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写作审计论文: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的关联论述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7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6101026041487
  • 日期:2011-06-1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的关联论述

【摘 要】 审计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否削弱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依赖性是否降低审计质量,这两个问题始终是审计职业界、监管者和社会公众争论的焦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文章回顾了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代写审计论文总结我国目前相关研究的缺失,最后阐明这些经验证据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审计定价 审计质量

 

对审计定价的关注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忧虑:(1)四大会计师事务所①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或者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否损害了审计师的独立性#p#分页标题#e#,降低了审计质量;(2)与其它服务不同的是,独立审计的直接付费者是被审计单位,而不是审计服务的需求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社会公众),这样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依赖性是否损害了其独立性,进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1)个问题在西方尤其重要,这也直接激发了研究者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审计定价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而第(2)个问题更加普遍,并常常与第(1)个问题交织在一起#p#分页标题#e#,特别是21世纪初接连爆出的财务舞弊丑闻,Enronwolrdcom、安达信的审计失败等,使得公众对审计师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侵蚀了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这直接导致了美国萨-奥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的出台。该法案提出了审计师轮换制度,并限制了审计师对非审计服务的提供。这些政策的理论根据何在,对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从事审计工作的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监管者目前莫衷一是。

#p#分页标题#e#有鉴于此,本文系统地回顾国内外对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我国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与缺失,最后阐明这些经验证据的政策含义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一、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经验文献回顾

在西方,对审计定价的经验研究从Simunic(1980)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虽然对审计定价的经验研究从王振林(2002)开始还不到#p#分页标题#e#4,但是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1)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审计定价的影响;(2)事务所公费收入是否影响其独立性。以下按此一一展开。

()市场结构、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

美国大公司的审计服务几乎都是由大事务所提供,美国审计市场被国会认定为独占型;并认为由于独立审计准则已保证审计服务质量的均一性,大事务所与小事务所的质量并无质的区别,因而垄断结构使小事务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损害了市场竞争,降低了社会福利。为了回应美国国会的质疑#p#分页标题#e#,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理论界加强了对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审计定价之间关系的研究。

1.审计定价的决定因素

(1)国外的研究发现

Simunic(1980)把审计服务看成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假设客户的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将使得审计师付出不同的努力,从而决定了审计定价的差异。根据1977年美国公众持股公司的调查资料,Simunic(1980)发现,客户规模对审计定价的解释力达到57%,无论在大客户市场#p#分页标题#e#,还是小客户市场,经资产调整后的外部审计费用与客户业务复杂程度(子公司数目、客户经营范围、国外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固有风险(应收帐款、存货占总资产比重)、客户风险(是否亏损、是否收到保留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与审计师已服务年限没有显著关系,与“审计师是否八大”负相关(普华除外),但该关系并不显著。在随后的研究中,虽然不时有新的控制变量被放入模型,但是#p#分页标题#e#Simunic模型中主导变量几乎都显著,基本的审计费用模型在过去20多年中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该模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细分市场。这些研究涉及的部门有保险服务市场、公共部门审计市场、养老金计划审计市场等,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印度、芬兰等。

(2)国内的研究发现

国内对审计定价的经验研究从王振林(2002)开始,大多数研究者沿用西方的研究成果和模型,检验了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在我国是否同样适用。与国外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我国审计定价对审计风险(存货、客户盈利能力、长短期财务结构)不敏感#p#分页标题#e#,而且伍利娜(2003a,2003b)与漆江娜等(2004)发现具有盈余管理迹象的公司(公司的ROE是否处于微利区)付出的审计费用更低,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我国独立审计自愿性需求不足,审计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审计定价的主导权掌握在买方手中,因此审计定价没有反映客户的审计风险。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我国审计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诉讼风险低,存货、客户盈利能力、长短期财务结构并不能度量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p#分页标题#e#2.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定价:垄断串谋、异质产品与规模经济

