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写作审计论文:试论审计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案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8270832562201
  • 日期:2011-08-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试论审计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代写审计论文  提出审计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案, 并指出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审计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审计学教学的高校教师, 笔者认为审计学的教学模式必须不断改进, 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记; 教师考, 学生背”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具有宽广知识面、开拓创新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迫切需要我们改变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审计人才。本文主要从笔者的切身体会出发, 探讨建立了一种启发式研究性的审计教学模式。

一、审计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从事审计教学实践的教师普遍反映审计学课程难教, 而学生则普遍反映难学、枯燥, 其主要原因有:
1. 审计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枯燥, 需要解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课程内容条块分割, 逻辑性不强, 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以报表或账户为线索的会计课程,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系统把握。
2. 审计学课程概念太多, 有时概念之间又相互交叉渗透。审计教材章节的安排, 通常是先理论后实务的顺序, 使学生学习理论时没有感性认识, 感到难以把握。
3. 学习审计学课程时, 大多数学生的会计知识还不够扎实, 而审计尤其是财务报表审计与会计知识紧密相连, 由此也造成部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4. 学生对实际的审计工作没有感性认识, 对教材中的条文式的理论感到难以理解并且没有学习兴趣。大学本科生普遍是直接从中学到大学, 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既没有见过会计的具体记录、接触具体的各种原始凭证, 也没有实际编制真实的报表, 至于真正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实际的审计工作实践就更不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审计知识理解困难并且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二、在审计教学中进行尝试性改革的体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 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当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为优秀, 普遍反映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 提高了综合素质。笔者的教学体会如下:
1. 在教学初始阶段强调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笔者一般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三方面强调该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审计本身是一种职业选择, 学好该门课程能为将来从事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 审计知识是从事相关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比如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明白自己做的账将来是要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最后, 审计知识也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比如, 将来投资股票, 在选择投资对象时, 不能只看财务报表上利润的多少, 还要看一看审计报告,才能了解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是否可靠。#p#分页标题#e#
2.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每一章的开始,一定要导入案例, 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浓厚的兴趣。在选择导入案例时, 笔者认为可从李若山、刘大贤主编的教材《审计学———案例与教学》中选取, 这本教材在每一章的开头都设计有导入案例, 而且大部分都非常不错, 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他们对于审计行业的感性认识非常有帮助。
3. 必须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简单回顾学过的会计知识的要点, 因为学生没有经过会计实践, 过去学过的会计知识还不够扎实, 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将前后学过的知识衔接起来, 温故而知新, 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并帮助他们理解新的审计理论和实务。
4. 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上, 现有的教材均是按照先理论体系后实务操作的方式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感到这种安排有两大缺陷: 一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因为理论知识相对枯燥; 二是学生没有实践经验, 教学中所有的实务操作都在后面讲解, 使学生理解理论体系有一定困难。笔者尝试将一部分审计实务操作插入到理论讲解过程中, 打乱教材的先后顺序安排, 帮助学生根据具体的实务操作案例理解审计理论。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而且不再感到理论知识枯燥难懂,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大大提高。
5. 整体教学模式基本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审计理论和实务, 收集各种审计基础案例( 审计工作程序案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案例、会计基础工作审计案例等) , 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理论; 采用各种审计内容案例( 财务收支审计案例、经济效益审计案例、验资审计案例等) , 使学生掌握审计实务操作技巧; 利用审计法规案例, 使学生掌握法纪法规的条文, 增强其法制观念。

三、启发式研究性审计教学模式的设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体会, 提出一套启发式研究性审计教学模式, 与各位同行商榷。
1. 进行课堂提问, 可采用“导入提问———补充提问———应用提问”三段式的提问方式。导入案例中要有导入提问, 导入提问不要涉及本堂课中的复杂理论问题, 但要能够引入课堂中即将讲述的理论。导入提问还必须是每个同学结合自己过去的学习和经验就完全能够回答的问题, 同时导入提问还应该是开放式的, 而不应该是封闭式的, 否则学生只是简单回答“是”或“否”, 从而无法引起课堂的讨论气氛。比如, 讲述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这一章时, 先提问: 你经历过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讲一些经历过的事情,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这时可引入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区别, 讲述导入案例。案例讲完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 这时可以讲述关于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基本构成和基本内容。在讲述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大量的补充提问, 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自己寻找答案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讲述完后, 应设计一到两个应用提问, 让学生设想一下在将来的工作中应该怎样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 增强其学以致用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 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审计案例教学, 是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审计案例,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应把握好教学步骤, 即“ 选择案例———介绍案例———分析案例———应用理论———总结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 1) 选择案例。选择案例, 是审计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吃透教材; ②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 ③案例可选自报刊书籍, 也可选自教师自己的审计实践,必要时也可自编案例, 案例最好选择国内的, 这样更贴近我国实际, 但也可选择国外的案例; ④案例资料要少而精; ⑤案例要有启发性, 即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促使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 2) 介绍案例。介绍案例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可根据案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选择口述、录音、录像、幻灯、挂图等方式, 介绍案例既要言简意赅, 又要生动形象, 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其学习兴趣。
( 3) 分析案例, 提炼理论。分析案例是审计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师生对案例的共同分析, 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审计理论。这种理论是学生“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直接经验, 而不是他人的审计经验。对于这种理论, 学生理解得透彻, 记得也牢。针对案例要提出具有相应逻辑结构的问题, 在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中, 对其各种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 引导学生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使师生双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步一步得出所学理论; 另外, 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要坚决防止简单的“是”与“否”的提问, 避免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 4) 应用理论。这一步就是让学生应用由案例分析而得出的审计理论, 反过来重新审视案例, 分析案例中正确应用审计理论的成功之处和没有正确应用审计理论的失败之处; 也可分析在改变案例客观环境的假设条件下, 可能出现的另外结果; 让学生设想自己作为审计工作者在此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 5) 总结归纳, 形成理论体系。案例来自于实践, 由此而得出的理论往往是孤立的, 因此每堂课的最后阶段, 教师必须归纳总结, 使提炼出的理论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不是教师传授多少知识, 教学效果取决于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的五个基本教学环节都是以此为依据的, 只要正确运用,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手段方面, 案例教学可以采取多媒体手段, 将声音、动画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 以收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p#分页标题#e#
3. 建立与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成绩评定标准。传统成绩评定标准基本上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准, 往往是“一卷定优劣”。这种评定标准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死记硬背上, 大大束缚了其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 应建立系统、动态的评价标准评定学生成绩。“三三四”制的成绩评定模式值得借鉴, 这种模式评定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平时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30%, 模拟实验或案例作业占总成绩的30%, 期末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40%。这样可以把“一元式”的成绩评定标准逐步转化为“多元式”的成绩评定标准,以保证与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相匹配。
4. 学校应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 预先设计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被审计单位的账目资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模拟实验材料, 并配备相应实验设施。进行模拟实验时, 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别模拟审计人、被审计人、委托人(或授权人), 按照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操作。
5. 应注重第二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接触实际。我们目前建立了几处教学实践基地, 为学生留出适当的课时并安排在适当的时间( 譬如年末) , 由教师带领, 到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关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去接触审计实务, 增强其感性认识, 强化第一课堂教学。

要参考文献
1. 赵兰芳.论案例研究法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会计研究,2005; 10
2. 潘念萍.高校审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改革.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6
3. 叶雪芳.关于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审计研究, 2001; 3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