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续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含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发出一定时间后,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载明的审计问题是否已采取了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结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
2.特点。后续审计既不同于后期审计,又不同于期后审计,它是对原审计‘项目的继续审计,是审计人员用以确认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针对审计报告而采取的行动是否及时和有效的一个工作过程。后续审计与初次审计也不同,它不是一个新的审计项目,其审计范围一般限于上次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它是对先前审计的再监督。后续审计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审计,它按照审计回访制度,主要采取对照核查法,对未执行审计决定或执行未到位的,要查清原因,限期落实或调整决定(建议),最后写出后续审计报告,在报告中评价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二、开展后续审计的重要意义
审计机构完成每项审计业务以后,需要了解审计的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披露的间题是否恰当,建议是否符合实际,决定是否全部得到落实。为掌握这类情况,进行必要的后续审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后续审计具有以下作用:1.进行后续审计可以保证审计决定的贯彻执行,监督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误,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2.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后,进行后续审计可以促使被审计单位及时正确地调整账户,使会计报表能够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后,进行后续审计,可以督促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进行后续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结论及处理意见的正确性、科学性、有效性,从而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开展后续审计,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可以改进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果。5.开展后续审计是维护审计机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重要体现。
三、后续审计巫待加强
近年来,审计作为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被日益重视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不到位和制度不健全,后续审计长期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普遍存在重查处,轻纠改的不良倾向,严重削弱了审计职能的发挥。只有努力推进审计工作的一体化建设,把后续审计纳人审计计戈j中,从项目确定、实施步骤、检查时间、纠改时限等方面予以明确,使各个环节有序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1.后续审计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的具体情况,确定实施后续审计的时间。时间过早,审计建议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时间过晚,不能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也不能及时修正审计建议以适应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变化。后续审计的时机,一般应选在审计决定执行完毕之后或预计审计建议产生效果之后为宜,这样有利于全面检查验证审计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后续审计,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p#分页标题#e#
2.后续审计的内容后续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回顾审计报告和意见书是否反映了上次审计的全部内容,披露的问题是否击中了要害,支持披露问题的证据是否充足,反映的问题与审计内容有无偏差,意见是否恰当,建议是否符合实际。第二,检查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产生了什么效果,尤其是在经济效益审计报代写审计论文告中所提出的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审计建议实现程度和趋势。第三,检查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审计决定具有法定效力,下达后必须按期执行。对未落实部分,如果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据法规有效,就须敦促被审计单位尽快执行,维护决定的严肃性。如果未执行的原因是下达的审计决定有缺陷,就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第四,按照预定的审计方案,完成需要继续审计的事项,以提供全面、完整的审计资料。
3.后续审计的程序①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情况。仔细地阅读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注意有无不回复或回复不充分现象;被审计单位对原审计决定有无异议或误解之处;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说明将不会采取任何纠正措施的声明。通过与被审计单位面谈或电话询问,做好审计记录。②对纠正行动及与重大审计发现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跟踪审计。执行该项审计的时间取决于事项的严重程度和后勤工作环境。现场审计的方法包括访问、直接观察、测试和检查纠正措施的有关文件。③在进行了现场审计程序后,审计人员应根据改善后的情况或被审计单位表明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措施,对已执行审计决定、建议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④撰写后续审计报告。上述审计程序结束后,审计组长应根据后续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在报告中说明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建议的情况,后续审计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建议)的评价,以及进一步的审计意见。⑤审计归档。对后续审计结果整理归档。一、融资难—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已成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细胞”,在调节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繁荣,引进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80%缺资金,30%十分紧张,中小企业患有严重“贫血”症,正傲嗽待哺,渴盼“输血”。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直接融资问题,也有间接融资问题。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一方面,正规的资本市场进人“门槛”过高,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没有对中小企业开放,少量的政府资金也大多流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体系还不健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间接方式中的银行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2(X)3年8月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又存在着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企业贷款难主要是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准确、不透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合适的担保人。银行难贷款则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撤并了部分基层营业机构,又上收了贷款审批权限,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出现了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空白”。#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