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1)国外对于教材评价的研究
由于教材的使用因人而异,因此有许多评价教材的标准。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英语教材评价。国外英语教材的评估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的评价主要包括口语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外国学者开始重视对英语教材的评价。
从教材评价方法的研究来看,Van Elsetal(1984)把教材评价分为 4 个方面: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或评价标准清单对教材进行逐项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该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评价和看法;对比不同版本或种类的教材中的特点;通过实验对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Hutchinson(1987)认为教材评估是一种对照过程。首先由教师将某个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对教材有哪些要求一一列出,与此同时,列出被评价教材的特点,然后进行两两对照,最后做出评价。Grant(1987)在 1987 年出版的《充分利用教材》中将教材评价分为三种类型:初步评价(initialevaluation)、细节评价(detailed evaluation)、过程评价(in-use evaluation)。在初步评价中,他提出了“ CATALYST 测试”,即对沟通性质、目标、可教学性、可用的附件、水平、使用者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尝试与测试的初步评价。在细节评价中,他建议应进行问卷调查,并设计了三份问卷。最后,他建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过程评价。Sheldon(1988)提出的教材评价方法分为两类:一个是整体印象评价,一个是定性评价。总体印象评价主要是为了评价者确定教材的总体情况,定性评价则主要是从教材的某些方面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以定性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Jo Mc Donough&Christopher Shaw(1993)将英语教材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但是他们的评价方法都是在教材使用之前进行评价,因此还不完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们补充了 Ellis 的追溯评价方案,该方法可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Cunningsworth(1995)在他的 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 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整体印象评价(impressionistic evaluation)和深入评价(in-depth evaluation)教材评价的方法。根据教材评价的时间,他提出了评价的三个阶段:使用前评价,使用中评价和使用后评价。
英语教学论文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采取程晓堂的教材内部和外部评价方法对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阅读部分进行分析评价,拟研究以下问题:
1.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的阅读部分都包含哪些文化类型?
2.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的阅读部分所包含的文化类型是否能够满足其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需求?
本研究所选用的文本是 2013 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标准)》学生用书九年级上下册的阅读部分(Unit1: Listen and read 部分 ,Unit2: Readingand vocabulary 中的 read 部分, Unit3:Around the world 部分 )
针对本次研究,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所中学选取了使用该套教材的246 名九年级学生以及使用该套教材对九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 6 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笔者之所以选择上述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是因为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从 2013 年投入使用以来,使用该套教材的教师至少经过了两轮完整的英语教学,也基本对该套教材阅读部分所包含的文化类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对此教材阅读部分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而本研究中选取的两所中学所有的九年级学生已经完整得学习了此套教材,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该教材阅读部分的内容进行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对教材文化类型进行评析。
...........................
四、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阅读部分的文化类型研究结果
本文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在文化意识方面初中毕业生应达到的五级目标中的文化类型,将此教材阅读部分中的文化类型分为:人际交往、称呼习俗、服饰穿戴、饮食、地理位置、气候、历史、动植物、自然现象、文娱体育、节假日和其他(其他文化是指在教材阅读部分中出现了,但并不是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所提到的文化)。本文又根据 Cortazzi 和 Jin 的划分标准,将此教材阅读部分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地域类型的划分,即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盛行于英语国家的“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以外的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和包含两种以上文化对比的教学素材以及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国家或民族背景的“对比文化”对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中阅读部分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为了使文本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与全面,本文将阅读部分中每个单元中出现的文化类型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注明所在单元、所涉及主题和具体内容。为了准确且客观地进行文化分类,笔者在检查三遍分类情况的基础上,还请了一名同一研究方向的同学对文化进行分类。在碰到有些分类较为模糊的文化时,笔者积极与同一研究方向的同学进行讨论,如果划分观点不一致,则及时进行讨论交流;若观点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再邀请第三人进行讨论,最终的划分结果由三人协商一致后确定。
表 4-1 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Module1 阅读部分文化类型统计
(二)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文化学习和教学需求调查结果
1. 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学习需求的均值为 4.03(第 1 题),高于分值中值 3,也是 15题中均值最高的一题,表明学生在学习目的语文化方面的需求非常高。在前面的内部评价中笔者发现,此教材阅读部分的目的语文化占比非常高,除了称呼习俗类型的文化以外,其他在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所提到的文化类型均以目的语文化的形式出现过,这说明此教材阅读部分中目的语文化的内容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需求的均值为 3.68(第 2 题),高于分值中值 3,虽然学生对于学习母语文化的需求没有高于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需求,但数据表明学生对母语文化的需求还是高出平均水平的。结合之前对教材的内部评价,笔者发现,在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的阅读部分中母语文化占比 27%,虽是目的语文化占比的二分之一,但也超过了四种地域文化类型总占比的四分之一。所以基本上还是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也基本上能做到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所提到的“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但相对于目的语文化来说,中国文化的内容还是略少,这就需要编写者考虑添加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教师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扎根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更好的利用语言这一交流工具,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
五、 结论与建议
(二)研究的启示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的态度或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笔者在对于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进行分析调查之后,为使用此教材的教师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加科学地处理教材阅读部分中的文化。
首先,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并深刻地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中的五级文化意识目标,对于其中所提到的而该套教材阅读部分中含量较少或缺失的文化类型——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习俗,英语国家的称呼习俗,英语中表达赞扬、道歉、回应别人致歉的恰当方式,英语国家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服饰和穿戴习俗,英语国家的气候特点等,教师要在前期备课阶段就要积极做好准备,为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中的五级文化意识目标的要求。
其次,对于在地域文化分类中占比较少的母语文化和对比文化,教师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中国文化,积极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尽量均衡各类地域文化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了解更多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