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会计信息误操作的可行办法
[内容提要]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对策。审计论文
[关 键 词]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网络会计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者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是影响我国经济秩序的因素之一,它将危及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干扰国家的税收。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而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等;也有会计工作本身的因素,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因为会计信息即使有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并且作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有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一)传统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人为主观因素
(1)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导致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而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总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利于未来的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这就使经营者有可能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左右会计信息的生成,他们更看重的是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
(2)人事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改革滞后,是人为造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
①粉饰经营业绩。粉饰经营业绩是一种故意的、经过精心策划、一般难以发觉、貌似真实,实则虚假和难以定论的行为。主要表现有两方面:第一,为了获得某种资格或避免被处罚。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获得发行股票或上市资格;公司上市后为获得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因实际经营成果差、财务状况恶化而逃避被特别处理、停牌或摘牌的处罚,就大肆粉饰其经营业绩,从会计报表上达到相关要求。第二,为了政治动机和职位动机。由于企业经营业绩与地方财政、政府目标紧密相连。这种背景下,当企业经营业绩与地方政绩挂钩时,政府部门也会出现帮助企业粉饰其业绩的现象,如给予财政补贴、要求金融机构给予减免利息、减免税收等。#p#分页标题#e#
②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而产生的错误。会计舞弊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最重要原因,其危害也最严重。当前比较典型和普遍的是违法私设“小金库”,故意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既可以偷税漏税,逃避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又可以让领导人员大肆吃喝玩乐、贪污挪用公款。更重要的是领导人员既可以利用“小金库”贿赂上级,又可以通过相互间的送礼化公款为私产。另外我国目前滞后的人事制度使企业领导考虑最多的是怎样当“官”,怎样由“小官”当成“大官”,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流行,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远未市场化,会计人员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
(3)监督机制不健全,助长了人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蔓延
①内部控制不得力。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尚未理顺,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与经营者存在着利益上的依附关系,如晋级、分房、个人报酬等,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又得不到保障,致使他们不得不为自身利益的得失有所顾忌,于是只能听从领导的摆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②外部监督不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价机构不健全。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其执业范围狭窄。另外,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中有不正当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分企业经营决策者法制意识淡薄,他们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强令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数字,以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或谋求“政绩”的目的。
2•非人为主观因素
(1)会计活动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会计信息不可能完全真实会计信息是一种主要以货币形式对价值运动进行反映的财务信息,由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背离经常存在且难以准确地进行纠正,加上企业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往往不同步,使会计计量不可能达到与价值运动在量上完全一致的精确程度。在会计技术中,判断和估计的应用贯穿始终,会计信息的加工、变换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随时都会存在。
(2)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造成工作失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①错误地理解和应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如果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或者因该项经济业务比较复杂,难以准确把握,就有可能应用不恰当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从而导致不能恰当地核算经济业务,披露错误或不充分,引起会计信息失真。#p#分页标题#e#
②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无意识错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难免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典型会计工作错误有:账户分类错误;数据计算与书写错误;会计估计错误;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的错误;漏记了已完成的交易业务;漏对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进行调整等。
(二)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在网络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传递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信息披露从静态走向动态,在企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实时双向交流。使企业会计信息能迅速地传播,但由于网络自由开放性及网络、计算机本身资源和技术的缺陷,会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客观上的设备技术限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因为一方面,所有的PC机、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外置设备、电报系统设备,电话系统设备甚至网线、电话线等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技术性缺陷,都有被损坏的可能,而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被损坏,将直接造成会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受阻。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系统下的会计信息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如各种磁盘、光盘、磁带等,这些存储介质,可能因为温度、温度或磁化的影响而受到损坏,所以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部分丢失的危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同的财务软件程序在运行时,其处理过程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而造成软件故障,甚至软件本身在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差错。
2•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受电脑病毒感染。电脑病毒不但会通过软盘、光盘、磁带等途径进行传播,而且还会直接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传播。并且在网络环境下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不仅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还会使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
3•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包括操作失误和有意篡改
(1)操作失误。网络化会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需要既精通财务理论知识且具有会计实务经验又能够掌握网络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以往在基层会计人员的选用上,只要懂得一些会计基础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实践,便能上岗。因此,企业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普通较贫乏。所以企业内部人员由于主观因素进行的不当操作,也会导致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有意篡改。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出于某种目的(如粉饰经营业绩、会计舞弊等),一些企业的通晓计算机知识尤其是网络知识的非管理人员通过采取地址欺骗口令冒领、冒充主机、套取口令和密钥、攻击软件等手段越权非法访问会计数据,从而窃取、复制、篡改、破坏某些敏感会计数据,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再者,当财务数据在跨地区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网络黑客或其他竞争对手也可能对其进行恶意破坏或修改,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信息使用进行误导。#p#分页标题#e#
