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优化思考——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252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10-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审计论文哪里有?针对我国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审计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审计问责制不完善等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领导机构,提高突发事件审计独立性,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持续定期公开审计结果,增加公开次数,扩大公开范围。

第一章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跟踪审计发展研究

20世纪末国外学者开始研究预先审计,预先审计思想最早是由Pomeranz(1983)提出的,他认为预先审计的作用要比事后审计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更大。Rice(1991)指出在合同签订时就介入审计,可以降低违约率,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到了21世纪初,国外学者又进一步延伸了跟踪审计的研究,并称之为持续审计。Wyse(2005)认为审计人员应该跟进建筑工程进度并报告工作进展。Alles(2006)认为,对审计项目进行持续审计,能发现并提出更多的审计意见,有利于改进财务报表质量,改善外界评价,审计结论也更可靠。Kagermann(2007)提出,持续审计可以确保审计意见的实施。随后持续审计的理念又扩展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上。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选择跟踪审计应采用的审计方法方面,Labadie(2008)提出可以采用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估的方法设立指标,识别和控制管理和使用救灾资金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审计持续介入能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Fengler(2008)认为审计在监督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有重要作用。随后,跟踪审计被政府审计机关广泛应用于各类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中。

(二)国外政府审计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当社会处于紧急情况时,政府有关责任部门要对危机开展应急处置。审计机构作为监督部门,可以让公共财政管理维持一个良好的纪律,从而强化政府透明度和问责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爱沙尼亚国家审计办公室(2007)认为国家应急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动物疫情、危险化学品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措施执行是否到位,并通过审计建议改进不足之处。美国审计署GAO(2016)指出政府审计内容不仅要关注各地方政府在备灾方面的协调工作、重大灾难管理成本、应急管理局管理人力资源需求、政府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相关情况,还要关注各责任部门救灾拨款不当支付的工作情况、灾后重建时期加强抗灾能力的工作情况、小企业管理局执行救助商业贷款项目的相关情况。关于审计的作用,国外学者认为审计可以加强责任部门问责,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三章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基本情况

第一节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总体概况

一、我国已实施审计的突发公共事件类型

2003年“非典”疫情开始,我国开始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审计署开始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公告。这是审计署第一次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执行审计,也是审计署首次向社会公布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结果公告。但是审计署实施审计并公布审计报告的事件类型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类和公共卫生事件类,如图3-1所示。其中自然灾害类占多数,以地震类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汶川地震事件实施的审计。

审计论文怎么写

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所有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报告共有24篇,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报告有23篇,其中有关四川汶川地震的审计报告有11篇,有关玉树地震的审计报告有4篇,有关云南景谷地震的审计报告有1篇,有关四川芦山地震的审计报告有1篇,四川九寨沟地震的审计报告有5篇;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审计报告有1篇,即全国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审计报告。从地域上看,上述突发事件多发生在云南省和四川省。

第五章 我国新冠肺炎事件审计案例分析

第一节  我国新冠肺炎事件及审计需求

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案例介绍

笔者结合我国新冠肺炎事件,运用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理论框架和审计要素分析我国新冠肺炎事件审计。本文以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为主线,揭示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在筹集分配使用管理这些资金物资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揭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缺陷,针对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归纳总结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在助力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中取得的成效。

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由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力极强,疫情瞬间席卷全国。为做好疫情联防联控,保障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和企业复工复产,国家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出台了多项政策,大量资金涌向疫情防控的各个领域。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①(以下简称《紧急通知》),出台中央贴息再贷款等政策支持清单上的重点保障企业生产重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为保障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审计署对疫情防控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进行的专项审计,及时发现疫情期间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各责任主体及时整改,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审计保障。2020年4月我国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蔓延,随后国家又出台5项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但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我国将长期进入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阶段。

第二节  我国新冠肺炎事件的审计主体和审计对象

一、新冠肺炎事件审计由审计署主导实施

根据审计署《疫情防控审计通知》,审计署成立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计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做好信息沟通和审计结果汇总。设有特派办的省(区、市),由特派办主导审计工作。省级审计机关在特派办的领导下对市县所属单位开展审计,未设特派办的省份则由本级省审计机关实施审计。

审计论文参考

省级审计机关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新冠肺炎事件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保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专项审计工作,并承担与审计署特派员办事处协调沟通工作;负责汇总审核各级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向审计署特派员办事处报送审计结果(未设特派员办事处的省,向省级审计机关报送),同时向省级人民政府报送综合审计报告。

结论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是为应急管理提供审计服务的,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优化可以推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理论框架中,首先,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主要职责是监督应急管理过程中的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以及各项政策的部署落实情况,保障应急管理有效运行,是应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次,应急管理体制决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对象。审计机关主要对具体负责应急管理事项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组织实施审计。然后,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目标和内容要根据应急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及职责履行情况来确定,主要检查各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是否做到尽职尽责、是否符合标准。再有,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依据,主要指有关应急管理和审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最后,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结果的运用则反馈了应急管理的成效。通过审计检查发现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公布审计结果,督促各部门及时整改问题并核实整改成效,从而达到优化应急管理的目的。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优化,也是对应急管理的优化。

针对我国知识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审计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审计问责制不完善等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领导机构,提高突发事件审计独立性,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持续定期公开审计结果,增加公开次数,扩大公开范围。二是鼓励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引导审计人员多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增加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的次数,提高审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让审计融入应急管理体系;向审计人员普及和推广大数据的运用,发展数字化审计,为应急管理提供现代化的审计服务。三是联合多部门参与审计问责,提高审计问责力度,从而为应急管理提供更好的公共审计服务。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