对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定价关系的研究基于三个假设:(1)垄断串谋假设。由于大事务所的高市场份额或垄断势力,大事务所之间更可能串谋,凭此收取垄断高价;(2)异质产品假设。由于审计质量难以观察,审计师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替代(DeAngelo,1981b),八大提供的审计服务比非八大质量更高,其他情况不变时,事务所的更高收费反映了审计服务的更高质量;(3)规模经济假设。在差异化服务的市场里,由于大事务所具有规模经济#p#分页标题#e#,因此大事务所收费更低(Simunic,1980; Palmrose, 1986)

(1)国外的研究发现

Simunic(1980)开创性的经验分析表明,“八大”并没有利用其垄断的市场地位收取更高的审计公费,相反“八大”(除普华外)的审计收费略低于非“八大”,但是普华永道事务所确实具有收费溢价,这被解释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异质的外在表现。而后的研究者继续围绕着八大是否提供异质产品,是否具有收费溢价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考察。Moizer(1997)回顾了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的经验研究成果#p#分页标题#e#,发现不同的国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和印度等国的研究表明,国际八大的收费高于小事务所,估计高出幅度在16.5%36%之间。但是对其他国家的研究,却发现冲突的结论。在美国,Simunic(1980)没有发现八大具有收费溢价,Palmorse(1986)Francisand Simon (1987)却发现八大有16%~17%的收费溢价。总的看来,对于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结论的差异一部分源于样本的时间、部门、地域和行业差异;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审计市场结构本身是不稳定的#p#分页标题#e#,研究者发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八大的市场份额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也是显著变动的。因此,研究者认为八大垄断市场并没有损害市场竞争。同时国外实证研究也证明审计成本与审计公费收入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关联,这些均表明价格竞争仍然是审计市场的主旋律。高市场占有率可能是一些市场内在因素而非主导事务所之间的“串谋”所造成的。

(2)国内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夏冬林、林震昃(2003)根据2000-2001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收费情况,发现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收费水平、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都远低于国外审计市场,这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该文断言,我国审计市场过渡的市场竞争损害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p#分页标题#e#,是导致审计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张立民,管劲松(2004)根据2002A股审计市场资料,发现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低,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地区分割明显,市场成熟度不高。李连军(2004)2000-2002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国际五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非国际五大,而在非国际五大中,国内五大的收费也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p#分页标题#e#;并且事务所的市场份额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这与章立军(2003)、漆江娜等(2004)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但是,李爽、吴溪(2004)并未发现10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国际五大)具有收费溢价。不同研究者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事务所规模,因此得到不同的结论。国内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国际五大的收费显著地高于国内事务所。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五大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份额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国际五大与其说代表事务所规模,不如说代表事务所品牌。

#p#分页标题#e#3.事务所类型/品牌与审计质量:行业专长、诉讼记录与市场反应

大多数研究者把大事务所具有的收费溢价归结为大事务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诚如此,那么“异质”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把审计质量等价于事务所更高水平的鉴证服务,而有助于察知审计质量的线索主要有行业专长、诉讼记录,因为行业专长意味着事务所更有可能侦察出客户潜在的错报,而如果事务所鉴证服务水平低劣,则更可能受到诉讼。这样,研究事务所品牌、行业专长、诉讼记录与审计质量之间的联系,将使研究更加深入。

(1)#p#分页标题#e#国外的研究发现

在美国,四大在审计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大规模事务所与事务所品牌以及事务所声誉密不可分。Palmorse(1986)发现,虽然八大具有收费溢价、但事务所具有的行业专长并没有导致其收费更高。

Crasewell et al(1995)以澳大利亚14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事务所品牌、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发现八大所之间,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比无专长的事务所收费平均高出34%;而八大比非八大收费高30%左右。

实际上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p#分页标题#e#,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可能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另一方面,行业专长有助于事务所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因而降低审计收费。研究者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有不同的关系也并不奇怪。

Palmorse(1988)比较分析了1960-1985年间会计师事务所涉及的法律诉讼记录,发现“八大”作为一组,显著地比其他对比组在涉及法律诉讼案件方面有更良好的记录。这项研究表明,“八大”具有良好的声誉,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给定审计质量不可观察#p#分页标题#e#,那么社会公众怎样看待八大的审计质量呢?

