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审计人员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摘要:审计人员的素质应跟上时代的要求,本文从审计人员培训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审计人员,教育体系,思考
市场经济越发达,审计工作越重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审计为国民经济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审计培训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现代社会一切都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处处充满了创新和超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审计人员不可能以特定的专门知识或规则规范一劳永逸地应付和处置各种情况和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内在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应付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判断水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审计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在学校一次完成,其继续教育更加重要。
现行审计教育体系的弊端
现行的审计教育体系是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构成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由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院校承担的审计和其他财经专业的普通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为审计战线输送高中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审计人员提高学历水平和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服务;二是各级审计机关(主要是审计署和各厅局)的培训中心及社会其他办学力量,承担着审计人员的各类专业或相关业务培训,以满足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
前者主要是脱产教育,其周期较长,受教育者以中青年为主;后者以在职、在岗培训为主,其周期较短,门类繁多,受教育者面广量大。这两种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且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曾表现出不少优越性。但是,随着审计事业的深入发展,其弱点逐渐外露。首先是该教育格局下办学力量分散,培训机构重复设置,难以形成统一布局和合理分工。有的培训机构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长期“开工不足”;有的培训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创办学历教育,不少院校也设法创办各种“短平快”的培训,这种教育主体角色互串,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一定程度上造成审计教育成本上升和办学效率低下。其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不能很好地合作协同作战;审计职称考试未纳入审计教育体系,在促进审计人员提高素质方面显得缺乏针对性且后劲不足。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侧重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三个方面,而相对忽视了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其适应复杂审计环境、处理特殊事件、驾驭审计全局能力的训练,导致审计教育存在着“盲区”。
对构建审计终身教育体制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教育工作必须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审计干部培训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新观念,树立新思维,使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不断改进、创新,构建审计终身教育体制。
树立培训贯穿审计职业生涯的观念 首先对新录用大学生以及其他岗位转来的公务员做到先培训后任职。所有进入审计队伍的人员都要接受规范的入门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公文格式、审计理论和基本技能等。其次要针对不同级别的干部开展相应的任职培训,任职培训应根据所任职级职务分层次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目标。第三要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审计业务培训体系,分专业进行技术培训,对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领域的政策知识、审计技能培训。
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审计业务培训体系
该体系的重点是分专业的技术培训,对不同专业的审计干部进行专业领域内的政策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同时注重跨专业培训,如对财务审计人员可以进行法律、计算机、网络、管理等专业的培训,对工程审计人员可以进行财务审计、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审计人才是一种智能型人才,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身作用的发挥。职业道德教育应是贯穿审计教育始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之际进行的教育,应在进行审计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工作者树立从事审计职业应具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想象能力。二是培养研究能力。研究能力的基础是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质疑的能力。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是一切研究创新的基础。三是培养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曲线图表达能力以及数理计算表达能力。
培训中注意扬长补短
处在不同的年龄层次,具备不同的学历,拥有不同的就业时间,审计人员就会有不同的特长和短处。老同志的特长是实践能力强,但对新技术的掌握比较慢。刚毕业的学生理论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却比较差。因此,对老同志应多做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对年轻人应多做一些实务上的讲座,收到的效果会比较好。
实践中的培训可以起到书本学习起不到的作用
不同单位可以互换审计人员,社会审计机构与国家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可以临时互换审计人员,这样能够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开拓审计人员的思路,产生换位思考的效果。
与国外审计机构建立良好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一方面可以组织或选拔优秀的年轻人到国外去学习,接受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国家的审计专家来中国授课,在职审计干部、高等院校的老师均可以参加培训。这对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迅速培养一批适应审计事业发展需要的审计专业师资队伍也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