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网:为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效果,必须有计划地建立切实可行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原则
一、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一是审计部门根据企业主管部门或组织人事部门发出的“委托审计通知书”的要求, 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范围,确定审计组长(主审)和人员分工;二是根据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资产、负债和损益自审工作,着重做好存货盘点和债权债务的清理核对工作,按时向审计组报送自审材料,离任者必须递交书面述职报告。
2·实施阶段。一是审查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企业内控制度健全性和符合性测试,据以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二是进行实质性审计。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领导对报送的资产、负债、损益事项等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给予书面承诺,并负有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在此基础上开展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对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对债权债务进行检查核对。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应做出详实的记录,并注重证据鉴定和综合工作。同时,所有记录都应有当事人签字认可,以确定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据以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3·终结阶段。一是主审人员在收集、整理、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各项审计资料的基础上对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审计报告初稿形成后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二是审计小组形成的审计报告由审计部门的领导审定,被审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并及时报送执行回执, 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真实、合法、完整和审计工作的连续性。
二、明确审计内容,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主要经济指标的效益性;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准确性;对外投资及技改投入的效果性;企业收益分配及职工收入的合规性;财经法律的遵循性;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其它事项与经济责任事项的关联性。在具体操作中,一般应突出下列三项审计重点:
1·突出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一是着重对资产负债增减变化及结存情况的审计。对资产审计时应重点审计各类债权、存货、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递延资产,以确定资产的真实性和优劣性;对负债审计时应重点审计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各类基金、税费计提的真实性、合规性。二是对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支出等影响损益各因素的审计。重点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无摊提不实与任意调节损益的问题。通过审计将审定的应调整会计事项计入当期损益。 #p#分页标题#e#
2·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着重对投入资本及留存收益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具体操作:对任期内经审计核实后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实现程度按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用剔除客观增减因素后的任期末资产净额(总资产减总负债)与任期初的净资产额对比来考核任期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3·突出财经法纪审计。主要通过财务收支审计, 检查企业经济行为的合规性、合法性。重点审查:有无隐瞒、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有无不按规定开支范围和标准乱挤、乱摊成本费用、挥霍浪费现象;有无弄虚作假、掩盖亏损以及潜亏挂账现象;是否定期清查财产,账实是否相符,有无人为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三、讲究审计方法,注重审计工作质量
1·企业自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要求被审企业对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自审,审计组依据企业自审资料及对企业内控测评中掌握的失控点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
2·届中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届中审计每年进行一次,有利于企业主管部门监督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责任,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同时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被审单位领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任期审计必须与届中审计结合起来,把任期届满审计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
3·审计查证与调查分析相结合。为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应采取以会计资料为主审计查证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查阅有关的管理制度和经济合同等进行调查核实,这样既能掌握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审计查证,又能为摸清账外经济问题提供线索和依据。
4·详查与抽查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审计需要,灵活运用查阅法、核对法及现代审计技巧,必要时可采取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也可根据审计目的和要求以及所掌握的线索与依据,运用抽查方法审查重点资料、事项和活动,同样可以收到预期效果。
5·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公正区分双方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交接审计的重点:一是交接手续健全合法;二是交接内容真实可靠;三是交接事项全面完整;四是交接后各自应负的经济责任明确合理。具体可采用交接审计表进行,从而达到交接清楚。
四、坚持审计原则,划清经济责任界限
1·离任必审与先审后离原则。如果离任不审, 形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往往使审计流于形式,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如须先离后审, 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作到未经审计不得解除经济责任,从根本上杜绝“一纸调令到手就走”的不良倾向。 #p#分页标题#e#
2·客观公正与实事求是原则。经济责任实践中, 在如何处理遗留问题上,离接任双方一般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此,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界定经济责任上必须以审计取证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分清责任,不偏不倚。
3·依法审计与分清责任原则。只有依法审计才能对离任者任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做出公正评价。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依法界定以下经济责任归属: (1) 界定任期责任与前任责任归属。即企业领导任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以及对前任遗留的除不良资产以外的应收款项的催收,投入项目的损益管理以及存货的清理销售等应负的职责均属任期责任;而前任领导的经济活动延伸到本期所造成的遗留问题,应归属前任责任,在审计评价中可予以剔除或附加说明。(2)界定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归属。即:企业领导对任期内直接决策的事项所造成的问题主管责任或直接责任; 而对未经其审批或下属在经济行为中的问题,应归属为次要责任或间接责任。(3)界定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归属。
4·综合分析与公正评价原则。开展审计评价必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必须紧密围绕经济责任进行。定量分析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同类问题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有量化指标的尽量采用具体数据。
总之,评价必须紧密围绕经济责任进行,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经济责任以外的事项不予评价,这既是规会计论文网范经济责任的要求,也是提高审计效果的需要。只有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依法实施审计工作,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