Shockley(198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财务界、社会公众、银行等贷款者认为八大具有良好的声誉。Titman & Trueman(1986)的分析表明,即使审计不能直接产生价值,但聘请八大的行为可作为可置信的承诺,向企业利益相关者传递其会计信息可靠、高管人员正直的信息,有利于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评估价值。他们发现,聘请八大的公司在IPO,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同样,Toeh and Wong(1993)发现,与非八大相比#p#分页标题#e#,八大审计的客户具有更大的盈余反应系数(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即会计盈利与股票的超额报酬更相关。Beatty( 1989)的研究也表明,八大的客户在IPO时有着更低的折价,这为八大具有良好的声誉提供了证据。

总的来看,在美国审计市场大量证据支持五大的可觉察审计质量(perceived quality)系统地高于非五大这一假设,这为五大的高市场份额与收费溢价提供了解释。

(2)国内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研究者主要通过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①的倾向和被审计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程度#p#分页标题#e#(操纵性应计)来度量审计质量。

李树华(2000)1994-199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国内10大、国际五大出具非标意见的倾向显著地高于其他事务所。

刘明辉等(2003)1998-200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占当年所有样本的比率来计量审计质量,发现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出具非标意见的倾向)与其市场份额呈倒#p#分页标题#e#U型的函数关系、并与“审计师是否国际五大”显著负相关。但是该研究没有控制影响非标意见的其他因素,这削弱了该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夏立军(2002)200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非标意见的倾向上与非十大没有显著差异。同样,原红旗、李海建(2003)2001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对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李爽、吴溪(2003)考察了B股市场的审计意见与事务所品牌的关系,发现国际五大发表非标意见的倾向与非五大没有显著差异#p#分页标题#e#,也未发现补充审计对法定审计的独立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刘峰、周福源(2005)1999-2001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没有发现国际五大审计的财务报告与非国际五大审计的财务报表在操纵性应计(Discretionary accrual)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漆江娜等(2004)2002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却发现经国际五大审计的财务报告具有更低的操纵性应计。这与刘峰、周福源(2005)的结论存在冲突。

#p#分页标题#e#而张奇峰(2005)以审计师客户的市场价值与核心资产利润率的相关系数计量可觉察审计质量,发现国际五大的可觉察审计质量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而国内十大的审计质量并不被投资者认可。这与漆江娜等(2004)的研究发现具有一致性。

总体上看,我国研究者发现国际五大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非国际五大,这表明国际五大在国内审计市场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与声誉效应,能够被投资者认可;但是对于大事务所是否具有收费溢价,答案取决于事务所规模的划分方式,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对于事务所规模、品牌与审计质量以及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细致、深入的研究。

#p#分页标题#e#()审计定价与审计独立性

通过对审计市场结构的考察,研究者发现即使在五大事务所垄断的美国市场中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要素包括价格、非审计服务等,那么这些价格竞争或者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呢?

1.低价揽客、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

美国证监会认为“如果审计师同意以低于正常成本的收费标准与客户签约会降低其独立性”。相应的,美国第250号会计系列研究公告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同意以明显低于直接审计成本的审计收费标准与客户签订审计聘约的行为”加以披露。同样,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p#分页标题#e#的柯恩委员会公布的报告写道,“我们认为,在初次审计时为获取审计聘约而采取低于成本的虚报定价行为,将同未清偿的审计公费一样有损于审计独立性”。但是, DeAngelo (1981a)Lee and Gu(1998)的分析性模型表明,当客户与审计师存在签约成本时,低价揽客行为本身并不有损独立性,它是现任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预期能获得未来准租金的一种理性反应。给定审计质量不可观察,市场的均衡价格将因为质量鉴证成本的存在而高于完全竞争时的审计定价,这使得审计师有激励去建立声誉以捕捉这部分“特定客户准租”(client-specific rents),否则客户发现被欺骗将终止合约,审计师将永远丧失该部分利益。因此#p#分页标题#e#,低价揽客相当于审计师对声誉的投资,声誉资本将成为审计师的担保,以防止在未来期间审计师提供的服务质量低于客户的预期质量。

