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平衡记分卡理念下单位绩效审计评估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9011639355740
  • 日期:2013-09-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绩效审计是我国当前审计实践的发展重点,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内部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重大课题。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或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企业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现代企业最突出的矛盾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而绩效审计则可以在这对相互矛盾和对立的主体之间架起一座彼此信任的桥梁,同时它也有助于协调决策过程,促使组织中的个体采取一致行动。审计署于 2003 年制定的《审计署 2003 至2007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指出:今后五年,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 2007 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这个李金华审计长称为“是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行动纲领”的规划必将引领审计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而其重点就是绩效审计。因此,企业绩效审计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对绩效审计理论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审计核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在绩效审计中如何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运用什么样的绩效标准才能对企业的价值和贡献进行合理审计;对企业的绩效审计应包括哪些内容以及涉及哪些衡量标准等。由于我国企业绩效审计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审计的模式、方法和评价内容各单位都是在实践中摸索进行,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适用的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企业绩效审计大部分仍然采用以短期性的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评价公司的绩效。由于财务指标本身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广泛性,因而不论是从评价的内容或是从评价的范围上来讲都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对短期性财务指标的偏重,也导致公司管理者经常注重企业短期的利润增长,而忽视企业长期的获利能力。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更多体现在市场份额、客户关系、雇员与顾客满意程度、作业流程以及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学习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单一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难以满足企业绩效审计的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绩效审计的当务之急。本文引入一种新的绩效测评方法——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的思想来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务进行探索。平衡记分卡在保留财务指标的同时,引入了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三个方面的测评指标,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从企业的内外环境、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元化角度进行审计,使企业的业绩评价准则与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相一致,对此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实务上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据相关文献记载,最早有关绩效审计的论著,当属美国管理咨询师威廉• 伦纳德于 1962 年撰写的《管理审计》(William P Leonard,1962)。随后,也有一些述及该方面的文章和专著,如 1966 年美国学者 Neil C.Chuchill and Richard M.Cyber 发表的 An experiment in Management Auditing(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Februarys,1966),1972 年美国管理协会出版的《经营审计》及此后美国学者利奥•赫伯特等出版的《管理绩效审计学》等。1985 年,英国绩效审计理论权威约翰.J.格林教授编著了《绩效审计》(Value For Money Audi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一书,书中探讨了绩效审计的概念问题,论述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的含义,并研究了六个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绩效审计己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在西方出现了大量绩效审计方面的专著及论文,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
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许多国家都以法律、专门的绩效审计准则或作为政府审计准则的一个部分等形式颁布了比较具体的且具操作性的绩效审计作业标准,以指导其进行绩效审计实务操作。例如美国审计总署发布的《政府审计准则》第六章详细说明了开展绩效审计的现场作业准则,在第七章详细的规定了绩效审计的报告准则。加拿大从 1977 年开展绩效审计,在开展绩效审计之初,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操作规范,但是有一些相应的操作办法来规范审计行为,主要有 1994 年制定的《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1995 年颁布的《效率审计方法》等。在 1999 年 1 月,加拿大审计署颁布了《绩效审计指南》,该指南在 2002 年 12 月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目前加拿大实施绩效审计主要参照该指南的规定进行实际操作。英国审计署没有专门发布绩效审计准则,只是内部制定了针对绩效审计的工作指南,为审计人员提供成本效益分析、工作评价等技术指导。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方面非常注重实用性,善于总结在实务工作中产生良好效果的一些审计方法和做法,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再形成较系统的绩效审计准则或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以指导此后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展,并在实践中继续修订和完善这些规范绩效审计工作的文件。


2.企业绩效审计评价相关理论


2.1 企业绩效审计理论
2.1.1 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理论是审计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在学术界,关于审计与受托责任的关系已达成较大的共识,“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2即是对两者关系的高度概括。因此,研究审计理论,就要从研究受托责任开始。


