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审计论文范文:高校内部审计审核质量欠佳的原因探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4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7071610291761
  • 日期:2011-07-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欠佳的原因探析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欠佳的原因,从完善内审机构、审计论文范文建设审计队伍、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以及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高 高校 审计工作 质量 途径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机构从事各项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审计质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质量,即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审计质量是指业务工作,即具体审计项目的质量,包括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建议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达到审计目的的程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办学自主性的增强,高校办学已经与市场经济接轨,新的形势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监督更到位、评价更准确合理,也就是要求审计工作要保证高质量。提高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内审机构建设,建立高素质审计队伍是保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  高校内部审计是否真正能为学校实现其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还要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专业队伍,这两项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1.完善审计机构,稳定审计队伍,提升审计地位。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大事”无法管,“小事”不想管和审计处罚难的现象,内部审计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监控和服务的作用,其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以,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7号《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设置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做到机构完善,人员齐全。同时高校领导层要重视内审工作,要关心和保护审计人员,对他们大胆创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给予肯定和支持。要充分保证审计机构以及人员的独立性,保持审计队伍相对稳定,不频繁变动,各方面要给予审计工作强有力的支持。内审机构以其专业特性和超脱的地位由高校行政一把手领导,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内审工作质量。2.加强业务培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综合技能。审计工作的发展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的财务审计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工作人员除必须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掌握经济、财政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政策,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精通计算机在审计中的运用。通过大力加强后续教育、鼓励自学、组织培训和进行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审计人才。要有针对性地抓好部分高级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一批高技能审计专业人才。要发挥好骨干的带动辐射作用。除了专门的培训,还可以采取“寓教于做”的方法,充分发挥骨干“帮”、“带”、“传”作用,在审计工作中传授审计新知识和新技能。3.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敬业精神,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开展内部审计业务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客观公正、相对独立、服务管理、专业胜任等等。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保证内审工作质量的根本。虽然高校内部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审计工作质量起内部监督作用,但是,内审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的。只有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才能使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养成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才能拥有坚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才能保证独立、客观、公正,内审工作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p#分页标题#e#

二、有机结合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是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点  审计按时间顺序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由于以往高校审计大部分是发生在经济行为结束之后,缺乏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这样做的漏洞较多,留下了充足的时间给被审计单位掩盖问题,以致有一套一套的对策应付事后审计,不合理、不合法、不存在的开支已被他们用“专业技术”处理,给审计工作带来工作难度,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将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内审工作质量,促进学校管理,维护高校经济秩序,提高高校经济效益。
1.加强事前防范,从源头上控制工作漏洞。加强事前审计,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事前防范就是通过预测经济活动在决策、运行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会发生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建议。重点要加大对重大项目资金的事前审计。另外,事前审计通过加强审前调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包括其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编制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为事中监督提供可靠的依据。
2.加强事中监督,在经济过程中堵塞工作漏洞。根据事前审计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对高校重大经济活动的运行操作进行全方位监控,使违规现象通过在线监督立即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还对被审计单位起到警示和督促他们按章办事的作用。审计人员在经济活动监控过程中要坚持审计工作日记制、会议制。审计工作日记反映的是审计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审计评价,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3.加强事后审计,充分发挥审计成果的作用。结合事前、事中控制的结果,认真细致地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注意管理上和控制上的缺陷,突出重点,准确客观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成果,使相关职能部门能够酌情使用,从而扩大审计成果的使用范围,建立审计工作向职代会报告制度,使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合理利用置于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下。高校内部审计还要实行后续审计制度,做好信息反馈和监督检查,后续审计能反映审计工作成效,通过检查被审单位对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意见及建议的采纳情况,及时了解审计执行效果,确定审计建议的适当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研究改进措施,经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促进审计质量提高。  

三、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是确保内审工作质量的核心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核心。高校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审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审计证据选择欠规范;审计底稿不统一、不科学;审计报告不全面、不到位等。针对这些情况,概括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加以规范,以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p#分页标题#e#
1.规范审计方案的编写。编制审计方案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审前调查工作,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综合情况,确定审计目标,通过区分不同的审计项目,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方案,以增强审计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条件成熟时可编写计算机审计方案。只有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审计工作按部就班进行并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2.规范审计证据的选择。各种审计证据是为了实现不同的审计目的。审计证据要求必须合理合法和充分完整。在选择时应保证其相关性、客观性、合法性、充分性、重要性。因为审计证据贯穿于独立审计的全过程,是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所以必须将其规范化才能保证内审工作质量。
3.规范审计底稿的编制。审计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而且还是控制审计质量的基础。为适应高校经济活动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采用统一的、设计科学的、符合高校审计工作实际并易操作的工作底稿,并且要按一定的要求填写,体现其科学性、规范性。
4.规范审计报告的编制。高校内部审计报告编制要按“客观、公正、清楚、简明、及时到位并具有针对性和富有建设性”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其编制应当实事求是,不偏不倚,达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