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策略研究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出发,通过中西方内部审计制度的对比,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完善 企业 内部审计 分析企业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预警器,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助推器。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同国际水平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一潜力的充分发挥,有待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逐步完善。
1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
1•1 经济环境状况得到了质的改善,为最终完善内审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国于1984年开始,要求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行使内部审计工作职权。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企业经营管理才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才逐渐在内部各管理层次之间因分权形成委托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提供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内部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内部各管理层次之间实行分权管理,并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关系。因而,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将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快更好。
1•2 法律环境在逐步改善审计工作都要依法进行,同时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是审计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企业内部审计高度依赖法律环境。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过程中,国家法律制度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企业自主经营管理权扩大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属于其经营权的范畴,尽管国家不再从一些法律上加以要求,如《审计法》和《公司法》中均未规定企业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之后,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被撤销或被降格,但是也说明了法律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在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反映,当他们因在审计中揭露了某些领导人徇私舞弊的行为而受到打击报复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其权益,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1•3 科技教育文化环境迅速提高,但与国际标准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审计学及审计工作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手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民大众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而且还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审计人员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人民大众及工作人员素质仍不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1•4 审计组织体系模式逐渐优化,但内部审计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审计组织体系模式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在整个国家审计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的审计组织体系建立后,审计组织体系模式已逐渐演变。现阶段的“国家(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有各自的审计领域,相对独立,共同推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的“三马驾车,并驾齐驱”模式,这种模式承认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明确了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为本企业内部,从而扩大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自主权,使内部审计有可能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确定审计工作内容和目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5 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内审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也在逐渐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国外企业直接在我国投资办企业,在向我国投入资金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验,输入了国外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科技交流过程中,引进的先进科技,促进了我国科技进步,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手段;在教育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国外企业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在1988年7月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通过与国际进行的审计实务交流,促进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水平的提高。在当前,我国在部分大城市推选国际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试点,将会大大地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并可能推动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内部审计人员上岗制度。
2 当前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内部审计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合理,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我国设置内审机构的股份制企业中,其隶属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隶属于董事会和隶属于监事会。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是我国公司制企业采取的普遍形式。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独立性;不足之处是董事会只对企业财产拥有法人所有权,并不具体行使管理职能,因此很难应付业务随时变化的需要,不利于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另外,在许多我国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隶属于监事会,由于监事会是企业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而内部审计则是站在维护企业法人所有权的立场上,其人员、地位不能超脱于考核目标而存在。因此,这二者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领导关系上的混乱,制约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使之严重缺乏独立性。机构独立是内部审计最关键的问题,它能保证内部审计处于相对超脱的地位,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评价。而审计的独立性缺失,隶属关系混乱,可能会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2 内部审计的模糊定位制约了其职能的发挥由于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强力推动,使得内部审计的地位界定有所模糊。长久以来,内部审计基本上都处于重监督、轻服务的状态,在审计监督中不遗余力,但在提建议、措施过程中显得缺少谋略,在审计报告中虽也揭露一些问题,但解决办法少,失去了审计监督的实际意义。在我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定位一直是监督与服务并举。内部审计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又要为其服务,这本身就将内审人员置于两难境地。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少企业领导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及企业本身升级的需要。有的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财务监督部门,或令其从属于某个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企管办等),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独立开展各项审计工作,获得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审计建议。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建议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关系不大,这都挫伤了内审人员的积极性。
2•3 当前内部审计的方法、内容及范围制约了审计效率的提高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要求内部审计要为企业的管理层在改进企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领域必须由过去的财务审计逐步扩展到绩效审计和审计咨询。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大部分仍是采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账本、表册、凭证详查法,很少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前沿了解、咨询、调查,结果是难以从生产、经营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在审计手段上,仍是传统的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的应用乃至网络化步子缓慢。审计内容的单一,重防弊、轻效益。当前,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仍未从查错纠弊的圈子里跳出来,对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仍未有足够的认识和有力措施。
2•4 重审计业务,轻指导的观念制约着内审作用的发挥目前,内审机构的工作多集中在审计业务方面,而对于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的指导、监督职责却缺乏正确认识和必要的了解。由于对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进而造成国家审计机关对内审机构指导、监督职权不到位,主管部门、行业内部机构同单位、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和人员联系渠道不畅,最终给审计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影响了自我约束机制的健康发展。
2•5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国加入WTO后,不仅具有先进管理手段的西方大公司要进来,而且,国内的企业也会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融入现代国际经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建立一支复合型内审人员队伍,使他们既要懂财务会计,又要懂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然而,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吃老本、疏培训仍然是我国目前内审人员的主要特征。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及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的现状有着深刻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这种现象不解决,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无从谈起,企业就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制度上的完善。
2•6 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审计法》中虽有有关内部审计方面的内容,但也只是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内审职业法规也只有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没有可操作的、科学的职业规范标准及职业道德规范。内审人员在工作时无章可依,专业水平难以提高。#p#分页标题#e#
3 解决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弊病的建议及策略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弊病,以及我国和国际之间的差距,笔者认为可以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的方式、审计人员素质、法律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3•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企业内审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二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价。三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价。第一部分,可由内审人员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不同审计目的,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每一项目的具体要求,委托事务所按照内部审计的目的进行审计,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对本公司的情况熟悉,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公司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并对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内外审计的有机结合,既可解决内部审计机 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3•2 转变内部审计职能,拓宽内部审计领域,提高内部审计层次内部审计应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当代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投资等计划及和预算等都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以便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审计内容也由“死后验尸”变为经营的全过程、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审计,其结果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使审计工作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在拓宽内部审计领域方面,要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内部审计的范围,把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到内部管理审计、决策审计、工程招投标审计、政府采购审计、投资环境审计和投资项目评估等方面上来,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层次。
3•3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知识的人才,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如:精通法律、金融、证券、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的人才,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进而搞好审计工作的关键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不断改善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适当充实一些樊计算机等技术的专业人才,把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摆上议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搞好培训工作,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抓好廉政建设,严肃审计纪律,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逐步普及内控制度评审的有关知识,使广大内审人员了解和掌握评审的技术方法和基本要求。
3•4 加快对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尽管有《审计法》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等,但还不够完整,效力也比较差。我们国家应当从法律上对财产的所有权加以监督,完善内部审计的有关法规,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为了给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必须加快对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步伐,尽快出台内部审计法规,切实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