1) 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是在财产权利分割的基础上,各财产权利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由受托责任主体、受托责任客体和受托责任内容三要素组成。3它具有以下特征:这种关系是以财产权利分割为基础产生的,没有财产就不可能产生受托责任关系。同样,有了财产,如果所有的权利都由某一个主体所享用,没有财产权利的分割也不可能产生受托责任。财产权利主体之间对财产权利的分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合同、组织章程、规章制度、法律、惯例或习惯等。财产权利在各财产权利主体之间的分割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割模式或方法。财产权利的分割是基于财产的最优使用而发生的,如果分割以后的使用效果不高于分割以前,则这种财产权利的分割就不可能发生。也正因为如此,财产权利的分割程度和分割方法是由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因而,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受托责任也就成为一种优化资源使用的社会机制。受托责任关系由受托责任主体、受托责任客体和受托责任内容三要素组成。责任主体是财产权利的分割参与者,即一定财产权利的拥有者。因为受托责任是以财产权利的分割为前提的,所以受托责任主体一定是多元的,至少有两个受托责任主体。受托责任客体是财产权利分割的指向物,即财产,失去了财产,财产权利的分割也就无从谈起。在现代公司企业中,各种形态的资产都是一定的受托责任关系客体。受托责任内容是财产责任分割以后,受托人对委托人承担的责任。在现代公司企业中,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每个员工岗位所拥有的职责都会有明确规定,这实质上就是财产受托责任的内容。


3.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新视角........... 32-41
    3.1 平衡记分卡的概述........... 32-35
        3.1.1 平衡记分卡的产生........... 32-33
        3.1.2 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内容........... 33-34
        3.1.3 平衡记分卡的构建过程........... 34-35
    3.2 企业绩效审计与平衡记分卡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35-37
    3.3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审计模式的框架结构........... 37-41
        3.3.1 财务层面的内容是企业绩效审计的焦点...........37
        3.3.2 客户层面的内容是企业绩效审计的关键........... 37-38
        3.3.3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内容是企业绩效........... 38-39
        3.3.4 学习与成长层面的内容是企业绩效审计........... 39-41
4. 构建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中的平衡计分卡评审模型 ...........41-46
    4.1 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设计 ...........41-43
    4.2 用AHP 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43-45
        (1)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43#p#分页标题#e#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43-44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4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4-45
    4.3 企业绩效审计对平衡记分卡评价结果的运用........... 45-46
5. 平衡记分卡在A 集团公司绩效审计评价中的应用 ...........46-56
    5.1 A 集团公司概述 ...........46-48
    5.2 A 集团公司平衡记分卡的建立........... 48-53
        5.2.1 A 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 48
        5.2.2 A 集团公司指标体系的选择........... 48-50
        5.2.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50-53
5.3 A 集团公司绩效评价结果........... 53-56


结论


本文的研究旨在构建企业绩效审计评价的新指标体系,以弥补目前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案例来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的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纵向分析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演变。首先介绍了关于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然后阐述了绩效评价方法经历的演进过程,大体分为成本绩效评价时期、财务绩效评价时期、战略绩效评价时期三个历程,并分析了每个时期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最后评述了我国传统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2、概括了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当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不能适应企业的战略发展时,平衡记分卡应运而生。它采用从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
3、在企业绩效审计中引入了平衡记分卡模型。首先从四个维度设立了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平衡记分卡评价矩阵计算出的结果,来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4、结合实际案例,为 A 集团公司设计一套适合该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BSC 体系。该体系以获取良好的财务绩效为主,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展开,各项评价指标均按照因果关系链的逻辑思想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目的。
总之,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运用它进行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改变了以往紧紧围绕财务层面开展绩效审计的做法,在保留传统财务绩效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顾客层面、内部经营过程层面以及学习和创新层面等能够对企业未来财务绩效进行审计的非财务层面要素,通过寻求企业的财务层面与非财务层面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财务与顾客的双重目标。从而使得企业的绩效审计与其总体经营战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最终目的在于持续改善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但是,平衡记分卡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如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公司现有日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强;平衡记分卡中的有些指标,如客户满意程度、员工满意程度等,难以进行定量;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没有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尽管如此,平衡计分卡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第 1 版.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孟晓俊,谢怡,胡晓娟,《从“受托责任观”看绩效审计》,商业时代理论,2005(11)
3.竹德操等,经济效益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
4.李凤鸣等,经济责任审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周勤业等,审计,上海三联书店,1996
6.黄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
7.理查德•莱持里夫等著,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翻译组翻译,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8.王化成,刘俊勇,孙薇 《企业业绩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罗飞:《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10.马飞、周明霞、郑美群,《初创期高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 年 8 月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