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审计论文发表:我国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相关问题与对策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3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7052103051733
  • 日期:2011-07-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为继续保持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审计论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分别从组织模式、业绩考核、法规体系、员工素质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模式 业绩考核制度

Abstract:Fully making the inside audit yield well is so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keep the privately managed enterprises important status inour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foundation of making a detailed /shenjilunwen/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our privately managed enterprises inside audit,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such angles as organization model, achievement assessment, regulation systemand personnel quality.
Key words:privately managed enterprises; inside audit; inside audit model; achievement assessment system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继续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1•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客观需要。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已为不争的道理,但民营企业运营资金是个人所有,内部审计必将关注企业即得利益的正常实现与有效成本的有效管理。民营企业即得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无形资产、商誉等。即得利益应该得多少、是否即得都已得到、造成即得未得或少得的原因、性质如何、谁应负责任、应该怎样处置等等都是企业所有者真正关心的问题;当民营企业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时候,成本的概念就不应该仅仅限于人员工资、物流消耗、车间成本、销售成本等内容,内部审计就应将成本扩大到人力资本、物料成本、资本成本、货币时间价值成本、后续教育成本、服务成本、分销成本、广告成本等诸多相关成本,进而区分有效成本和非有效成本。内部审计只尊重有效成本不承认非有效成本,按照标准考核有效成本,用制度管理非有效成本,找出非有效成本发生的原因,量化出具体损失、落实到责任人,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提高业主决策正确性的客观需要。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既不直接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职权,也不向社会审计专门提供受托服务,而是代表民营企业业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施审计监督。内审人员是企业员工,具有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企业每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及时发现不合理、不经济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漏洞,组织对计划、决策进行审计。通过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本组织的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对决策实施后的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促进业主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商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3•实现企业资源最佳配置的客观需要。
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管理、服务等职能,通过审计,可以了解经营管理中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客观评价下属企业或部门,发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挖掘各方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配置,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审计,可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约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维护企业正常经济秩序,保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健康发展。
4•实施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
内部审计在企业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如果企业尚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提请管理层注意这种情况,并同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企业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审计人员只有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进行风险分析,才能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但是,管理层如果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那么,来自于综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信息,则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快地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应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在企业内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5•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组建集团企业,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资本增值的需要,以产权为主要纽带,通过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方式,联结了一批企业,组成企业集团。集团企业处于企业集团的最高层次,它不仅是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即母企业,而且是其全资、控股和参股等子企业的出资人,对企业集团统一的资本运营活动起着主导、控制或影响作用。企业集团内部产生了母企业对子企业,子企业对孙企业等多重“两权”分离和多层次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在这种多层受托经济责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子企业对母企业、孙企业对子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受托经济责任。母企业作为财产的所有者需要了解各子、孙企业是否切实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就必须拥有直接隶属于自己,并对各子、孙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控的内部审计机构,由此决定了集团企业审计监控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p#分页标题#e#
1•管理层缺乏内部审计意识。
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体系,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必要性认识不清。有些民营企业虽然在国内、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打得很响,但管理层尚不知道内部审计是怎么回事,认为企业是私营的,财产是私有的,设立内部审计干什么?有些虽然设立了审计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民营企业负责人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有规模的民营企业还没有设立审计机构,甚至还没有专职审计人员。应该强调的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利来自授权方,如果授权方给予较大的权限,内部审计就能发挥其作用。其次,内部审计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领导。如果企业领导人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就高,工作效果就好;反之,则差。研究表明,受当前民营企业管理层意识落后的影响,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权利是有限的,这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偏低。
在我国,民营企业是否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要求。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会逐渐重视内部审计的。但是,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操作,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准则作指导,因此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只能效仿当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做法进行操作。由于内审监督职能容易被审计人员所接受,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开始便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财务审计为主导,往往把被审计对象看作自己的“对立面”,很少以积极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点和定位都不高。
3•内部审计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内部审计只有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一项部门法规,而且该项法规的具体规定只适用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尽管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项法规的有关条款执行(参见第17条规定),但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另外,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分别制定了独立审计准则(含具体准则)和国家审计准则(含具体准则)作为实务操作的指南。而内部审计于2003年才开始由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内审机构,国家如何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如何加强对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管理,如何规范民营企业内审行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说与民营企业相关的审计法规与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使得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难以建立高质量的运行机制。#p#分页标题#e#
