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双重审计模式之审计定价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8161936055707
  • 日期:2013-08-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从 1992 年到 1995 年 10 月底,共上市了 68 家。1996 年 5 月 3 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该细则对 B 股双重审计提出了直接和具体的要求。其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中除应当提供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外,还可以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如果按两种会计准则提供的财务报告存在重要差异,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 。“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年度会计报告,应当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公司可以聘请符合国家规定或要求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条第一款所述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进行审阅或审计;但是在境内披露有关公司财务报告或者审计报告时,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签署。”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司除应当聘请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符合国家规定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或审阅” 。根据上述条款可知,B 股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按中国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行为是强制性的,应当选择符合规定的境内审计师;B 股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行为并不是强制的,一旦 B股公司选择了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对该财务报告的审计则是强制的,但在选择审计师的行为上并不是强制的。总体而言,自 1996年起的 B 股审计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非强制性但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双重审计政策环境,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对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进行的审计或审阅,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参考。到 1997 年底 B股发行市场已有 102 家公司上市,到 2000 年末达到总数最多的 114 家公司,近年来已很少有上市公司再发行新的 B 股。
在研究双重审计市场中的每一个审计市场时,对于按照中国会计标准编制会计信息并经审计的市场成为“法定审计市场”,而对于按照国际会计标准编报会计信息并经审计的市场称为“补充审计市场”。国际四大在中国 B 股的双重审计市场中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从表 1-1 可以看出,国际四大从 1996 年至 2006 年在法定审计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平均为:按客户数量算为 25.750%,按客户的资产规模算为 31.570%,属于有效竞争形态;而在补充审计市场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为:按客户数量算为 62.480%,按客户的资产规模算为 77.080%,具有紧密寡头市场的特征。吴溪(2005)在研究中国 B 股双重审计的特征认为:四大在中国 B 股双重审计市场中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在法定审计市场,四大处于非寡占的竞争地位,而在补充审计市场,四大处于明显的寡占地位。周红(2005)研究认为,近年来国际审计市场的趋势是:集中度在降低和四大的寡占市场地位逐渐减弱。这一点,从表 1-1 也可窥见一斑,自 2002 年以前,在中国 B 股补充审计市场,无论是从被审计客户的数量还是资产角度计算其市场占有率,四大均在 60%以上,处于明显的寡占地位;从 2002 年以来,四大在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的市场份额均有一定的减少,特别是四大在补充审计市场的市场份额按客户数量计算尚不足 40%,达不到寡占地位;但按客户的资产份额计算,四大的市场份额在 60%以上,仍有寡占地位的特征。由此也可看到,四大的客户群日益集中在大规模客户群中。从 1996 年到 2006 年,四大在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市场的市场份额见表 1-1。


1.1.2 研究问题
在中国 B 股上市公司双重审计市场模式下,法定审计师和补充审计师是如何定价的,有没有异同,这本身便是一个有趣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在文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其次,国际四大的审计定价特征历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新兴的中国审计市场,四大的审计定价也有别于发达的西方审计市场的定价。由表 1-1 知近年来,四大在中国 B 股审计市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势必会对其审计定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也希望观察四大在双重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定价特征,因此,通过以 B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拟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1)四大在中国 B 股法定审计市场中的审计定价是否显著高于非四大的审计定价。(2)四大在中国 B 股补充审计市场的审计定价是否显著高于非四大的审计定价。由(1)和(2)的结果,分析四大在中国 B 股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市场中获取审计溢价的主导因素。(3)通过进一步测试,比较四大和非四大在中国 B 股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市场中定价水平的高低。


第 2 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


假设本章主要是关于国内外审计定价的文献回顾,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就中国双重审计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有关审计溢价的文献进行回顾,主要就审计溢价是否存在、审计溢价的来源与影响溢价的二因素——市场力和声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在文献的回顾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市场,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2.1 中国双重审计文献回顾


