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本文内容共分为六章,图 1-1 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图,各章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内部审计的根源及特征从根源、模式、职能以及内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四个个角度回顾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对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文献回顾,从组织特征、内审资源、内审流程、内审关系、宏观因素五个维度分析影响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要素,然后从改善公司绩效、实现价值增值和减轻盈余管理程度、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两个方面对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主要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第四部分是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章: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本章首先根据内部审计定义、公司治理涵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内涵;然后从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目标出发选择受托责任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作为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基础;最后从治理的角度对我国内部审计相关法规政策进行梳理,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管理控制内部审计和协同治理内部审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根源及特征研究
IIA(2002)提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在内部审计与执行管理层、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这四个基本主体的协同之上。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公司治理,也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参与公司治理的手段。Gramling 等(2004)采纳了协同治理的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是透视整个公司的窗口,通过发展与执行管理层、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三个主体的关系提供服务来促进公司治理,是一种富有价值的资源。Antoine(2004)认为内部审计作为其他三个治理主体一种最可信赖的资源,有助于企业履行受托责任、恢复投资者在市场上的信心及更好的控制企业目标,确保公司治理职责的有效发挥,实现价值增值。Sarens&Beelde(2004)进一步研究的结论显示内审部门与管理层关系密切,内部审计活动的咨询性更强,内审部门与审计委员会关系密切,内部审计活动的认证性更强。Bailey(2006)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手段,指出人们期望通过内部审计这一主要手段来发现和解决工商企业报告系统、内部控制和职业道德行为等故障。
第二节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
内部审计流程是内部审计评价标准之一(邹玮,2007;韩晓梅等,2008;延学文和刘澄,2013)。现代内部审计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Spira&Page,2003;王光远,2007)。王稳和王东(2010)认为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交叉与综合保证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风险导向为基础并按照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实施的流程是内部审计组织价值实现的途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评估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将日益重要。Sarens(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更容易影响其内审规模,大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则更加注重防范风险和侦查错弊方面的作用。Coetzee 和 Lubbe(2013)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越成熟,内部审计越有效。现有内部审计职能的范围涵盖所有的或大部分的组织治理,风险和合规职能。随着内部审计咨询职能重要性的增加,作为辅助增值活动的内部审计的价值逐渐被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认识到,从而产生了不明确甚至相冲突的角色关系。
第三章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12
第一节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内涵分析 ..... 12
第二节 内部审计实现治理效应的理论基础 ............. 13
第三节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背景的变迁路径:基于治理视角 ....... 1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9
第四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及其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 21
第二节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特征的分析框架 ..... 23
第三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特征分析 ..... 2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29
第五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 ................ 31
第一节 研究契机 ...... 31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31
第三节 变量设计与模型设定 .............. 32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35
第五节 本文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度量 ........... 35
第六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6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43
第五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契机
刘宏华(2004)分别总结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五个发展阶段(恢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曲折徘徊阶段、加快发展阶段、身份确认阶段)和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大致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认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是企业基于自身考量做出的一种主动选择。由于内部审计信息的不透明,我国内部审计实证研究发展缓慢。然而,我国监管机构从2006 年起不断出台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文件,2007 年 3 月发布的《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 10 月底前完成是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自查,上市公司开始在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审计制度等公告中披露,逐渐健全的内部审计信息为本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契机。
第二节 研究假设
蓝带委员会1999 年发表的《关于提升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建议和报告》指出内部审计对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内部审计通过对管理层的威慑作用有效地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约束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Wallace 和 Kreutzfeldt(1991)针对安达信评估的近 300 家企业的财务报告错误情况和控制环境分析发现,设立内部审计的公司财务报告在多个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账款、递延收入等的出错率要显著低于未设立内部审计的公司。时现(2003)指出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董事会对执行管理层的监督,通过增加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及对无形中产生的威慑力来弥补外部审计监督所具有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与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的相互作用下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价值增值。全样本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与财务报告质量、盈利能力、间接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与直接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印证了内部审计作为治理机制能有效参与民营企业治理。在生命周期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同样具有治理效应,成熟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效应最佳。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在不同生命周期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财务报告质量、企业盈利能力和间接代理成本三个方面,内部审计与直接代理成本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直接代理成本从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初期就是重点关注对象造成的。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力,在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安排均由“大家长”决定,企业的执行管理层往往是由创业者的亲信组成,以家族制管理为主,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同样如此,容易出现“内部人管内部人”的情况。因此,民营企业应当从组织隶属和内部审计人员两个方面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促使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治理效应。从内部审计的组织隶属来看,董事会下专设审计委员会来管理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保证了内部审计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指导,还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提高效率。从内部审计人员来看,内部审计必须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只有这样,内审人员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问题,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