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有效的教学模式对高校审计教学的作用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3011105193231
  • 日期:2012-02-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有效的教学模式对高校审计教学的作用分析

摘 要:从高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出发,对《审计》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变传统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倡导学生素质教育;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高校《审计》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完善高校《审计》教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及网络应用等建设性对策,探求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审计》实践教学理念。

关键词:高校 《审计》教学 实践教学 《审计》

实验室建设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规范的今天,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从这几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审计风暴以来,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审计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看到了审计的发展和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学也日渐成为热门专业。传统审计教学着力塑造高、精、尖人才,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不能适应应用型复合人才的社会需求。因此,《审计》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审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按照教育者规定的预期目标,在教师指导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过程。[1]
(一)审计课程的特点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审计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都较强的学科,它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与会计学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审计学尤其是社会审计部分是注册会计师从业的基本和最为重要的执业指导和规范性学科,因而涉及到的定义、术语、规定、技术等条条框框的东西对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客观上使学生形成了对审计学科枯燥、难懂、学不透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必须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分析学习、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2]
(二)审计人员实践技能拓展要求审计教学进行改革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住未来收入的增长,正在将传统审计服务责任拓展到鉴证服务责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拓展实践技能,包括对信息技术和风险评估能力的拓展,对欺诈识别和持续经营的评估技能的提高,以满足审计实践技能的要求。因此,审计教学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三)审计模式转变和环境变化要求审计教学进行改革在审计模式由制度基础转向风险导向时,审计实践必然发生相应变化。在新的审计准则通过后,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等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这些能力,必须对传统的审计教学进行改革。  

二、高校《审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的注重“应试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忽视素质教育我国学校教育习惯于“应试教育”,体现在审计教学上,学生学习以通过各种考试为目的。我国引入注册会计师认证、审计师的考试,大量的审计专业的学生参加或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认证、审计师的考试,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队伍建设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审计教学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考试的必考科目,目前考试绝大部分是测试考生对审计职业标准和会计、经济法规的记忆,加上卷面的限制,它无法真正、全面测试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也无法测试学生应具有的审计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职业判断、职业怀疑态度,而这些则是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二)高校考评体制上注重教师的理论水平,忽视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提高近年来,高校都以建设“综合型、学术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这种崇尚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师的考评上,论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完成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许多会计、审计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忙于论文、课题。然而,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教师自己是出了校门进校门,未参加过一次审计活动的不在少数,更不用说主持审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上课大多也只能是照本宣科,举不出鲜活的审计案例,能上好审计课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此,审计课上教师讲得空洞、干巴,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教师是难讲、学生是难听,结果也只能是难懂。
(三)高校《审计》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落后目前,高校传统《审计》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整个《审计》教学过程中都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审计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准则条文,对实际审计工作中变化各异的虚假会计信息常常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缺乏灵活的审计技巧和综合能力。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但其模式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一支粉笔、一张嘴”改为“一张幻灯片,一张嘴”,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带来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等优势。
(四)《审计》实践教学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审计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审计理论的教学在《审计》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实践场所、经费等的限制,《审计》实践教学往往一言带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侧重于审计理论,缺乏对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审计》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审计》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有较大的区别,它采用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现行的审计理论教学对学生审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就《审计》教学过程来看缺乏生动的审计实践教学环节,一些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没有建立应有的审计模拟实验室和与之一体化的会计试验室。虽然审计专业有审计案例、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但这类实践课偏重技术训练和纸上分析,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主动参与少;而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实务岗位直接体验实际工作状况的实训又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较零散,缺少直观的、比较综合的审计实训,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完善高校《审计》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考核,传统评定标准基本上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准,这种教学成绩评定标准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这种评定标准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死记硬背上,大大束缚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完善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建议高校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旨,强调教学的过程控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素质教育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的,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某一门或某几门的考试。在审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审计工作中善于发现各种问题及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教师既要注重传统审计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审计边缘学科的学习,如审计心理学、建筑工程识图与结构、计算机审计、项目审计、专业审计英语等的能力,注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融会贯通能力,如将口试、笔试及其他实际分析能力测试结合起来。
(二)提高高校审计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大多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的审计实践水平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长期以来高校《审计》课普遍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高校普遍以课时作为考核教师工作量的方法应适当加以改善,对于从事实践性很强的《审计》课程教学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应适当压缩课堂教学的工作量,要求一定的实务工作量。例如,《审计》课教师每隔两、三年应有一个学期到政府审计机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或大企业的内审部门参加实践,掌握一些感性材料;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加CPA或ACCA的资格考试,这对于丰富教师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也很有帮助。另外,审计教学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家或注册会计师开设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多了解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并通过理论研究课题,使教师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不偏离理论发展的主流。#p#分页标题#e#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教学环节[3]目前,多数高校审计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达到直观效应。然而,除了多媒体教学,还应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1.《审计》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就是带领学生去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审计实务、观察思考、创新以及动手的能力。有审计业务实训基地的高校采用这种教学法非常好,从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究,教师要注重选取审计研究素材,既与审计教学相关联,又能引发学生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种体验性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观察审计现象,引导他们在参与中感知,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而不是灌输教育。
2.《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就是通过模拟真实事务所的审计过程,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审计活动,从而掌握审计理论和熟悉实践操作程序和技能。学生从审计角度参与的ERP沙盘实训,从会计的财务报表,到整个经营决策过程的合法合规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进行模拟训练。[4]在模拟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每组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组员共同完成相应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各组轮流完成会计师事务所不同阶段的真实的主要工作。在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来源于真实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完整的审计实务的训练,具体包括:业务承接,编写计划、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直至编制审计报告,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事务所一样。这就使他们对审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模拟实验教学法具有仿真性强、可塑性强、有针对性等优势。目前,能够有机会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真正从事审计实践的高校学生并不多,所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专业课校内模拟实验基地的建设。为了深化《审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审计人才,开设《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势在必行。
3.《审计》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形成实践学习的氛围。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创造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审计技能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认识问题可能存在的差异,巧妙地提示学生,关注被审计单位财务欺诈的结果,注重被审计单位会计错弊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变形,并懂得使用如何发现问题与查证错弊的技巧。要更多地让学生注重对会计错弊的正确调整过程,而不是引导学生去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在案例、项目教学改革活动中采用以上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培养、提升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多向、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学习研究《审计》教学规律,在注重审计理论的同时,加强审计实践。
(四)加快完善高校《审计》教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及网络建设应用《审计》教学硬件设施实验室和网络建设应用状况,能够反映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学校主要办学条件之一的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基地,因而,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成为高校落实“重应用”教学方针的重要环节。所以,为了提升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中的作用,应该以审计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出发点,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和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和完善实验室软件建设[5],增发专项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增加《审计》教学基础设施投资。为了推动《审计》实践教学的发展,高校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审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特别是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搞好《审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高校管理者还需做到:
(1)要切实提高对《审计》实践教学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
(2)要注意突出《审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使《审计》实验室的建设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开放式,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依托审计行业,构筑大审计平台,建设审计学与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仿真性、综合性、先进性、开放性的校内实验基地。

参考文献:
[1]孟令杰.审计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3(4): 52-54.
[2]张雪梅.审计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 2008(4): 70-71.
[3]孟秀转.应用型大学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 2008(9): 45.
[4]陈建.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地位、难点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27(2): 121-123.
[5]郑倩.围绕教学目标 科学设计教学———对《审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3): 17-20.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