4•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民营企业的内审机构普遍存在队伍自身建设不得力的问题,很多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偏低,也有部分民营企业的内审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财务与经营管理知识,从而难以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趋完善,内审人员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财务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法律、科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内审事业呼唤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视野开阔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内审人员不能自觉地更新知识,不掌握现代先进的审计方法,不会使用现代化工具,就不能迎合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而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5•内部审计手段落后。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理念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审计程序,开发新的审计软件,改进计算机审计系统等手段来应对这种变化。在我国,运用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等手段的会计电算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速度也惊人。但民营企业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选择合适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基础。设置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要由民营企业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定。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对于规模较小的个人或合伙制民营企业,可以不设置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工作可通过投标方式向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发包,但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负责人,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并担当社会中介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沟通的媒介。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制民营企业,可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委员会的委员应由不在企业中担任管理职务的董事担任,有条件的公司应要求由独立董事担任。独立董事在经济上或者相关利益方面与企业及管理层没有密切关系,不受制于企业控股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可利用这一超然的地位来考察、评估、监督管理层。此外,在选择审计委员会成员时,还应特别关注其是否拥有商业、法律或财务方面的工作经验。委员会中,既有懂得企业财务的人员,也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人员。这样,委员会才能对企业整体做出恰当的评价。非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不是靠政府发号施令建立的,纯粹是企业的自觉行为,是企业自身的需要,按照投资人的意志,出于保护财产和有效运营的双重需要。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独立于企业管理层。总经理及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都需接受审计,内部审计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种模式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p#分页标题#e#
2•积极拓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
(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现代企业制度下,民营企业有着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其主体法人化、利益市场化,迫使民营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恰好符合民营企业控制机制的需要。内部审计机构作为民营企业的职能部门,是企业系统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控制形式相比,更具有全面性、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内部审计独立于其他控制系统之外,是对其他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不参与生产经营,不参与专业管理,具有超脱地位,能客观公正地将有关建议向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报告,以控制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使各项管理职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因而内部审计应着重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严密性、完善性,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方法措施的适应性、有效性。通过检查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漏洞,及早提醒经营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起到标本兼治、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应利用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帮助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更全面、合理地设计和安排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以督促企业众多的下属企业和部门执行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等,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2)逐步转向经营效益、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建立之初,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主要发挥保护性和制约性作用。所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仅仅限于审查财务收支。然而,在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内部审计的目标转到了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主。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跨国企业就是基于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这一原理发展起来的,其着眼点就是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因而其内部审计工作特别注重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逐步向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转移。
(3)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当然也就成了民营企业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问题。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的领域,对高风险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实质性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承受的风险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
3•推行内部审计业绩考核制度。
审计成果分不可计量成果和可计量成果两部分。不可计量成果指在本年度内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审计成果,如提出的审计建议、做出的审计决定等。这些建议和决定,一方面强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审计监督,保证了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完善了内控制度,堵塞了漏洞,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具有挖潜增效的作用。可计量成果指可以直接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的审计成果。这些成果在年度内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收缴罚款额、经济合同审减额等。正是由于可计量成果的客观存在,使得审计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实施可以变为现实。审计部门实行业绩考核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审计业绩考核可以增加队伍的活力,创造一种竞争氛围,增强审计人员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审计队伍的忧患意识和凝聚力。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也能够引导和督促审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分析评价时,一要取几个审计项目或长时间的业绩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避免被审计单位管理情况和以往审计监督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二要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比如各审计项目组之间相同职务、相同专业、相同职称人员的比较。为鼓励审计人员尽心尽责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增效节支成果,应实行审效挂钩政策,依据审计业绩考核结果分配工资奖金。业绩考核为审效挂钩提供了依据,业绩考核结果与审计人员工资、奖金挂起钩来,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作用。#p#分页标题#e#
4•完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尚无内部审计法,关于内部审计的适用法律,最权威的是现行《审计法》中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此外, 2003年审计署重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是一个部门规章,它算是规范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最完整的法规了。然而,这些规定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缺乏强制效力的。结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同时适用于国有与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法》及《内部审计准则》。同时还应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的协调。主要是与《会计法》、《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法律的协调。最典型的是,目前我国《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中尚未规定企业应当实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条款,这显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不符,因此修改相关法律,增加内部审计制度的条款也是势在必行的。
5•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从教育水平来看,内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特别是计算机运用方面的技能;从专业构成来看,内审人员主要来自会计和审计专业,不利于审计范围的拓展。对此,民营企业领导应对内部审计予以足够重视,努力将高素质、跨专业的人才引入内部审计队伍,积极推行审计软件的应用,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各地内部审计师行业协会也应加快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协会在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人才培训和后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应重视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提倡保持和发扬勤勉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审计论文蒋七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出路[J].湖南审计,2002, (6).
[2]刘福平.加入WTO后内部审计职能的变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2, (3).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