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及防范
如何认识和重视审计风险,如何减少审计风险,降低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本审计论文探讨-解析审计风险及防范由会计论文代写网提供,也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审计实践,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有:
(一)被审计单位的错误或舞弊引发的审计风险错误,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错报或漏报。错误包括:
①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
②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③对会计政策的误用。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包括:
①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②侵占资产;
③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④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
⑤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错误和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无法控制,但审计人员应承担未发现错误和舞弊而出具审计报告的检查风险。
(二)审计人员的过失引发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过失,是指审计人员违反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或审计人员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有限,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过失无论是一般过失,还是严重过失,尽管程度上有区别,但从性质上讲都属过失犯罪行为,而非主观故意的行为。过失会引发审计质量问题,因而会出现审计风险。
(三)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审计风险
现代审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时,不论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采用属性抽样,还是对其账户金额真实性采用变量26f东命计2003年第s期抽样,还是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经验作判断抽样,都会遇到抽样风险问题,即样本特征不能代表总体特征而出现的误差,用检查一部分会计事项取得的证据来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而出现的失误。因而审计人员应承担一定程度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
(四)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故意串通作弊引发审计风险(代写会计论文中心提供整理)
审计的质量风险多数是由于某些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差、政策水平低、工作态度不好等原因造成,这属于审计人员的失职过失而造成;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故意串通作弊,与被审计单位合谋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是属于人为造成的腐败风险,是属于读职性的。在当今社会环境,腐败风险会引发严重的审计质量风险,贪桩必枉法,审计中的腐败问题必然是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的,甚至故意隐瞒违纪问题,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作弊,该查出的不查出、该披露的不披露、该处理的不处理、该移交的不移交,给国家、投资者及社会公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所造成的代写毕业论文审计风险,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五)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引发审计风险
随着与审计相关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的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审计环境也日益复杂,新问题、新的造假手法不断出现,而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随着被审计单位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传统的会计查账手法已难以适应,一些审计违纪问题难以发现,这为正常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也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六)审计成本与效益的因素限制引发审计风险
企业要讲求成本核算,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同样也要考虑审计成本、审计效率问题。被审计单位有的债权债务及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地区和单位广泛,审计人员不可能逐一到对方去落实,加上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的限制,这也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往往采取更节省人力、财力与时间的方法,因此,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尽管审计风险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和化解,对审计人员来说,审计风险既是一种阻力和压力,也是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提高的一种动力,通过审计人员的努力,是可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低水平而不引发审计责任,应采取的防范对策包括:
(一)明确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责任,实行审计承诺制
被审计单位应对提供给审计组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因此,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是属于会计责任。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误和舞弊,但若审计人员未按审计准则和程序审计,而导致本应发现的错误与舞弊未被发现和揭露,从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应负相应的审计责任。因此,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应当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这有利于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感,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减少和避免审计风险。
(二)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履行相关审计程序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应做好审前调查,编制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内控情况下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做好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并取得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签名和盖章;在出具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复核制度,出具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应该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引用法规正确、评价恰当,定性、处理、处罚要合法、适当,尽量用写实的方法反映审计结果。如遇被审计单位未提供或未全面提供有关会计资料而未查的重大会计事项,或因审计条件、手段所限无法查清的会计事项,建议在报告中增加“说明段”说明,以解除审计责任或审计风险。要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取证或证据不充分的结论,不能轻易写人审计报告,超越审计权限和审计范围的事项也不予评价。
(三)有效利用内审、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降低审计的风险
由于国家审计的对象众多,人员有限,为了有效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费用,降低审计风险,国家审计应有效地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在利用审计成果方面,一是可以利用其审计资料线索来深入审计,使审计证据更充分可靠;二是经审核认可的审计结果,在安排审计项目时甚至可以免于审计;三是国家审计在对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评,而内部审计是单位内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结果,及内审机构对下属单位进行审计的结果,均可为国家审计所用。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强化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审计业务质量的高低,而审计业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因此,要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改变观念,提高防范风险意识,每一个审计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审计过程的风险因素,不能把风险控制仅仅讲在口头上,而是要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防范风险;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更新审计人员知识,提高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专业审计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三是加强审代写硕士论文计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敬业精神,从严治理审计队伍,树立公正、廉洁的审计形象,要严肃审计现场纪律。四是建立各项责任制,确保审计质量,包括对审计项目质量实行主审负责制、复核制、审计机关业务会议审定制三级负责制;实行审计人员质量考核制,对优秀审计项目和优秀审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实行审计错案追究制度,对审计人员因玩忽职守和过失,造成审计风险或诉讼失败的;要追究过错责任。
(五)加强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随着被审计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审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用于审计实务,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防止审计风险。
摘要:如何认识和重视审计风险,如何减少审计风险,降低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审计实践,谈点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