(1)国外的研究发现

对于低价揽客是否存在及其后果,目前的经验证据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Simon andFrancis(1988)1979-1984年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在初始审计业务中,审计师的收费降幅为控制样本审计收费水平的24%,23年的平均降幅将近#p#分页标题#e#15%,只有到第4年才恢复到控制样本相同水平。而后,Butterworthand Houghton(1995)支持了低价揽客的存在。但是,Crasewell and Francis(1999)研究了澳大利亚市场却发现,只有从非八大变更为八大,存在显著的低价揽客行为,其它类型的审计师变更并没有伴随低价揽客行为。Dopuch and King(1996)的实验结果表明,低价揽客对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样对于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目前也颇有争议。一些研究发现当审计师与客户的关系持续较长的时期,由于审计师更容易满足而且更容易丧失警觉性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Dopuch et al, 2001)。但是,Simunic(1980)争论道#p#分页标题#e#,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审计师不但能改善审计质量,而且通过审计效率提高所带来审计成本的节省能够导致审计费用的减少。并且研究者发现,短审计任期下,审计失败可能性更大(Geiger and Raghunandan,2002),操纵性应计更大(Myers et al, 2003)

(2)国内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王振林(2002)1997-199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了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定价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存在低价揽客现象。但是而后的研究者对#p#分页标题#e#2000年后上市公司的研究都没有发现低价揽客的明显证据(刘斌等,2003;漆江娜等,2004;李连军,2004)。而且李爽、吴溪(2004)2000-2001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初始审计与长审计任期的客户总体上都付出了更高的审计费用。与审计任期2~4年的审计定价相比,首次接受委托的客户溢价程度约为15.7%,审计任期5年以上的客户付出的审计费用要高出#p#分页标题#e#24.1%。但是在分年度的回归模型中,只有长审计任期与审计定价具有显著关系,初始审计与审计定价没有显著关系。夏立军(2005)1996-199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任期与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但是该负关系仅在大事务所的样本中成立。

综上所述,我国证券审计市场还未发现低价揽客的明显证据,也没有发现审计任期损害审计质量的直接证据。

2.非审计服务、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

(1)国外的研究发现

#p#分页标题#e#对于非审计服务是否削弱审计独立性,存在着相互竞争的两种假设:①正面效应,非审计服务使得审计师能够获得特定客户准租,这有助于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DeAnglo, 1981a)。②负面效应,非审计服务将增加审计师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性,而且非审计服务也使得审计师面临更少的解聘威胁。同样,现有的经验证据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一方面,实验研究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非审计服务会削弱审计师的独立性(Shockley,1981; Knapp, 1985)。另一方面,研究者没有发现非审计费用与非标审计意见比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Lennox, 1998)#p#分页标题#e#

(2)国内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上市公司支付给会计师中期财务报告、验资、其他专项审计费用均归入审计费用范围之类,称为其他审计费用。非审计费用主要指管理咨询费用(MAS),目前在我国事务所收入中占非常小的比重。根据韩厚军、周生春(2003),2000-2001年上市公司中分别有12家、28家披露了MAS,仅占总样本的2.75%,而每家公司平均支付的MAS仅占当年审计费用的25%。因此,由于样本的缺乏以及非审计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较低比重#p#分页标题#e#,我国还没有针对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定价以及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王跃堂、赵子夜(2003)2000-2001年上市公司1170个观测值为样本,没有发现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依赖性(公司付出的审计费用占事务所证券审计总费用的比重)与审计意见之间的显著关系,这意味着事务所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依赖性并没有削弱其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

