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对信息和审计风险的研究方向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3081150121006
  • 日期:2011-03-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时信.岛的依拍性增强,因此审计职业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诉讼案件的日益增多,审计风险已成为当今审计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必须就独立审计风险的成因展开系统分析,从中找出了信.息对称才是引发独立市计风险的根本原因,并就其风险防范采取桐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审计人风险;客户风险;审计风险

一、审计信息不对称及其表现‘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人进行审计的同时,也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意见偏离客观事实并导致审计就参与到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之中,出现了审责任的可能性。这种可代写审计学论文能性主要是因为审计信息不对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谓审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称而引起的.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审计关系当事人中,各有关当事人对相关审计信息资契约双方之间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其中一方总比另源的享有是不对等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同时,契约双方对于各自在信

(一)审计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息占有的验证在经济上是不现实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在“两权分离”下,委托人作为财产的所有者,情况下,契约双方中的一方就可能会隐瞒对自己不利往往不具备专业财会知识或受时间或交易成本的约束,的信息,而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假如很难亲自确定代理人所报告的信息的可靠性.只能委委托人要求代理人付出努力e,这时如果生产率为e,,托具备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来判断、验证这些信息的可那么委托人的期望利润为xl=e:+e;如果生产率为e:,靠性。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审计人通过对被审人的审则委托人的期望利润为为=e:+e(这里假设e:<氏)。查,掌握了比委托人要多的有关被审人的信息.在这在这里,代理人了解e的水平,而委托人并不很清楚0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审计人作为占有信息较多的的真实情况,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可一方,往往会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此获利,也就以操纵e.例如,将e:变成01,只生产xl,掩盖△e=。2一e,出现了审计人的寻租行为。一种情况是向被审人寻租,的生产能力,而把△e视为e的一部分。当代理人生产出xl,而审计人发现e二e:时,代理人在委托代理经济责任关系存在而引发的信息不对’将会受到委托人的惩罚,此时,代理人会积极地去贿称的情况下,委托人必会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以证实赂审计人使之不提供对他不利的信息.如果在设定契e的真实值。这样,审计人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在接约时,委托人忽视贿赂的可能性,审计人将会接受贿收藏日期几002一丽一2:赂并报告e一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某些审计人在明知被审人的财务报告中有重大错报漏报却不顾法律职业道德的约束而与被审人串通舞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以此获利;另一种情况就是向委托人寻租,当审计人证实了代理人偷懒而应给予惩罚时,委托人往往将惩罚总额作为报酬付给审计人,在利益驱动下,#p#分页标题某些审计人会诬陷代理人以获取高额报酬。即当代理人生产出为,e=eZ时,某些审计人会报告0=01以获取报酬。这就是为什么当委托入承诺以发现问题的多少为付费标准时,审计人往往会夸大事实真相,以此谋利。以上两种情况会导致审计人有意歪曲事实,出具与被审人财务报告事实相背离的虚假审计报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欺诈。而在我国目前造成审计欺诈的原因,一是审计收费低,事实所过度竞争。当审计人所获取的审计服务报酬低于被审人所给他的贿赂时,有些审计人就会偏离职业道德而选择了审计欺诈。二是独立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受行政干预严重。在我国民间审计还处于官方或半官方性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极为普遍。这会使得有些审计人忽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创收而缺乏风险意识。

(二)审计人与被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O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各种宏观、微观因素,被审人对e的情况是了解的。而根据独立性原则,审计人员不能参与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只能是事后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审查,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发表意见。也就是说,审计主要是以会计信息为煤介的一种间接检查e的真实情况。而正是由于这一距离的存在使得审计人与被审人之间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在当今契约关系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影响双方利益目标函数的变量存在差异。委托人的目标主要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代理人作为“社会人”有时并不以委托人收益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往往是有着其自身更广泛的效用追求,如社会地位的提高、权力的扩大、舒适的工作环境等体现其成就感的非货币化的目标追求。这会导致代理人往往会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为增加自身利益而侵占或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于是,被审人作为占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往往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相关信息。因此,审计人在一开始所获得的信息就是不完全的,而现代审计的抽样审计又加大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审计人的审计报告偏离被审人财务报告的客观事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失败。上述两种审计信息不对称都是由于委托人与被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l:委托人士一信息不对称二二二二二子被审人伙之\厂尸信息不对称父)审计欺诈审计人信息不对称式夕审计失败图l委托人与被审人之间关系

