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会计论文发表网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国内保险公司应尽快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即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优化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积极进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创新,即机制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手段创新,以期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而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公司制度的核心。代写会计硕士论文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并形成相互制衡体系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进行有效配置的总称。针对我国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现状,国有保险公司必须进行整体改制,即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进行股份改造,完善董事制度和加强对经理层的控制和监督。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来之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就尤为重要,会涉及公司的各个方面,成为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具体体现。作为内部控制体系重要内容的内部审计在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和加强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控制与监督方面也就愈加重要。股份制改造后,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防范风险和评价经营业绩方面必将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但是,其职能的发挥将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对其职能科学的定位。
一、保险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面临改制,现有国有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室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求,对内部审计的改造已是势在必行。借鉴国内和国外先进的经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具备三个层次:第一,先在股东大会下设置监事会,这时的监事会已不再是现有意义上的监事会,它将对股东大会负责,并对内部审计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在董事会下设置由独立董事领导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划和决策;第三,在总经理室下设置审计部,负责公司日常审计工作。为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的考核、人员任免、工资待遇等方面应由董事会直接决定,必要时,审计部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不对总经理室负责。对省(市)级分公司,可设置审计特派员办事处,作为审计部的下属机构,使内部审计完全独立于各级分公司总经理室,保证内部制衡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内部审计的职能,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解释:“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会计论文范文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从法人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包括审核企业的会计账目外,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报告。”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已经由监督向评价转化。
二、保险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创新当前,我国保险业所处环境比较复杂:一是保险经营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资本市场准入条件放宽使保险公司有机会进入国际及国内的资本市场;三是随着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保险已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渗透;四是保险监管正在由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和资本市场监管等方面过渡;五是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国有保险公司内部改革步伐将不断加快。随着这些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资本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偿付能力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不断增加,必将对传统的管理体制产生极大的冲击,内部审计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除迫切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外,内部审计创新已是势在必行。
(一)机制创新。就是加强内部审计组织建设,改善现行的运行机制,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前面我们借鉴先进经验,已经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机制创新进行了探讨。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使内部审计处于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在人事管理上,内部审计人员实行上级管理的办法,可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不受侵害,解决了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国有保险公司的各分公司,实行审计特派员制度,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能将公司的经营风险直接监控到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要改革现行的事后审计为事中及事前审计,变事后评价、惩罚为对经营全过程的监控,以提高审计在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方面的作用,也有利于内部审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评价体系创新。目前,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在工作程序上已比较规范,审计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上,审计范围较为狭窄,审计质量标准也不统一,审计结果受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影响较大,不能充分发挥内审的应有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作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环节的内部审计,应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公司法人治理的需要,将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经营目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投资决策评价等方面,并相应建立起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1.经营目标评价。公司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是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为核心。一方面,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强调了内部审计将代表公司董事会实施监督,董事会最关心的是公司既定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要能够对各级公司的经营思想是否是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展开进行评价,特别要重视以牺牲长远利益获取即得利益而忽略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的短期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评价公司目标的经营实施与否仍不可忽视经济效益审计。在公司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将重点放在对各级公司的考核上,要建立起完善的绩效审计机制:
(1)在省级公司,主要加强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服务水平、市场拓展、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对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进行审计时,可以参照公司总体平均水平,也可以利用保险监管部门的标准进行评价;对服务水平审计主要是检查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对总公司的规定贯彻执行是否得力,并且针对各地的客户情况检查在提供服务上是否有所创新;在市场拓展方面主要是分析市场份额情况,对市场份额高于核定水平并有所提高的应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也要加强对效益险种的考评力度,注重险种结构优化,保证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公司管理上,重点是对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评价,检查在管理中是否有重大问题存在。
(2)对市级分公司,应重点放在业务发展、客户服务、业务质量和财务管理方面。在业务发展上,主要考评保费是否完成计划,保费收入是否真实,市场份额是否存在大幅增减现象等等,这方面的评价应该是对市级分公司进行审计的重点。在客户服务上,主要检查客户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采取限定保单投诉比例进行考核的办法,也可结合走访保户的方式,随机调查客户服务满意程度,作出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合理评价。在业务质量上,可从承保、理赔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对假保费、水份保费、问题保单进行检查。在财务管理上,抓住资金管理和费用管理两个重点,在保证资金真实、流动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收支两条线,费用管理主要是加强预算制管理,努力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匹配。
2.内部控制评价。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经营风险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对现行法规及规章的遵循控制。要建立内部评价体系,就要相应建立起对经营风险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和遵循控制的评价体系。对于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也应遵循上述三个原则。对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控制评价,在运用中国保监会制定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各公司还应对产品开发风险、销售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等日常风险进行管理,努力探索,建立日常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的量化标准,形成经营风险管理评价系统,有效地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的特点,对资金、实物、投资、工程项目、其他应收应付款项以及经营成本和费用等经济业务控制进行评价。对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应是审计工作的重心。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控制评价,主要涉及业务管理、客户服务、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方面,体现以实为本、客户至上、规范经营的原则。#p#分页标题#e#
3.投资决策审计。因保险资金运用主要集中在总公司,投资决策审计应在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审计重点应放在投资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分析上。因保险公司在收到保费形成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对客户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保险资金来源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方向。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加强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保证公司的经营平衡。
(三)手段创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内审部门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规律,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业务管理、会计核算、客户服务都是通过电子化平台来完成的,保险产品在电脑网络上销售已日益频繁,公司管理和业务销售的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信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应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进行根本的变革,实现审计工作由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事中、事前审计相结合,从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代写会计论文范文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网络审计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法人治理中的监督作用,为公司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