2.1.1 双重审计
国内理论界有不少学者关注双重审计:李树华(1997)以沪深两市 76 家 B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了分析会计盈余差异与分析差异构成的方法比较两种准则下的会计差异。研究发现导致境内外会计收益的因素主要是审计职业判断的差异、会计准则的差异与特殊政策规定。洪剑鞘和皮建屏(2001)以沪市 1995-1999 年的 55 家 B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分析回报和不同准则下的会计收益的方法来研究两种准则下的会计差异,发现尽管我国从 1998 年开始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但国内外准则的差异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Charles J.P.Chen 等(2001)等发现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国际盈余比以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国内盈余整体上低出很多,而且把以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国内盈余经过国际会计准则调整之后,有 15%的企业由国内盈余变为国际亏损,说明国内外会计准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蒋义宏(2002)的研究认为,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有显著的不同,并把双重审计后的利润差异归因为会计准则的差异。但随着 B 股公司双重审计后资产减值准备差异与审计差异的不断扩大,“会计准则差异说”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因而认为差异的扩大是源于境内外审计师的职业判断。目前普遍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按中国国内会计准则与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一般是存在差异的,对双重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重审计后财务报表中利润差异的原因分析上。导致审计后净利润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一、双重审计模式下境内外审计师的职业判断不同;二、国内外会计准则的不同。


第3章 研究设计 ..........19-23
    3.1 变量定义.......... 19-20
    3.2 研究模型.......... 20-21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21-23
第4章 统计分析.......... 23-35
    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23-24
    4.2 相关性分析.......... 24-27
    4.3 模型回归分析.......... 27-29
    4.4 稳健性检验.......... 29
    4.5 进一步测试..........29-35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35-39
    5.1 本文结论.......... 35-37
    5.2 政策建议..........37-38
5.3 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展望.......... 38-39


结论


通过比较四大在中国 B 股的法定审计市场和补充审计市场是否存在溢价,在进行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及进一步测试的基础上,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四大在法定审计市场获取了 36.936%的溢价,在补充审计市场获取了 49.168% 的溢价。(2)在补充审计市场,四大无论是在大规模审计客户中或是小规模审计客户中均能获取审计溢价;而在法定审计市场,四大只在大规模的审计客户中获取溢价,对小规模的审计客户则不收取溢价。(3)四大在补充审计市场的审计定价要高于法定审计市场的 15.4824%,非四大在补充审计市场的审计定价并不高于法定审计市场。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断出:在中国 B 股的审计市场,定价费用高低依次为:担任补充审计师的四大定价水平最高,其次是担任法定审计师的四大,担任法定审计师和补充审计师的非四大的定价水平最低,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一和假设二。
根据前文知,四大在中国 B 股双重审计市场的法定审计市场中,处于竞争性的非寡占地位,然而四大依然能获取审计溢价,这说明四大在法定的审计市场,溢价并非来源于四大垄断的市场力地位,更可能源于其知名度高的声誉效应。在有寡占迹象的补充审计市场,四大亦赚取显著的审计溢价,因此市场力不能解释四大在二元市场结构中的定价特征。结合假设一和假设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大的审计收费溢价并不是由于其垄断的市场力地位形成的,而应归因于四大卓越的品牌声誉效应,这和 Charles J.P.Chen et al.(2007)利用 2000-2003 年为样本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但和 Kun Wang et al.(2009)的结论一致。#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房巧玲.中国审计市场效率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顾奋玲.中国独立市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郝杰,邱新志.B 股事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洪剑鞘,皮建屏.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J].证券市场导报,2001,(11):36-40
[5] 胡波.审计定价问题研究[M].大连出版社,2009.
[6 ]蒋锡明,郑石桥. 独立审计实证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蒋义宏.净利润境内外审计差异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 B 股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2,(7):121-133.
[8]李连军.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声誉实证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李树华.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报告税后净利润差异之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7,(12):18-24.
[10]李爽,吴溪.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