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 审计市场是审计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的集合,是有效而合理地配置审计资源的方式。 审计业务是事务所收入之源。作为审计业务产品———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关系到事务所声望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本文在对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态进行分析,以及审计风险构成其过度竞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并针对过度竞争状态提出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审计市场,竞争,审计风险,审计,审计论文
从竞争的效率看,审计市场竞争包括过度竞争与有效竞争两种主要的类型,在过度竞争条件下,由于事务所的恶性业务竞争,引发了许多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源,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
审计市场的过度竞争是指在不合理的市场结构条件下, 事务所之间竞争强度过大,为最大化各自特定的效用函数而采取的竞争手段不仅没有给事务所带来竞争收益,反而导致整个审计市场受损的市场行为和过程。无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还是从收费水平和利润率来看都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市场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我国审计市场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审计市场上事务所数量过多且规模不大;其次,我国审计市场的市场进入壁垒不高,准入资格很低,事务所组织形式可选择性强;三是审计产品替代威胁大,与外国相比,由于事务所更换成本较低,事务所被更换的比例较高;四是审计产品供需双方的力量失衡。在我国审计市场需求方(审计委托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事务所与审计委托人在博弈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二、审计风险构成及过度竞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审计风险的基本构成。审计风险的构成可以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过度竞争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构成审计风险的三种风险,从而会极大地影响审计风险的产生;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包括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及对风险的态度、不寻常的财务压力、被审计公司行业性质及竞争状况、账户的复杂性;账户对应的财物失盗可能性等等;影响控制风险的因素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情况、是否打算执行符合性测试等;影响检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事务所可接受的总体审计风险水平、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由于过度竞争,审计市场下审计产品供过于求,事务所在审计委托代理博弈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相关利益主体就会予以利用以谋求理性自利。 #p#分页标题#e#
过度竞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过度竞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是过度竞争对固有风险的影响:在管理层不诚信和面临非常的财务压力的情况下,缺乏诚信的管理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会利用审计市场过度竞争条件下审计师的不利地位,以换事务所等为威胁,压迫审计师出具对其有利的审计报告。相对于竞争正常时,管理层显然更容易“得手”;另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存,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往往不是考虑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和性质等因素,而是有审计业务就接,于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难度就加大了。因此,过度竞争会“放大”固有风险,且主要表现为事务所承接一些固有风险过大的客户。二是对控制风险的影响:首先,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和管理层蓄意舞弊、践踏内部控制制度较为严重,事务所对控制风险高的审计业务往往出于审计市场残酷竞争的原因而被迫“乐意”接受;其次,因为固有风险是运用符合性测试用数学方法得出的,所以按理说以上缺陷一般不会影响控制风险,但在降低审计收费为主要竞争手段的过度竞争状态下,事务所为了压缩审计成本并以“生产”低质量审计产品来增加审计利润,更可能故意忽视以上缺陷进而低估控制风险以使审计风险在“表面上”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于是控制风险的评估成为过度竞争下审计风险的调节器。三是对检查风险的影响,在过度竞争审计市场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下,确定检查风险成为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的“调节器”,如执行审计程序走过场,不核实公司重要原始会计单据等;或者为减少审计费用事务所倾向雇佣大量低工资的不合格审计助理人员,这样得出的审计工作底稿必然会影响检查风险的合理评估。
三、过度竞争条件下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过度竞争条件下审计风险控制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在我国过度竞争的审计市场条件下,事务所随着审计制度的优化逐步适度提高审计风险控制水平和审计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如果审计风险控制水平过高、审计质量过高,审计市场份额就会变得过小,这将严重损害事务所短期经济利益,甚至使事务所失去生存的“土壤”;二是如果事务所任由现阶段我国审计市场过度竞争条件下执业质量普遍存在问题的状况延续下去,那么事务所甚至整个审计行业就可能会因为审计市场逐渐丧失对审计产品的需求而不能保障其长期经济利益,事务所也将在审计制度的改进中很快受到“严厉惩罚”而被淘汰出局。所以,笔者认为,最现实的方法是事务所配合审计制度的逐步优化, 在现行的基础上分阶段逐步提高审计质量,使事务所在长期经济利益与短期经济利益的权衡中两者得到兼顾。 #p#分页标题#e#
