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研究的背景
审计署成立至今,我们的审计工作己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我们逐步发现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认识。审计工作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为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制、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也在不断调整工作重点,最早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考量,重在查错纠弊,维护经济社会秩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状况明显改善,审计工作不仅要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更要关注其效益性;最近,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标志着审计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除了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外,更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前瞻和评估,审计不仅要查错纠弊,还要揭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审计工作的发展对审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审计机关必须落实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审计部门这一“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近年来,审计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审计准则,构成了较完善的审计准则规范体系,提出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这是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基本约束,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制度保证。其中,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完善了审计法和审计准则,体现了审计准则的原则要求,符合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讲求实效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由于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不同、审计人员的素质及重视程度不一样,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维持惯性思维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在具体的落实上,基层审计机关存在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操作细则,或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后续的监督未跟上等情况,这会导致落实不到位、实施走样等现象发生,从而使审计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2研究的意义
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审计的未来和发展。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规避审计风险。随着审计风暴的掀起,各部门领导对审计报告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审计报告所反映的事实、审计报告的用词都要进行核实、推敲。在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条件下,审计质量不高,必然会加大审计的风险,同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矛盾,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发生,有损审计机关的威信。
2、维护政府形象。2003年,审计署已推出审计结果公告,各省市级地方审计机关对公告进程要求不同。实际操作中,真正实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基层审计机关较少,原因之一就是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发出的审计公告代表政府,审计报告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公开性、透明性,影响公众对本级政府工作的评价。
3、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形势较好,尤其是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区,每年区级政府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支出中用于各部门行政运行的经费相对稳定,财政收入增加部分基本都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及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性投入,专项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提高审计质量有利于促进相关政府部门正确决策,保障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4、为本级政府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出谋划策。基层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在审计计划的编排阶段注重项目选择,并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结合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立足微观,服务宏观。通过揭示微观管理上的漏洞,发掘制度上的缺陷乃至宏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积极出谋划策,督促、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适应本地区形势发展的宏观性制度,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运行健康、有序发展。
2审计质量及相关理论介绍
2.1审计质量的理论综述
质量通常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可以从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两个方面来理解。自我国恢复建立审计制度以来,广大研究者对审计质量概念的解释,就目前己经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专著和论文中就有十余种之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l)审计工作质量包括业务质量和社会质量,前者指审计活动本身所具备的复合规范性行为要求的特征,后者指审计工作对社会的影响或作用程度。(王永平,1988)
(2)审计质量包括内涵和外延两大部分,即审计实施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外在社会效益质量,前者指审计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应达到的标准,后者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为廉政建设服务;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王福正,1989)
(3)审计工作质量是指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审计工作质量是一个总概念,它通过整个审计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综合地反映出来。……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是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适当和完整。(李金华,1992)
(4)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标的有效程度。(徐政旦等,2002)
(5)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各种特性的综合体,借助于这一综合体,可增进财务报表的可信性。(王广明、刘桂良,2002)
(6)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组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工作与审计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定的符合程度,它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李金华,2005)
(7)审计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审计质量,使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广义审计质量,则是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及对审计需求的满足程度。(孙宝厚,2008)
3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 14-16
3.1 国家审计机关的管理体制.............. 14-15
3.2 我国审计机关管理体制的特点.............. 15
3.3 我国审计机构的设置 .............. 15-16
4 影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因素.............. 16-23
4.1 影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因素.............. 16-19
4.1.1 外部因素.............. 16-17
4.1.2 内部因素.............. 17-19
4.2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19-23
4.2.1 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较差.............. 19-20
4.2.2 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 .............. 20-21
4.2.3 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21
4.2.4 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低.............. 21-22
4.2.5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22-23
5 案例分析.............. 23-28
5.1 基本情况介绍.............. 23
5.2 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 23-25
5.2.1 项目质量控制采取的措施 .............. 23-24
5.2.2 人员素质控制采取的措施.............. 24-25
5.3 审计结果被采用情况 .............. 25-26
5.4 审计质量比较 .............. 26
5.5 质量差异原因分析 .............. 26-27
结论
本文以基层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仔细分析了影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指出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通过比较同一上级机关领导下的两个基层审计单位分别在审计结果公告的推进、质量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效果,同时借鉴国外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经验,提出完善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一是实行垂直领导制。实行垂直领导制有利于增强基层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的质量。
二是加强外部监督。上级审计机关建立审计质量互查制度,组织下属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开展互查;基层审计机关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加大审计机关公告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基层审计机关应分别从项目质量和人员素质两方面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和量化评价指标,系统地、全面地实行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审计的质量。此条建议作为本文的创新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p#分页标题#e#
由于作者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工作经验的限制,对基层审计机关质量控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上还有待加强。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在实务操作中还需不断完善,量化的指标结构上如何分配还需不断地修正。另外,由于本文是在一定地域内开展的研究,对于如何推广到所有基层审计机关还需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国家审计规范汇编[M].北京: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2004.
[2]单新新.国家审计质量探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3]孙宝厚.关于全面审计质量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M].审计研究,2008(2):3-10.
[4]张广平.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评价问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5]奚淑琴,吴晓根.审计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9.
[6]任有泉.政府审计项目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7]何力军.论政府审计质量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J].审计月刊,2007(10):10-11.
[8]马曙光.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7(3):24-29.
[9]苏孜.审计职业道德与审计质量[J].审计文摘,2008(6):35-36.
[10]张舒华.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研究,2007(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