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因素
摘 要: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进而对会计基础理论产生了广泛而全面的影响,具体而言,对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产生影响。
关键词: 新经济 会计基础理论 影响
一、新经济对会计对象理论的影响
当前,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对象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资金运动论”(即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论”(即认为会计对象是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等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无论是哪一种观点,对财富的认识都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而在新经济社会,智力因素和人的因素在企业中逐渐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从而要求扩大会计反映和管理的范围。资金运动不仅要包括已经发生的,而且要包括可能发生的;会计事项不仅要包括货币性运动,而且要包括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同时,作为会计对象的细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也相应需要扩充、更改和重新界定。
二、新经济对会计职能理论的影响
会计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它随着会计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反映和管理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在新经济时代,这一基本内核虽然没有变化,但其实现的深度、广度、精度却逐渐提高。对于反映职能而言,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更加详细、实时、全面。对于管理职能而言,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更好地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供的条件,便于其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和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使会计人员能及时取得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便于会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与管理的结合将越来越高,会计的管理职能日益强化,贯穿于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的全过程。
三、新经济对会计目标理论的影响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金融体系的创新活动,使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并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随着人们信息能力的增强(如通过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关搜索就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投资者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潜在投资者日益成为会计信息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同时,新经济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履行。而有关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等信息的披露内容和形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这些都促使会计目标更注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倾向于对决策有用。
四、新经济对会计假设理论的影响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旨在界定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在传统经济中,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是“实”的空间。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一方面,网上公司或虚拟企业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物理空间”的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金可在瞬时联结在一起,交易也可在瞬间完成。虚拟企业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地重构分合,使会计主体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传统公司的外延也在不断延伸,产生了“虚”、“实”两个并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控股、相互参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兼并等手段整合,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散。如何界定这些实体的界限,如何核算和管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实体,需要拓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新经济时期,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不得不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但成功率却很低。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开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如此高的风险率,使企业一旦投资失败就将面临破产清算的威胁。“虚拟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也使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应。此外,在新经济并购浪潮迭起的经营环境中,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如履薄冰,持续经营谈何容易。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它的存在主要是源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传统会计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采用“应计”、“递延”、“待摊”、“预提”等特殊程序处理经济业务,其中包含许多人为估计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性原因,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陷。在传统经济时代,这一缺陷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在新经济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估计的人为主观性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固有缺陷便凸显出来。同时,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必须高效率,从而要求会计必须提供更为及时更为相关的信息,会计报告期必须缩短。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为即时提供信息提供了可能,而且使其成本大大降低,成本效益原则不再是约束条件。
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包含货币计量、币值稳定两层含义。在新经济环境下,出现很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外部环境等。如果单纯强调用货币计量,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同时,货币计量的难度也使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大为降低。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量度,以适应扩大会计信息含量的需要。尽管币值稳定假设已受到通货膨胀的挑战,但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可靠性,还是基本满足了传统经济下决策的需要。但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日益增大。同时,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子货币的流行,使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这些都进一步冲击了币值稳定假设。
五、新经济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以是否可计量作为会计确认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往往要求计量应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的指导下,现行的资产确认和计量理论侧重于有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而对无形资产虽有所考虑,但一方面其确认范围很狭窄,另一方面由于以实际成本计量而无法反映其真实的产出价值。在新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所占比重大幅增加,如果仍沿用现行的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将导致会计对企业资源及其竞争能力反映的严重失实。在新经济下,知识的载体——人才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也已经为人们所重视,并为此而产生了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并且经过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传统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仍沿用按实际成本核算,难以反映人的创新能力和真正价值。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但由于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融为一体。与资产的确认相关,现行资本的确认和计量强调实物资本及其提供者的权益,而对无形资产提供者,只承认专利、技术等成果化部分形成的权益,而对大部分的智力资源或知识性资产形成的权益不予承认。不认可知识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将导致对资本计量与反映的不全面,更严重的是会阻碍和扼杀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这些挑战都将对传统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六、新经济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在现行会计基本原则中,受新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首先,历史成本原则对以知识为代表的“软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所谓“软资产”是指那些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效益,但没有物质形态的资源,它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是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产品制造模式也向知识密集型产品转变,软资产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如果对其按历史成本计价,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格,或是培养费等一些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实际支出,这无疑极大地歪曲了软资产的价值。其次,金融创新活动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工具,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如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但交易事项却尚未发生,因此无法以历史成本计量。同时,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的平仓、交割要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变化频繁,如何准确反映这种市场风险也是历史成本原则无法解决的。再次,企业并购的日益风行使巨额商誉频繁出现,按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只有在企业被兼并或被收购时才能确认商誉。但从商誉的本质看,它并不是由于兼并而产生的,而是在兼并之前就已经实际存在,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却没有、也难以予以反映。这些都反映了历史成本原则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需要引入其他的计价原则。#p#分页标题#e#
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以权利的取得和义务的发生为标准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而不论现金是否已经收付,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这造成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一定程度的脱节,不利于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并且忽视了在现代经济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观念。新经济下,竞争的加剧使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不确定,具有良好的现金周转能力对维持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同时,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投资者更看重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需要与确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大小,时间和风险状况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这些都使现金收付制、现金流动制等日益为人们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