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案例教学的思考
摘要:审计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授课和学习难度都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审计教学效果,探讨审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审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审计案例教学的目标,概括了审计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对审计案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审计;案例法;案例教学改革
审计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也正是由于审计学的这一特征,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倍感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讲,基本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一、审计案例教学的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审计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审计教育论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总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可能使得教师的课堂讲授只能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仅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常是为了考试、为了学分而学习,这就根本不可能达到审计教学的目标。而通过案例法教学,不仅可以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审计环境,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既能有成功的喜悦,又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其独立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审计工作则要求审计人员在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同时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实质上也是高等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越性,尽量采用来源于实际的、真实的审计案例,使学生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主动发现问题,并尽可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因为案例是源于真实的审计活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判断结果与实际的审计结论相比较,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3.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p#分页标题#e#
在案例法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关键,如果案例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则案例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不仅要胜任理论内容的讲授,还要有较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在众多的案例中筛选出适合教学的审计案例,同时还要合理的安排各个分析环节,合理设计各个人物角色,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结束能够为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促使教师在原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审计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法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案例教学过程却具有一致性,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具体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审计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具体实施审计案例教学以前,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符合其培养目标的审计案例,这主要是因为审计组织体系有多个组成部分,而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大有区别,未必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要加入注册会计师的行列,因此应考虑学生的专业要求,选择适当的审计案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事先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确定讲解的重点,并适当给予学生准备时间,事先做好学生的分组和角色安排,这样才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实施。
2.审计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可以具体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首先教师要对案例发生的背景做全面的介绍,为学生指出案例分析过程所运用的主要知识点,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就可以进入学生的分组讨论阶段,在讨论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案情并发现问题,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不应过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干扰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在讨论结束,要求各组学生选派代表提出本组的分析结论。
3.审计案例教学的点评阶段
这一阶段应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阶段,也是案例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应在学生总结发言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分析结果作出评价,指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并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教师还要综合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审计案例教学改革的建议
1.全面概括审计类型,丰富审计案例内容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大多数审计教材中都以独立审计作为主线,系统阐述独立审计准则的内容和独立审计的方法,而对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则经常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会给初学审计的学生带来误解,认为独立审计才是最主要的审计活动,而实际上审计组织体系中的这三种类型的审计活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改变学生的认识、弥补教材的不足,而且也是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选择审计案例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审计活动,不仅包括独立审计案例,而且要增加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案例内容。#p#分页标题#e#
2.改革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在传统的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经常是教师介绍案例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说明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实质上并没有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的弊端。而真正意义的案例教学应是改变过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从属地位,应为每个学生安排适当的角色,并对案例教学中的这一角色进行细致的角色描述,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并确切的知道自己应完成的任务,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这不仅能够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也使学生在这模拟的环境中体会真实的审计过程,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的联系,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安排学生到企业或事务所进行实地学习和调查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建立起学校与相关审计组织的联系,定期将实际的审计案例引入课堂,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审计人员为学生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为学生传授执业过程中的经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由于大多数审计课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这种校企的联合也为教师提供了与实务界沟通学习的机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4.改革审计考核方式,检验案例教学效果
审计教育论文目前,大多数高校审计课程的考试还是以传统的期末一张考卷定结果的方式,这只适用于过去“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由于审计采用案例法教学,为了考察案例教学的效果,应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在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减少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有的比例,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的评定应以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依据,可以由学生自评成绩、小组成员互评成绩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这就使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保证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朋才,王成强.浅谈审计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7:73-74.
[2]吕春峰.创新审计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财会月刊,2007,1:69-70.
[3]李秀珠.关于案例教学法与高校审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 经济师,2004,4:54-55.
[4]徐平.审计案例教学法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