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人员对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探究
摘 要:文章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审计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内部审计 现状透视 苦练内功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一直裹足不前,故就其现状进行剖析研究,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透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裹足不前
1.强调内审工作双向服务,使其无所适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既对企业领导负责,又接受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管理。这种双向服务功能一直要求内审人员既代表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又代表企业利益为企业服务。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内部审计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又要为其服务,这本身就将内审人员置于两难境地,从而使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左右为难,处于被动状态。
(1)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小集体或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比较尖锐。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要求内部审计既代表国家又代表企业利益,显然是不现实的,内审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2)内审人员的人事、组织关系都由部门、企业所管,他们的“生杀大权”掌握在部门、企业领导手中,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内审人员在本能私欲驱使下,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向企业利益倾斜,从而虚置国家利益。因此,出现内审人员利用自己熟悉会计、审计规章制度的有利条件,帮助本部门、企业钻空子徇私舞弊,共同对付国家审计的现象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现代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随着企业单位对内加强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系统。其核心是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而要进行职责分工,使该项业务通过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职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旨在维护资产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及财务活动合法,从而促进提高经济效益、贯彻经营决策及实现经营目标。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非常薄弱,流于形式,有的就连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内部牵制也没有,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
3.过于强调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致使内审实务避硬就软。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其必然的选择。但是,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运用准确的会计信息。目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企业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加之少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还很严重,如果内部审计不以财务审计为重点,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情况,各种资金使用和国家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一味强调经济效益审计,必然会失去效益审计的真正涵义。即根据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得出错误的结果。由于内审人员本来对企业各种违法违纪现象的监督就有一定难度,动“真格的”纠错揭弊,既触犯了领导,又恼怒了职工,对自己也没有好处,不监督又对审计机关不好交差,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舆论导向作用下,必然选择内部效益审计这一“两全齐美”的措施。#p#分页标题#e#
4.内审人员的文化、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限制了内审职能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职能的发挥,关键是审计人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文化、业务素质如何,对内审工作有直接影响。
(1)目前,我国内审专业人才缺乏,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内审队伍不稳定;部分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思想不稳,存在畏难情绪。因而对企业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不能忠于职守,从个人利益出发,对待问题畏首畏尾,不敢站在公正立场上秉公办事,查错揭弊。
(2)由于部分部门、企业的领导把内审人员看成是“找茬儿”、“挑刺的”,他们在配备内审人员时,主观上不愿将精通业务的人员放到内审岗位上,“以防患于未然”。这样的内审人员,一方面权限较小,另一方面由于业务素质较低,也不易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偶尔发现,也因多方干预半途而废,不能将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揭露出来。
(3)一些部门、企业虽配备了有一定经验的审计人员,但基本上是“青一色”的从事过会计工作的人,单一的知识结构,造成了内审工作中对一些生产技术问题、宏观管理问题等束手无策。这种不合理的人员组合,也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
二、现实出路:内部审计需苦练内功
(一)明确内部审计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其功能
1.内部审计应转变工作方向。内审工作应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由过去的“守株待免”,逐步实现向“积极主动”方向转变,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要引导内审机构围绕本系统、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重点目标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二是由过去的事后总结性审计向事中、事前的控制性和预防性审计转变,以实行多方位的监督。内审人员应主动对企业的计划、预算的编制、产品开发和投资方案的优选、经济合同的签订等进行分析、评价,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决策者,防止决策失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三是由过去的静态常规审计转向动态跟踪审计。
2.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根据企业单位的特点来确定。首先,如果内部审计对本单位大面积违纪现象不主动监督,视而不见,却以效益审计作为工作重点,这显然是本末倒置。其次,从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效益审计的关系来看,经济效益审计离不开对真实信息的利用。如果没有财务审计,也就不能证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因而也就不可能对企业的效益进行正确评价。因此,财务审计是效益审计的基础。。由于我国目前内审发展极不平衡,对一些大中型企业,由于内部财务审计基础较好,可以开展效益审计。
3.充分发挥内审功能,高度重视事前审计,而不是只注重事后、事中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协助企业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效益的提高和风险的防范来源于正确的管理行为,正确的管理行为来源于科学决策,科学的民主决策又来源于群体的智慧。因此,作为熟悉企业内情和具有专业技能的内审工作者,责无旁贷地参与到事前决策之中来,对尚未实施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前审计,以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利事件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主动为管理层决策服务,减少投资风险。即事前审计要比事中、事后审计揭示、纠正问题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p#分页标题#e#
(二)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做好内审的重要条件。
1.按照授权控制原则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企业单位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的需要;尽快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系统。
2.按照职务分工控制原则及程式定位要求,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实行分工负责,并将每项经济业务细化于不同的工作岗位。
3.按照业务记录控制原则和书面文件控制要求,制定和实行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内控运行安全、有效及会计记录真实、完整。
4.按照财产安全控制原则与人员素质控制要求,在提高员工素质和保护财产安全的基础上,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三)健全内审法规,使内审管理走向法制化、国际化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现有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主要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10个具体的准则,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工作规范等尚未制定,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制定企业内审的法规,保证内审的合法身份,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内审人员有章可循,这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审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内部审计也将逐步采用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国际审计惯例,再加上国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内部审计必将走向规范化的道路。我国已于1988年引入国际内部审计师考试(CIA),随着这项考试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部审计人员取得这项资格。可以断言,这一资格将会作为我国的合格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大大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审计人员的资格将走向国际化,从而也必将导致内部审计职业的国际化。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内审工作。内审人员应具备与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1.内审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崇高的理想,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内部审计事业。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当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国家利益。
2.内审人员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内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和其他监督的再监督。当今社会已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引起电子技术普遍应用,以及资讯快速发展,资本贸易、生产过程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世界经济多层次、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具有先进管理手段的西方大公司已大举进入,国内的企业也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社会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入现代国际经济之中,因此,内审人员一般要达到会计、审计专业大学专科、本科水平,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等知识,同时应掌握有关法规制度、企业管理、工程技术、公共关系等知识。#p#分页标题#e#
3.内审人员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鉴于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中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将懂经济、懂技术、懂法规的人才综合利用起来,在可能情况下,配备由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师”组成的内审人员。
4.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整个交易过程都将通过网络来进行,使得整个交易过程虚拟化。即交易缺乏实体的审计轨迹,销售的交易真伪难辩,内审工作者不可能再去翻阅每一张销售凭证来验证它的交易,从而决定了内审人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这一手段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临多种风险,而这些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仅靠计算机又无法全面解决,由此决定了企业内审工作者,在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同时,还必须依靠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分析性复核这一审计手段来加以分析和判断,从而找出形成的原因和问题之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如果有这样一支内审队伍,内审事业则有望迅速发展;有了这样一支内审队伍,内审工作将事半功倍,将会真正成为企业决策者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万雪莉.内部审计新的发展领域.中州审计,2000(5)
2.海尔集团审计处.谈大型企业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2000(7)
3.赵明.王清漪.关于舞弊审计的探讨.财贸研究,2003(1)
4.湖北省非国有企业审计课题组.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调查与思考.湖北审计,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