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审计论文发表: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1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3041232523246
  • 日期:2012-03-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审计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建立在其他专业基础课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渗透性较强的学科。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审计基础知识》教学经验,对这门学科的教学从掌握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学生兴趣,搞好课堂教学与反思;重视案例教学,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审计基础知识 教学 初探

《审计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会计报表审计实物的规范操作及审计在市场经济和我国税收征管中的作用、运用系统的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的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并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审计这门学科,面对大量的审计理论和实务,他们觉得非常的难学、难懂。这就对上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掌握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讲好这门课程,教师必须先掌握教材的主旨,写好教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要尽量的具体化,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参透,努力结合浅显案例来讲授。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划清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学步骤和程序做出相应的规定。职业类的学生理解领悟能力差距比较大,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一样,所以要求教师用明了、浅显理论阐述与通俗的案例讲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审计案例分析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写教案时,往往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信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例如,在上到审计工作底稿这一节的时候,教材详细地讲述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分类,编制和它的归档管理。但是,往往在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讲完这一节内容后,学生对工作底稿还是没有初步的印象或者说根本就不能按照教材所述之理论把工作底稿影射出来。学生觉得抽象,难以理解。对此,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把某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底稿给学生仔细阅览并要求对照课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论中的工作底稿和实际运用的工作底稿有何差别”。这样,既可以分析差异也可以补充完善教材的一些内容。虽然这样的授课教师与学生都花了较长的时间,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于此节的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底稿里面发现以前第一、二、三章所学的审计关系、审计计划、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目标等在实物中的运用。他们的视野在学习中变得更加开阔、知识更加全面。

2.激发学生兴趣,搞好课堂教学与反思如果纯粹按照书本的条条框框来进行课堂教学,那么,肯定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失去学习这一专业课的兴趣。所以,要上好这门课,就必须要下功夫研究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或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课后还要针对授课的情况及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习兴趣。这个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经验还不够“火候”的年轻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2.1布置课堂前置任务,主动学习可以说,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阅读教材的相关理论及基础知识,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前的前置任务包括学生课后的预习和在课堂上的阅读与浏览,做好这点必须要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预习,最好课前能够有具体的提示,并针对书本案例内容的疑点、要点作好记录,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带着问题来听课,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避免“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只要人来了书到了”就是学习的现象。
2.2小组学习,分组竞争,成果比较在课堂授课时,从严执教、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穿插一些课堂趣味例子,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相关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分组竞争,成果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在分组的时要依据学生掌握的水平差距进行合理的分组,全体同学均要主动参与,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只要教师能够精心组织,学生认真准备,那么学生课堂的讨论与发言是非常踊跃的。学生也能在交流之中发现差距,明白问题。同时,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织可以让学生收益非浅,既开阔了专业眼界,又学会了分析、评价案例的方法。
2.3利用外部资源,增强能力近几年来,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互联网对审计的相关内容、案例和事迹都报道的比较多。我们可以利用课后或课中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环节,有典型意义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对前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带来的一系列的审计风暴的浅论,根据学生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对可能发生审计漏洞的地方探究等等。这样既引导和培养来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可以说,案例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且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审计案例多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围绕一定问题,在对有关企业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案例教学过程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课堂讨论可以研讨对理论知识的不同理解,而案例教学不是研讨理论本身,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分析实践的飞跃。现实生活中的审计案例更是如此。如,在讲银行存款的审计时,课本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根据审计程序编制的案例。
对此,学生基本上能够顺利解决。但银行存款的审计是货币资金审计的重点,是现实审计中发生审计责任事故可能性比较大的地方,从这个简单案例中不能得到体现。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讲授上就可以追加列举一些银行存款审计失败的现实教学案例,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此节课程的重点:银行存款的审计对所有余额均应进行函证;如客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函证时应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当存在部分未函证情况,经判断,可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应取得最高管理层的关于未函证余额的书面声明。实践证明,这节课成功的使学生对银行存款审计步骤清晰,重点明朗并达到了理性看待审计责任的教学延伸。所以,重视案例的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并且可以加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知识、税收知识、经济法知识等专业知识在审计当中的运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虽然教材的实务操作课程中也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收集实际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使它们更有利于此门课程的教学。此外,在案例教学当中还要处理好审计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其它实践教学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总之,要真正实现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改变学生“难学”“难掌握”的思想状态,还要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特别是对于青年审计教师来说,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教学经验仍欠火候,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更是要明白中职学校《审计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适合的渠道去探索研究这门实践性和相关学科渗透性强的课程,更好的服务会计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若山,刘大贤,主编.审计学—案例与教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
[2]朴根虎,朱承祖,主编.审计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