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2011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代写毕业论文社会保障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是以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作为支撑的。随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内容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也更加多元化。因此,通过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从而保障社会保险基金有效的运营管理,不仅涉及到社会公众的自身权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审查出贪污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案例比比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在W86年至1997年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违规挪用的数额就高达上百亿元。“十五”期间,仅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举报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案件就达96起。1998年以来,全国幵始大范围清理回收挤占挪用的社保基金,据不完全统计,共清理追回社保基金160多亿元,直至2005年底,还有10多亿元的社保基金没有追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专项清查结果显示,1992年至2004年,仅养老保险金挤占挪用就高达100亿元。2006年的上海社保案至今仍令人触目惊心,浙江省纪检机关又爆出金华市数亿元社保基金被非法挪用的大案。随后几年,山东、山西、湖北、深圳各地纷纷查出不同数额的社保基金的挪用案件。大量社保基金被挤占挪用,势必影响到社保基金的给付,削弱了社保基金抗击风险的能力,损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使人们对社会保险制度丧失信心,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健康稳定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审计机关对监管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提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进行依法查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而言,首先是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审计,在确保安全性审计的基础上,再对基金运营的效率性与效果性进行审计,这也是我国审计机关在社保基金审计中面临的重点与难点。从客观实际而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恢复了国家审计,在国家审计发展的20多年来,绩效审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萌芽性的发展,开始尝试从基金的使用效果、使用效益来评价基金的运营情况。随着社保基金的积累金额不断扩大,风险也随之加大,其安全性受到挑战,而基金积累的内在要求是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这必然对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截止2010年底,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金额已达到7000多亿元,但平均收益率仅为4. 23%0纵观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也仅为9.17%,与发达国家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这就需要审计机关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的内容,通过其绩效审计促进建立完备的基金运营管理机制,促使各环节相互制约,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营,促进基金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二) 选题意义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迅猛增长,社会保基金累计结存额日益庞大。2010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 8%;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5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 7%;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3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0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3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0万人,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5%。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原则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采取国家财政、用人单位、职工个人三方渠道强制性征集的方式,并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社保基金运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监督。然而,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监督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社保基金的管理机构由于缺乏严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机构管理人员常常受到利益驱使,社保基金被贪污、挪用现象屡禁不止;同时,绩效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对社保基金监管的责任感,忽视社保基金的效益性审计,这都加大了社保基金的运营风险。因此,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将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置于常规的绩效审计过程之中,严格对社保基金收支和管理中存在的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查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单位提出改进意见,促使相关单位能够管理好、使用好社保基金,保证基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审计部门只有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基础理论
(一)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起源于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依存在三个代理关系之中。这三个代理关系分别是:公务员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立法部门的受托责任以及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受托责任。在1985年的5月,审计机构最高的国际组织在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的宣言,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做出了如下的定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指社会群体或相关部门将公共财产委托给相关机构经营管理,而受委托经营管理的相关机构则有责任向社会群体和相关部门汇报公共财产的经营使用状况,同时也肩负着对公共财产计划经营等方面的职责。在序言中,审计机构最高的国际组织又从两个方面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的原则性作出了解释说明,第一个方面是政府以及公共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开支的数目在不断增加,这也就使得政府及公共部门所肩负的受托责任的领域及范围扩大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程度的加深,公众对公共部门受托责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公共资源或资金来源于国家或地方的公共管理部门,受托管理公共资源或资金的相关机构或相关人员,便由此形成了与提供公共资源或资金来的国家或地方的公共管理部门的受托责任关系。
我国的政府部门以及国有的大中型企业也同样存在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我国社会财富归全民所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要由全民共同经营管理,而是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人民政府,再由人民政府去经营管理。此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之间就是一种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各级政府在接受委托后,应对人民群众承担相应的职责。而在我国,这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却存在许多弊端。首先,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受托人在经营管理人民财产时受权力部门的监督,仅靠行政监督不能达到对其财产的经营管理合理性合法性的运营的目标,必然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管机制;其次,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也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也就是人民不可能直接参与对各级政府经营管理财产状况的监督,那么就必须建立公开、公正的监管机制来保障其财产运营的合法化。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概述...................... 17-19
(一)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含义..................... 17
(二)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现状..................... 17-19
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9-21
(一) 我国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的重视度不够..................... 19
(二)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内容不全面 .....................19-20
(三)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缺乏..................... 20
(四)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技术落后..................... 20-21
五、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体系的构建 .....................21-39
(一)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21-23
(二)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程序..................... 23-29
(三)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9-37
(四)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报告..................... 37-39
结论
#p#分页标题#e#
近年来,有关社会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等问题被不断地被揭发与披露,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管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效果性,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大力幵展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体系仍需时日。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幵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的重视度不够、社保基金审计的内容轻绩效审计、缺乏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绩效审计的技术落后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局等。
本文将绩效审计理念引入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范畴,探析了构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新思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开透明性以及真实合法性等五个方面制定了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说明了绩效审计报告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陈蔼探.社会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国家效益审计课题,2005.
[3]傅秉潇.审计学理论与实务[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7.
[5]彭华彰.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D].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18.
[6]黄玉衡.加强社保基金审计的意义及思路[C].审计月刊,2006 (9) :15-1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8]《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1999年6月21日财政部财会字(1999) 20号印发.
[9]《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1999年6月15日财政部、劳动保障资财社字(1999)60号印发.
[1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