二、目前研究的缺失

尽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国内已涌现大量关于审计定价的经验研究成果。但是从我国目前对审计定价经验研究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主要照搬美国的研究模型、假设和解释,#p#分页标题#e#而没有考虑到我国转型经济买方审计市场下审计定价的特征。此外,大多数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粗糙,主要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样本选择偏见(selection bais)与缺乏敏感性测试

国内不少研究在审计意见、审计师特征、客户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对审计定价的影响都没有一致的结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样本选择的不一致,即使在2000-2001A股上市公司的相同样本期间,大多数研究者要么将所有观测值放在一起而不顾其数据的可比性,要么将可能影响到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观测值全部剔除,这样使得这些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一种可取的做法是把不同子样本以及总体样本的结果分别报告。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研究者在回归模型中没有考虑极值对结论的可能影响#p#分页标题#e#,这大大降低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忽略我国转型

经济买方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定价、审计质量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供方审计市场相比,我国独立审计市场至少有两个基本特征:(1)不成熟的买方市场;(2)审计需求主体(企业)的股权结构及其治理机制显著不同。不成熟的买方审计市场意味着审计定价的主导权掌握在买方(企业)的手中;而企业的股权结构及其治理机制不同意味着企业在决定审计定价的行为策略会不一样。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沿袭国外研究模式的现有研究并不能找出形成目前审计市场现状的根本原因#p#分页标题#e#,也不能为发展我国审计市场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我国与美国制度环境的差异使得现有的研究结论需要小心解释,例如研究者将我国审计定价对审计风险不敏感解释为审计质量低下,这可能忽略了我国转型经济下买方审计市场的审计需求不充分的审计定价特征。

美国市场研究者通常把高审计定价等价于高审计质量,基于以下几个条件:(1)审计需求比较充分,公司不存在普遍盈余管理行为;(2)资本市场比较有效,能在很大程度上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审计师质量;(3)高诉讼风险使得审计师与管理层的串谋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但是我国转型经济并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王广明,张奇峰,2003),#p#分页标题#e#这使得研究者在研究设计与研究结论的解释上要小心谨慎。3.研究方法单一从我国目前审计实证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者主要采用多元回归统计的档案研究方法(Ar-chival Research),几乎没有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Research)和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我国目前实证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档案研究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性研究和相关的实验研究支撑,使得研究基础非常薄弱,以至于很多结论似是而非,难以达成一致,大量重复、雷同的研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

三、政策含义

国内现有的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p#分页标题#e#:

1.目前我国审计市场集中程度低,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地区分割明显,市场成熟度不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事务所收费对以财务指标计量的审计风险不敏感。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审计市场还处于买方市场,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还不充分,事务所并非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获得市场份额,价格竞争仍然是市场竞争的主旋律。这要求监管者密切关注事务所的竞价行为,防止审计师以低成本、低质量的策略来争取市场份额;同时培育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p#分页标题#e#,仍然是目前我国审计市场发展的首要问题。

2.国际五大合作所的审计收费显著地高于非国际五大事务所,这表明国际五大在国内审计市场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与声誉效应,能够被投资者认可;对于国内大事务所是否具有收费溢价,答案取决于事务所规模的划分方式,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对于“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高于小事务所、国际五大的审计质量高于非国际五大”,目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假设,它们还有待进一步细致、深入地考察。在美国,研究者发现审计师类型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这是因为,市场存在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以及事务所的高法律诉讼风险,这为大规模或者有品牌的事务所保持审计质量的提供了足够的激励与约束。但是在我国#p#分页标题#e#,企业缺乏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且对事务所民事赔偿机制的不完善不仅使得事务所缺乏确保审计质量的足够约束,而且使得投资者缺乏对独立审计的保险需求。因此,我国研究者没有发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系统关联性。笔者认为,监管者应逐步完善事务所民事赔偿机制,以培育投资者对独立审计的保险需求,抑止事务所的机会主义行为。

3.在我国审计市场中,非审计服务在事务所的总收入中比重较小,还没有证据表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师的独立性构成威胁;同时研究者既没有发现存在明显低价揽客行为的证据,也没有发现审计任期、激烈的竞争和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依赖性削弱了审计质量。这意味着“事务所轮换制度、限制事务所对非审计服务的提供”这些政策在我国目前市场状况下还不成熟。#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Beatty, R. 1989. 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 63:605-22.