过度竞争条件下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1·审计业务承接策略。事务所谨慎地、有选择地承接审计业务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从程序上讲,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调查新客户与再评价现有客户。在审计业务承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要注意调查新老客户,尽量避免与有不诚信倾向的客户打交道。不诚信客户管理层“天然”地会利用我国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晰和在过度竞争审计市场内委托人、审计人和被审计人三方博弈中所占据的优势地位,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符合其利益的审计报告。因此,在事务所之间审计业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事务所更应重视对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压力和诚信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深入了解,如联系前任审计师等。此外,事务所还应当对大项目专门委派注册会计师做前期的审慎调查。只有不与或少与不诚信或面临较大经营困难的客户打交道,就可能把所选客户的固有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审计技术方法的固有缺陷,在对不诚信的客户(如有欺诈历史)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不能查出差错和舞弊的概率就会增大,相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概率也会增大,同时实际上达不到预期审计风险控制水平的概率也就会增大。因此,在过度竞争条件下,保护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谨慎选择审计客户,不盲目承接业务。其次是合理评价胜任能力,坚持不签署不能胜任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在审计市场过度竞争条件下,事务所不能迫于生存竞争压力而承接所有的业务。客户审计业务性质或复杂程度有时可能会超出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范围。这种情况下, 事务所不应该承接该项审计业务,以免无法控制审计风险。另外,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要合理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当出现审计失败时可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审计程序执行与重要证据获取的控制策略。过度竞争条件下,高质量执行审计程序进而有效控制重要证据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避免或减轻承担审计诉讼的法律责任,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只有了解真正的审计风险,事务所才能明确出具审计报告时对管理层作的让步能有多大,这样才有可能实施事务所分阶段逐步提高审计风险控制水平、审计质量的战略。就控制方法而言,招收具备较高素质的审计助理人员、选择好项目经理和较好地落实级复核是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首先,保持助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注意审计助理人员中“生手”和“熟手”比例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审计程序的适当性并提高程序执行工作的质量,减小遗漏重要审计证据的概率并保证重要审计证据的合理取得; 其次,选择优秀的项目经理,因为事务所的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是在项目经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下完成的。如指导助理人员通过适当审计程序获取重要审计证据,并评价复核其可信度及其对审计意见的支撑力度。项目经理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且由于部门经理和所内最后复核人的复核仅仅分别是重点复核和原则性复核,因此,我们认为项目经理的复核是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基础工作质量的最关键的一环,这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是优秀的。最后,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高级经理实施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层层监督有利于防止相关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这是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p#分页标题#e#
3·审计意见决定与主审注册会计师负主要责任的控制策略。为实施过度竞争下逐步提高审计质量的总战略,审计意见决定和责任落实成为适当控制审计质量层次水平的关键环节。因为这是“调节”审计质量“最直接”的方式。具体而言,应主要做好如下两项工作:一是成立专业技术委员会,发挥其专家作用,把好审计意见关。适当地出具审计意见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集中体现。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限制和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有了良好的工作底稿并不意味着就有准确的审计意见,特别是审计市场过度竞争的状况下,巨大的竞争压力更容易使面对客户的注册会计师因个人利益而诱发道德风险,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选择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并具备独立性的专业人士组成审计专业技术委员会, 根据总战略,与项目审计人员集体讨论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将有利于避免个人为私利而出具不利于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二是明确主审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责任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集体讨论审计意见是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能成为审计人员推卸责任的“借口”。作为经济人的审计人员只有明确所负责任,才能更好地收敛“自利”本性并为事务所利益服务,避免事务所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主审注册会计师担负着发现客户审计风险的责任、汇报审计风险情况、不明事宜向上级咨询并控制风险的责任。他对项目的审计风险控制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全过程,是审计风险控制的关键,而其他人员要么不涉及项目全局,要么不涉及项目的具体操作。因此,没有人比主审注册会计师更适合于对项目审计负主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赵丹.我国审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与解决对策[ J].审计月刊, 2006, (6).
[2]周福源.审计市场竞争逻辑分析[ J].财会通讯(综审计论文合版), 2006, (8).
[3]杨永淼.我国审计市场有效竞争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3).
[4]宋丽.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风险的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1)
[5]胡春元等.证券市场中模拟财务信息的审计责任与风险控制 [J].中国审计,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