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当前,环境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比较缺乏。本文将对环境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探讨,以期丰富其理论体系,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环境绩效审计最早发端于企业审计领域。20世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人类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各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制定了大量的环保法律法规。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环境立法越来越严格,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企业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环境管理的风险。同时,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满足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开始寻找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来控制环境影响,提高环保绩效。企业内部审计开始担当起这一重任,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审计形式—环境审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审计己经完成了向绩效审计的过渡,审计活动开始以绩效审计为中心,与此同时,环境审计也开始大量使用绩效审计的工具,并发展出了环境绩效审计。企业内部的环境绩效审计用于评价企业的环境影响,促使企业满足各种环境标准,提高企业形象,增强整体竞争力。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正式的环境绩效审计计划。环境绩效审计产生于企业规避环境风险,增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关注和政府行为。生态环境问题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作为公共环境责任的受托人,必然要履行相应的环境职责,维护公众利益。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政府审计机关开始在审计中关注环境问题,进而发展出了专门的政府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环境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通过分析评价环境管理者的绩效水平,找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途径,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提高其整体的管理效益。
很多国际组织积极行动,极大地推动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国际注册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积极倡导环境绩效审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各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环境绩效审计。1991年6月,国际商会出版了《环境绩效审计导论》,书中全面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下属的环境审计工作小组起草《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草案)》,《指南》的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该指南于2001年正式发表)。1999年n月,环境审计工作小组制定了《有关环境效益审计指南》,环境绩效审计开始走向规范化。2007年,环境审计工作小组一发布了《环境审计的发展与趋势》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最高审计机关的指南》。另外,环境审计工作小组还陆续发布了针对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渔业管理、可持续能源、矿业、气候变化和森林等的审计指南。
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开展较晚,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目前尚无统一的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各界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认识和实施还有差异。目前,我国开展的环境审计多注重对政府管理的环保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对这些项目的环境绩效考评则稍有欠缺。2009年9月,我国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审计署近年来组织开展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产审计、青藏铁路审计、节能减排审计都有大量的环境绩效审计内容。
2环境绩效审计的客观基础
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融合。环境绩效审计借鉴了绩效审计的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将之应用于环境审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环境绩效审计,并发展出一套自己所独有的理论和实务。本章将就环境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绩效审计和环境审计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
2.1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与理论界定
绩效审计是本文研究的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环境绩效审计的各种理论和实务问题都来源于绩效审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绩效审计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为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打下基础。
2.1.1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
绩效审计最早见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经营审计”概念。各国对于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本质一样。英国、加拿大称为“现金价值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澳大利亚为“效率审计”,瑞典为“效果审计”、“全面审计或“综合审计”,我国在《审计法》中称为“效益审计”(实践中一般称为“绩效审计”),我国香港地区称为“衡工量值审计”。绩效审计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更多的是对资源耗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满足各方审计委托人的多层次需求。
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以前,审计处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阶段,重在纠错防弊。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经营者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防止浪费。与之相对应,企业所有者的需求逐步从财务合规性审计转向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绩效审计。与此同时,绩效审计向政府和公营部门扩展,社会公众不仅关注政府是否合法合规地使用财政资金,也开始关注政府使用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政府机构也开始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审计的主体。20世纪70-80年代是绩效审计的快速发展时期,90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的彻底转变。现代审计已经是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深化和发展,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更高阶段。
3 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评价指标.............27-41
3.1 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27-34
3.1.1 环境绩效审计的动因 ............27-28
3.1.2 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 28
3.1.3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 28-30
3.1.4 环境绩效审计的原则............ 30
3.1.5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30-31
3.1.6 环境绩效审计的程序............ 31-33
3.1.7 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 33-34
3.2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34-41
4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41-47
4.1 案例分析............ 41-45
4.1.1 审计项目概述............ 41-42
4.1.2 审计技术方法............ 42-43
4.1.3 审计发现的问题............ 43-44
4.1.4 审计建议的提出............ 44-45
4.2 启示 ............45-47
5 关于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发展对策的思考............ 47-55
5.1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与国际先进............47-50
5.2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绩效............ 50-51
5.3 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思考............ 51-55
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相互融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审计领域—环境绩效审计,它也是环境审计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绩效审计是对环境经济和管理活动的评价和监督,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环境绩效审计的动因—受托环境责任出发,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包括定义、目标、原则、内容、程序、方法等问题。同时,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3.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科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是发展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捷径。本文将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分析原因和对策,总结提高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水平的发展战略,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p#分页标题#e#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3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074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2005
5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2009
6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开罗宣言[C],1995
7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小组.环境效益审计指南,1999
8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小组.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2001
9中国审计学会调研组.环境审计课题的调研报告,2009
10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C].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