[2] Casterella, J. R, J. R Francis, Barry L L., P. LWalker., 2004,,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ies, Mar. Vol. 23, Iss. 1;123-140.

[3] Craswell, A. T and Francis, J. R., 1999, Pricing initialaudit engagements:A test of competing theori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Apr Vol. 74, Iss. 2:201-217.

[4] Craswell, A. T., J. R. Francis and S. L. Taylor.1995. Auditor Brand Name Reputation and industryspecializ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297-322.

[5] DeAngelo. L. E. 1981a. Auditor independence, lowballing’, 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13-128.

[6] DeAngelo. L. E. 1981b. Auditor size and auditor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83-199.[7] Dopuch, N. and R. King. 1996. The effects of low ball-ing on audit quality: An experimental markets study.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Iss.11.

[8] Dopuch N., R.R King, and R. Schwartz (2001), A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tention and RotationRequir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une):93-117.

[9] Eichenseher, J. W. and P. Danos, 1981. The analy-sis of industry-specific auditor concentration :towardsan explanatory model. The Accounting Review(July):479-92.#p#分页标题#e#

[10] Francis, J. R., and D. T. Simon. 1987. A test ofaudit pricing in the small-client segment of the U.S.audit marke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62 (Januar-y):145-157.

[11] Geiger,M. A. and K. Raghunandan. 2002. auditortenure and audit reporting failure,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Mar):67-78.

[12] Hay, D., W. R. Knechel, N. Wong. 2004. Auditfees:A meta-analysis of effect of supply and demand At-tributes.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at www.ssrn.com.

[13] Knapp, M.C. 1985, Audit conflict:An empirical studyof the perceived ability of auditors to resist managementpressure. The Accounting Review 60:202-212.

[14] Lee, C.J., and Z. Gu. 1998. Low Balling, LegalLiability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 The AccountingReview (October):533-555.

[15] Lennox, C. 1998. Non-auditor fees, disclosure andauditor independence,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fromwww.ssrn.com.

[16] Moizer, p. 1997. Auditor reputation:The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Au-diting (1):61-74.

[17] Myers J.N., L.A. Myers, and T.C. Omer (2003),Exploring the Term of the Auditor-Cli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Quality of Earnings:A Case for Manda-tory Auditor Rot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78:779-799.

[18] Palmrose, Z.1986. Audit fees and auditor size:Further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4:97-110.

[19] Palmrose, Z.-V. 1988. An analysis of auditor litiga-tion and audit service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63 (January):55-73.#p#分页标题#e#

[20] Shockley, R., 1981. Perceptions of auditors’inde-pende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785-800.

[21] Simnett, R. and Trotman, K. T. 2002. Researchmethods for examining independence issues: experi-mental and economics of auditing approaches.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 V12 N3:23-31./shenjilunwen/

[22] Simon,D. T. and J. R. Francis. 1988. The effect ofauditor change of audit fees:Tests of pricing cuttingand pricing recovery. The Accounting Review (A-pril):255-69.

[23] Simunic,D.A.1980.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pring):161-190.

[24] Titman, S., and Trueman, B. 1986. Informationquality and the value of new issu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8(2):159-172.

[25] Toeh, S. H. and T. J. Wong. 1993. Perceived au-ditor quality and the earning response coefficient.The Accounting Review 68:346-367.

[26] Trotman, K., A. Gramling, K. Johnstone, S. Kap-lan, B. Mayhew, J. Reimers, R. Schwartz, H. T.Tan and B. Wright. 2000. Twenty five years of audit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