二、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风险所谓风险,是指一种与行为者主观意愿相违的净负面后果,它是一种给行为人造成损失的现实威胁。由上述对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可看出,审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的不恰当行为而导致审计机构和人员遭受损失的可能,它包括审计欺诈和审计失败而带来的诸如法律诉讼、名誉损失、丧失客户、减少收人等方面的损失。这一损失既有审计人的主观故意行为(主观上对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告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也有审计人的无意行为(无意地对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告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造成的。广义审计风险的模型可表述为:审计风险(广义)二审计人风险+客户风险其中,审计人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审计人寻租、合谋等主观不恰当行为造成的风险。客户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审计人无意行为造成的风险。狭义的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无意地对所审查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而导致损失的可能。这一风险主要是针对审计失败而言的,即由于审计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审计人无意行为造成的风险。狭义审计风险模型可表述为:审计风险(狭义)=固定风险X控制风险只检查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风险》第三条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该定义范围过于狭窄。事实上风险是一种审计结论偏离客观事实的可能性。这包括两种可能,一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而审计人员发表了非肯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另一种可能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漏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在审计实务中第一种可能出现的概率比第二种可能出现的概率要小,于是人们在分析审计风险时往往将之忽略。但是概率小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当这一风险给有关各方带来损失时,这一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有形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企业信誉上的无形损失。因此,我们在对审计风险下定义时不能将之狭义地定义为后者。#p#分页标题#e#
三、信息不对称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在契约关系下,信息不对称情况总是存在的。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会计核算手段的现代化,交易方式的复杂化,经济实体的多样化,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越来越普遍,程度也越来越深。比如,随着网上公司的增加,这种虚拟会计主体的信息比传统经济实体的信息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更深了;再比如,若采用互联网来实施审计,势必会进一步加深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因此,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律束实证研究表明,审计人是否会利用信息优势而采取寻租行为,取决于审计成本、审计收费、处罚以及诉讼引起的损失等因紊.当审计欺诈行为引起的法律诉讼给事实所及审计人员带来高额损失并严重损害其声誉时,审计寻租行为会减少。在我国,独立审计的诉讼风险水平较低,因此,为被审单位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屡禁不止,“琼民源”、“银广夏”等都是典型的审计寻租行为.因此,要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审计寻租行为,当务之急是健全法律监督体系,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当然,我国较低的法律诉讼风险是较低的审计收益水平的补偿机制,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应提高审计收费水平,否则就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无力承担过高的风险水平而无法生存。
(二)引人竞争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达到相互监督,减少审计欺诈的可能。当事务所和审计人员面临失去客户甚至是被逐出审计职业界的巨大压力时,审计人员会注重自身信誉和形象的维护,从而可大大减少主观上对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不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告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这种竞争可以是审计人员之间的竞争,可以是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还可以是社会审计机构与国家审计机关之间的竞争。
〔三)加强自我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加强自我管理,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同业复查。通过同业复查可以起到互相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的作用.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对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强审计人员对虚拟主体、网络技术等新兴审计环境的应对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自觉抵制贿赂,杜绝“利益分成式”的服务。3.建立岗位轮换制度.许多审计人员为被审单位提供虚假审计报告都是因为对方是他们的长期客户,他们在长期的业务往来中很难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如“银广夏”事件.因此,在事务所内部对某些长期客户应实行定期的人员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4.建立公众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应涉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政府部门、立法部门以及工商界,独立地行使对独立审计业务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同业复查情况、被指控审计欺诈和失败案件的调查情况等。委员会还可根据需要向感兴趣的所有团体发布年度报告以起到对审计业务的监督。#p#分页标题#e#
(四)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审计人员有足够的积极性来提供充分的审计信息.如承诺一个长期的业务契约、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使审计人员在提高审计投入、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可获得相应的利益补偿,一方面可以杜绝收受贿赂、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等欺诈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审计人员因考虑成本效益问题而采用成本低但风险高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情况.
(五)明确有关各方的责任在承接业务时,有关各方,包括审计委托人、审计人以及被审单位,应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上明确各自的责任。严格区分委托人的责任、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以及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通过明确有关各方的责任,一方面可以约束委托人、被审单位隐瞒信息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约束审计人员的隐瞒审计信息的行为,防止出现审计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发审计风险。这一点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业务约定书》已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六)加强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与被审单位的沟通,既包括就被审事项、审计范围、审计意见、管理建议等方面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也包括事前向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索取声明书和审计结束时获取被审单位律师声明书,这些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助于审计风险的防范.
〔七)引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由于过度依赖对内控制度的测试而忽略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不够全面,而且在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时往往是分开独立评估,而忽视了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在整体上对审计风险认识不足,形成了较高的审计风险.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则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侧重于采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已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这种审计模式更能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雷光勇.信息不对称与审计[J].经济科学,1998,(5).
[2]/shenjilunwen/孙振萍.浅谈信息不对称与审计风险防范IJ].广东审计,1999,(10),
[3]郑兴良.社会审计主体[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4]葛家澎,余绪缪,侯文铿会计大典第十卷一审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王广亮,李诱华,高频.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之比较切.黑龙江财会,1999,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