完成进度,与预期效果进行对比,确定其影响程度。综上所述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审计。这个定义虽然对各国绩效审计没有约束力,但具有一定影响和指导作用②。
..........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是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开展绩效审计的直接动因。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是指当财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时,财产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财产的经营权委托给相应的财产管理者代其对财产资源进行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一种委托和受托关系。受托人接受了托付后就要承担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认为, 这种委托和受托关系包括下列几个要素:主体。在公共受托责任中包括的主体有两个,即委托方和受托方。在经济层面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资产的所有者是委托方,财产的经营者是受托方;在其他的社会关系中,上级监督控制部门是委托方,接受监管委托并接受管理和监督的一方是受托方。客体。是相互之间相互委托的资源。包括各种物质和经济资源以及各种相关的服务等。如货币、人力资源、服务、实物、生态资源等。目标。监督与解除受托责任,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期望对接受委托的财产资源进行经营管理、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财产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规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过程。委托人为了使其资源保值增值,必须对受托者对其接受的资源的运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托人为了说明其对财产经营的有效性,要向委托人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解释说明。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等性,所以受托方采取报告的方式与委托方沟通和交流。为防止受托方在对财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负责的行为,委托方会通过具有专业审计知识的独立第三方来对受托者进行审查,主要检查财产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并给出客观、独立的评价,只有这样审计报告才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公民予以援助和支持,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一种现代国家经济制度。它的主体是国家、并以社保资金为依托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末的欧洲、此时欧洲已进入工业社会,1601 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萌芽。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向公民提供社会保险为核心。德国颁布的《工伤事故》、《疾病社会保险法》、《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标志着世界完整的保险体系从此建立。1935 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从此产生,他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资助、个人投保、集体投保、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公平性、互济性和法制性。社保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为公民在生育、年老、疾病、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为公民提供必需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其资金来源是参保者所缴纳的资金。社会性、强制性和福利性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社会保险分为医疗、养老、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险五个险种。(2)社会救济,是政府对符合贫困条件的地区或居民给予的生活保障。这些地区或居民应符合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社会捐赠和政府财政支出是其主要资金来源。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是其主要特征。社会救济主要包括城乡困难户救济、失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等。(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各类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的事业以及政府的各种公益性事业。社会福利以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为目的,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措施。社会福利包括医疗、教育、生活、体育、文娱、交通等方面的福利待遇。(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对军烈属等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优先安抚主要包括优待金、抚恤金、军人疗养院、对退伍军人的安置等内容。
....
第三章 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27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27
一、制度合理性和制度执行效果审计评价并重.....27
二、指标类型体现主观福祉、经济效益和公平性........27
三、简明、实用、可测量......27
四、全面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27
五、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的原则..........28
六、要兼顾各种评价依据的互补性....28
第二节 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28
第三节 运用 AHP 法构建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34#p#分页标题#e#
一、AHP 法在确定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时的适用性...35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35
本章小结......42
第四章 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44
第一节 H 县养老保险绩效审计评价.........44
一、H 县养老保险概况..........44
二、对 H 县养老保险绩效审的评价..........44
第二节 对 H 县养老保险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建议.......46
第四章 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
好的理论研究应该是能够服务于实践的,因此,本文将对上文所构建的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行检验,以验证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本文以 H 县养老保险资金为例,用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
第一节 H 县养老保险绩效审计评价
一、H 县养老保险概况
H 县是甘肃省的一个县,居民主要以牧业为生,人口约 5. 49 万。H 县 1996年启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10 年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1 年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2012 年实行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选取 H 县养老保险 2014 年相关数据,采用上文构建评价体系,对 H 县养老保险进行绩效审计,从而检验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及操作性,并评价 H 县养老保险管理绩效,最后给出审计建议。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 22 个指标,本文根据各指标的极性对指标进行分类:正向指标为:实征率、社保资金投资收益率、社保费用实际支付率、社保支出效益、企业参保率、职工参保率、待遇给付周期与标准周期比、保险覆盖率、社保资金收缴率、社保资金结余率。计分方法为:100 × min(1, x)。负向指标为:社保支出占 GDP 比、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管理成本率、社保资金投资损失率、被违规使用的社保基金比例、非困难单位挂账比、违规投资占比、违规支出占比、给付待遇差异比、延压保费收入占比、社保资金收入增长系数、社保资金支出增长系数。计分方法为:100×(1-x)。其中,x 为上述指标值。计分标准:实际得分=计算分值×权重;计算分值=计分值×标准分值;计分值是按照上述计分原则确定。根据 H 县养老保险的相关数据计算可得 H 县养老保险绩效得分,如表 4-1 所示:
........
结 论
本文借鉴国外的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的思想,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社保资金管理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公众的公平意识、维权意识空前强烈,我国政府正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社保资金被挤占、挪用情况屡屡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对我国社保资金绩效审计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以上的现实情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传统的“3E”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合规性、公平性、满意度和可持续性四个指标。力求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客观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本文用该指标体系对 H 县养老保险进行绩效审计,得出 69.79 分的综合得分,并且通过审计可以看出 H 县社保资金在公平性、效益性和满意度方面有待提高。说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但笔者能力有限,在构建体系计算指标权重前对判断矩阵的赋值全凭笔者主观判断,所以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能和实际有些偏差。希望后续研究者能够给予批评指正并对指标体系加以修正,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工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