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教学探析
摘 要:培养高素质审计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要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达到审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建立和尝试审计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运用就势在必行。 本文以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变迁为例,针对案例的准备、案例的实施以及案例讨论后的总结与完善三个阶段探讨案例教学在审计学课堂中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审计,案例教学,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案例教学(Case Study),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并被各大高校广泛运用多学科领域, 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其含义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使之养成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决策能力、实践能力。审计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但在审计教学中一直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审计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案例教学在审计课堂中的运用 。提出审计学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症结在于教学方式存在缺陷,并提出将长期被割裂的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有机组合起来,在实践中组织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结合实践内容。提出了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基本范式,即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理论知识点的分解和案例编写、组织教学和案例讨论、 案例问题概括与理论水平提升等环节, 并初步分析了各个环节应关注的问题。虽然理论界对审计案例教学讨论很多,但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审计案例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效果,发现只有12.1%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因此,本文试图以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变迁为例, 针对案例的准备、 案例的实施以及案例讨论后的总结与完善三个阶段探讨案例教学在审计学课堂中具体实施过程。
一、案例的准备阶段
(一)案例知识点的讲解
在案例知识点讲解阶段, 教师要清楚交代本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知识点以及案例发生的背景,并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注的重心进行具体的介绍。以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案例分析为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对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进行界定
在介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之前,首先应让同学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建立和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保护本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完整并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对所发表的意见负责。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 减轻和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被审计单位承担的会计责任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减少审计测试的理由。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注册会计师由于违约、过失、欺诈的行为, 未能发现和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 从而给委托人和财务报表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则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教师还应指出违约、 过失以及欺诈的主要区别。
3. 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历史变迁
教师首先应介绍美国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的责任:如果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即使是普通过失)给委托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 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就负有法律责任;此外,教师以厄特马斯公司案例为例分析美国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责任;最后,探讨美国成文法下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法律责任的变迁。
4.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历史变迁
根据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较有影响的典型案例, 我们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酝酿、萌芽、发展以及纵深发展四个阶段(陈丽红,2008)。在萌芽阶段,主要通过原野公司、长城公司、 中水集团等验资失败案例引出对萌芽阶段相关注册会计师行业标准及有关法律责任法规的讨论;在发展阶段,主要通过四川德阳东方贸易公司验资法律纠纷案引出对 1996 年 4 月最高人民法院第 56 号文件等相关法规的分析;在纵深发展阶段,主要通过蓝田股份、郑百文及银广夏等案件引发对 《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法规的分析。
5. 司法解释的新变化及科龙诉德勤案
2007 年 6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司法解释》)。 此次《司法解释》在界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民事责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教师还对科龙诉德勤一案的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二)分组 、案例资料发放及问题的提出
1.分组与案例资料的发放
案例讨论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个人学习模式(individual study),即每个学习者单独就案例进行分析和发表见解;二是小组讨论(small-group study),由3~5 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 相互之间可以沟通合作; 三是大组讨论(large-group study),由比较多的成员 ,甚至是一个班, 组成一个大组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Graham & Cline,2001)。在本次案例教学讨论中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种案例讨论模式,即将全班按每 6 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讲解完案例知识点之后,教师进行案例资料的发放。发放案例资料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案例分析报告前两周,主要是考虑到审计课程大多在大三开设,大三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以写出较好的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发放给学生的案例资料包括:我国与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相关的法规以及网络上对科龙诉德勤案的相关资料。
2.问题的提出
结合《司法解释》的新变化以及科龙诉德勤案的发展, 给学生提出 4 个引导性的思索问题:
(1)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什么? 科龙在本案例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是什么? 德勤在本案例中是否履行了审计的责任?
(3) 判断德勤是否履行了审计责任的标准是什么? 德勤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4)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若遭遇法律诉讼时,又应如何应对法律诉讼?
二、案例讨论的实施
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最重要环节, 分析讨论的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本教学法的效率和效果。 以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案例分析为例, 课堂案例讨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组代表发言。 要求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讲台使用 PPT 进行讲解,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当小组代表讲解完成后,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性发言。 教师在这个环节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并针对每个小组的讲解要点进行记录。第二阶段是小组间讨论。 即其他组的成员对进行报告的小组的发言进行提问,报告小组的成员进行回答。 教师在这个环节要进行适当引导并控制好组间讨论,防止出现偏离主题或出现过激的言论等行为。第三阶段是教师的点评。 在所有小组报告和提问完毕之后, 教师再结合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讨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点评。 从层面上说,点评分为三个层次,既有针对某个代表的发言,也有针对某个小组的观点, 更有针对全班整体案例分析情况的评价。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总结学同学们对 4 个引导性的思索问题的分析, 指出其分析的适当性及不足性;
(2)对同学们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3)提醒同学们思考《司法解释》的启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对措施;
(4)肯定同学们在案例分析中的突出表现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5)提醒同学在课后对本次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并撰写案例总结报告;(6)鼓励同学们撰写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并向有关杂志投稿。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点评要客观并适可而止,既要总结问题,对独特见解和好的思路加以肯定, 同时也要提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并引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案例讨论后的总结与完善
每当完成一次案例教学后, 作为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思考是必要的,有助于改善未来的教学质量。每次案例讨论完毕后, 教师都应要求各小组提交讲演用的 PPT 以及案例总结报告。 在对各小组讲演用的 PPT 以及案例总结报告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案例的准备情况,并通过案例总结报告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同学们案例准备前后的报告的分析, 可以总结经验,找出本次案例分析不足的地方,然后重新对案例的组织过程进行设计,并对案例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以有助于以后的案例教学。 此外,好的期末成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 教师还应该分析适合学生的案例课程考评标准, 注意平时案例分析成绩与期末考试的比重分配。#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陈小林 . 审计案例教学基本范式探析[J].财会月刊,2008,(30)
[2]何芹.审计案例教学现状及效果评价———基于学生与教师不同视角的分析 [J]. 财会月刊,2009,(27)
[3]饶艳超、陈建勇、袁也.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10)
[4] 叶雪芳 . 关于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J].审计研究,2001,(3)
[5]余玉苗.审计学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及其组合.财会月刊(综合)[J].2007,(10)
[6]张连起.案例教学 :风正一帆悬———兼评《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审计案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