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从前面阐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有多方面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的相应对策。
(一)制定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
构建针对经营者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办法。经营者的干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本源,要使经营者自觉遵纪守法、不干扰会计人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一套以经济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果企业经营者遵纪守法能获得满意的报酬,而对其违法违纪行为又给予严厉的惩处,经营者就会愿意也只能老实遵纪守法。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经营者的报酬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报酬偏低且和企业效益无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违规行为采取了较宽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一是处罚不严,即违规行为被查出的机会不大或查出了也没有真正实施处罚,使违规行为被处罚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处罚不力,即处罚的力度不大,以致不能起到减低以后违规行为的作用,缺乏威慑力;三是处罚客体错位,出现违规行为时多是对企业处罚,而对经营者个人处罚是极少。不改变这种状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只是一名空话。
(二)推广经济责任审计,明确会计信息失真责任
1•推广经济责任审计,实行“提拔、离任审计”
扩大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侧重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常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则受权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民间审计组织则主要受托开展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做到“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拔。”推广经济责任审计,杜绝会计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准确界定会计信息失真责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条件
要明确区分经营者责任和会计人员责任,技术性责任应由会计人员负责,而非技术性责任应主要由经营者负责。改变过去那种会计人员责大于权而经营者权大于责而导致会计人员负不了责而经营者没有责可负的不合理状况,这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条件。
3•严格领导领导责任,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一方面,要提高企业领导得的业务素质和增强其法制观念,不以任何借口授意和纵容会计人员作假,更不能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依照法规进行会计工作,形成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4•加强财会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财会法规的司法权威,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如违反财会法规,都应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凡是企业领导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必须严肃追究主要领导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律保护,使会计人员抛除顾虑,依法办事。#p#分页标题#e#
(三)协调委派会计与受派单位关系,有步骤地推行会计委派制
1•协调委派会计与受派单位关系,充分发挥会计委派制的作用
实行会计委派制,坚持依法理财,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首先,要明确委派会计的职责,即委派会计有权利和义务能与受派单位的经营活动,提出批评建议;帮助受派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辅导,提高会计业务水平。其次,作为受派单位的管理者,应该端正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加强对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学习,做到遵纪守法,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委派制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减少会计人员的人身依附
推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减少会计人员对本单位领导人员的人身依附,使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有步骤地扩大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试点行业和范围:在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或会计主管;在公司制企业,由董事会委派财务总监;在国有大中企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派财务总监;在企业集团内部,由总公司向下属企业或子公司委派会计主管或会计人员。
(四)加强会计法规体系建设,健全内控制和外部监督体系
1•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建设和会计基础工作
财政等部门应督促企业依法建账、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银行可以通过企业账户和现金管理,遏制企业的现金交易行为,切实制止和纠正经济活动中权大于法的行为。另外,对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工作规则以及成本管理条例等会计法规,进行完善。这样,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才能得到控制与扭转。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建立会计稽核制度,钱账物分管制度等,建立会计凭证制度、账簿制度、报表制度、档案制度、财产清查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
国家审计机关重点做好财政、税收、国有金融机构、主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审计,其他单位交由民间审计组织进行审计;要提高审计覆盖率,逐渐做到所有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均经过审计。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财政、税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
4•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监督体系
首先,要加强银行、审计、工商、税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形成一个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协调的整体监督体系。其次,大力发展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审计监督。因此,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会计师事务所。#p#分页标题#e#
(五)完善从业资格制度,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一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辱感;三是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尤其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在后续教育中,首先,要拓宽后续教育内容,除了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教育外,还要注重职业道德、财经法纪等方面的教育;其次,要从高从严要求,切实注重后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再次,将后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强制性的后续教育制度;最后,重点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能力的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把会计人员锻炼成为诚实、公正、品行端正的高素质的会计管理工作者,从根本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
(六)加强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1•选择优质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及时对财务软件进行升级、更新、换代;做好机房环境卫生,定期对网络运行线路进行检查、维修工作,防止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2•加强内部控制。首先,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合理安排岗位分工,如录入权和审核权不得兼有,系统人员无权调用财务数据,财务人员没有访问、设置、修改系统参数的权力,查询性站点所查阅出的数据均为只读数据等。其次,建立和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内部系统应对身份认证、资源授权、数据加密、多层备份、访问控制、防毒检测以及网络防火墙等环节加强控制。例如,在身份认证方面,可以增设外置磁卡加通过密码双重保险;在资源授权方面,将用户授权明确到查阅、修改、删除、插入等细节;在数据加密方面,可以采用链路加密与端间加密两种;在多层备份方面,通过程序在财务软件之外另外加密数据备份库,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层备份,以防财务软件被毁时数据受到侵害等。
3•加强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财务人员和系统人员以外,同时应制定严格的审计制度,以规范监控的范围和时间。具体应包括: (1)每个财务人员的权限是否变更或混淆,主要人员权限密码是否经常更换; (2)输入的财务信息是否都经过严格审核和防毒检测,防毒检测系统(软件)是否及时更新;(3)计算机的状态是否稳定正常,系统参数有无改动; (4)上机日志内容是否存在非正常登录现象,如果有则应追查原因和责任人; (5)机内数据与书面材料是否一致,修改机内数据的同时是否更换已经输出的相关资料; (6)历史数据和资料是否按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和保管工作; (7)对系统敏感资源进行实时监控,掌握每一次登录和调用资源的人员和事项; (8)对系统运行各环节、各工作站进行审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审计论文
参考文献:
[1]秦丽娅,徐劲松:《大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经济论坛》2002 (18)。
[2]原进兴,李瑜:《会计信息的供求分析》,《延安大学学报》, 2002, (9)。
[3]朱锦余:《会计信息失真:综合分析及对策》,《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1, (12)。
[4]王光茹,雷沙力:《电算会计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5)。
[5]周金华:《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