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适当的会计准则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客观公正评价。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将对投资者进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与企业和注册会计师的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分析审计意见的本质和效用便成为了审计界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过去也出现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和结论,但传统研究仅仅局限于审计意见的外在表象,粗略地将审计意见分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两类。当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按适当的会计准则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应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反之则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导致企业和市场变化多端的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违反比会计准则更核心的会计假设,传统的两种意见的简单分类法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了。
会计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会计界的公理,无须对它进行证明推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持续经营假设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指的是假定任何企业都能无限期地持续经营。正是基于此假设,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考虑清算价值。但在实务中,企业往往处在良性发展和破产清算之间,区别只是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的可能性大小。持续经营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了企业管理层利用持续经营假设粉饰报表、规避责任的可乘之机。管理者可以因为没有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无视企业的亏损,不做适当的改进和披露,此时出具的财务报告显然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为了杜绝此种现象的发生,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评价和审核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应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以此决定是否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指的是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极大未知性,引起注册会计师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怀疑,从而出具的一种非标准审计意见。那么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具有相同的特征呢?信息使用者对两种意见的反应又如何呢?传统研究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简单归入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否合理呢?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进而得出结论。
1.2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差异性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准意见进行区分并分别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相关文献中已经有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差异性的实质内涵。 Anderson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验证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变化对相关利益各方在评估企业发展水平时是否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在调查问卷中,将若干参加调查的企业会计工作者分为两类,给与两组人员时期不同审计准则规定下的 10家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会计工作者评估以上 10 家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并依据自己的评估列出排名。问卷结果说明会计工作者对 10 家企业的排序大体没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证明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变化对信息使用者的评估判断并不具有直接的影响。 Lary 主要研究了银行贷款决策与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相关性。他采取了样本抽样法选取 26 位银行经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提供若干持续发展水平无法保证的企业的会计报告,让银行经理评价决定是否愿意向上述公司提供信贷支持。结果显示银行经理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水平非常敏感,他们明显不愿意向无法保证持续发展的公司提供信贷支持。而 Brandon 对以上结论做了延展性分析,结论显示银行经理在进行信贷决策时越来越重视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及相关解释附注的作用,对报表中的数字信息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原因是当今企业普遍存在的报表粉饰行为使得在许多公司的会计报表失真。 Dempsey 构造了相关模型以验证审计报告与信息使用者反应的相对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出各种审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影响的数量值和正负性质。
第 2 章 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意见的相关理论
2.1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的具体概念源于会计理论,指的是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企业将会以当前的规模和状况一直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停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的减少交易和业务。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会计活动应以公司持续、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条件。 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方法的使用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通常我们都是假定企业以现有的规模和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因此企业将会遵循已经制定的计划使用资产,遵循签署的交易合同偿还负债,会计师以此为前提选取并使用适当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当企业可以持续经营时,我们可以判定公司的资产(尤其指固定资产)将会在未来的正常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耗用以确保企业获取利润,此时固定资产应当以历史成本入账,并且在使用期内计提折旧,将原始成本摊销到未来的会计期间或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中去。相反,若无法确定企业的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将只能以清算价格入账,并且不能计提折旧。 从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分析,尽管不同的各方对企业具体的期望和要求是不同的,但在一点上他们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即公司应当按既定的条件持续发展下去。持续经营将确保权益投资者投入的股份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和职员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和事业的发展;债权人能够按时取得原始投资 的本金和利息等等。当一个企业无法持续经营时,以上各方的期望和要求都将成为空谈。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目的主要是利润以及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公司的此种需求产生了两个由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首先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消费者需求的预计,而这种预计具有明显的无法控制的经营风险,一旦预测不够准确或不能正确评估企业和市场的发展走向,将会造成产品产销脱节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其次,企业在市场中还要面对同行业企业竞争的挑战,这加剧了公司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财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为有用,会计概念中将会计主体中包括的企业定义为可以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经营发展的企业,这里就将那些很可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期间内破产清算的公司排除在外。会计假设中包括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就是保证会计处理的各项工作能够在稳定健康发展的环境下平稳进行。总而言之,一个企业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会计才可以把持续发生的交易和业务进行财务处理,很多会计的基本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匹配原则等才有了适用空间。 但应该同时注意到,持续经营假设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可以一直无限期地持续经营发展下去。在实际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所有企业都可能在任意时刻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上一年度报告较大金额盈利次年大额亏损以致破产的例子并不鲜见。但从整体来看,大多数企业都至少能够保证持续经营,破产清算的公司的数量与之相比并不太多。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持续经营假设都是适用的。但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当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改组或合并等事项时,应停止使用基于持续经营理念的会计方法和准则,改为采取专门针对以上事项的破产会计或清算会计方法等。
第3章 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26-30
3.1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总体.................... 26-28
3.2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28-30
第4章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产生过程.................... 30-44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30-33
4.1.1 财务质地因素.................... 30-32
4.1.2 经营状况因素.................... 32-33
4.1.3 公司治理因素 ....................33
4.2 研究设计.................... 33-36
4.2.1 研究样本 ....................33-35
4.2.2 变量和模型选取 ....................35-36
4.3 实证分析 ....................36-44
4.3.1 描述性统计.................... 36-38
4.3.2 单变量分析.................... 38-40
4.3.3 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40-42
4.3.4 敏感性分析.................... 42-44
第5章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 44-58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45#p#分页标题#e#
5.2 研究设计 ....................45-48
5.2.1 样本选取 ....................45-46
5.2.2 变量设置.................... 46-48
5.2.3 研究模型 ....................48
5.3 实证结果 ....................48-54
5.3.1 描述性统计.................... 48-51
5.3.2 相关性分析 ....................51-52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2-54
5.4 不同类型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54-58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论证了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与其他类型审计意见的差异性,得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在产生过程与经济结果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其他种类的审计意见。本文通过比较详尽地数据分析论证了上述假设,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本文在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的代表性方面都有局限性,本文使用的主要是统计学方法,受限于我的统计学知识的有限以及统计样本并不一定反映所研究事项的全貌,另外选取得时间段也比较短,可能也无法较为全面地论证结果。因此还需要应用更为新的理论和数据进行补充分析。但总体来说,本文仍然是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理论的一次有益探索,研究成果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朝晖. 论持续经营不确定性[J]. 会计研究,1999(7):15—22.
[3] 葛家澍. 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 会计研究,2002(1):5—10.
[4] 廖义刚,毛丽娟.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发展与启示[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50—54.
[5] 李爽,吴溪. 制度因素与审计质量—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经验证据[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6):29—34.
[6] 邵瑞庆,崔丽娟. 对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27—31.
[7] 张晓岚,张文杰,鲁晓岚. 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差异评价[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124—129.
[8] 朱小平,余谦. 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1):29—48.
[9] 蔡春,杨麟,陈晓媛,等.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财经科学,2005(1):95—102.
[10] 李春涛,宋敏,黄曼丽. 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2):34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