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之《涛声依旧》翻译实践报告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61821325320351
  • 日期:2020-06-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英语论文,本次实践报告包含了 的序言及前七章的英译汉实践和报告两部分。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充分的译前准备必不可少。做好译前准备才能高效顺畅地进行翻译实践。译者在译前要了解作者的相关背景,通读原文,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避免理解方面的差错;也要熟悉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写作风格,以便再现原文风格。译中要勤査资料,因材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或技巧来进行翻译。译后要进行自我和他人校对,发现译文中的不足及时改正。通过撰写报告,笔者认识到Nida的功能对等并不是指数值意义上等同,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程度上的近似。Nida本人也承认从来没有完全对等的译文;译文不存在尽善尽美和永不过时之说。但优秀的译文应做到:(1)传达信息;(2)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3)语言流畅,符合译语的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应类似(Nida & Taber:164),寻求最高层次和最低层次之间的功能对等。

.......

 

1.引言

 

笔者主要出于以下三点理由选择了这篇小说。首先,该小说从女主人公梅茜的角度展开,涉及了大量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话描写。笔者可借此了解当代美国作家的语言表达习惯方式以及地道的英文表述,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句法技巧。此外,翻译源文本选自美国当代畅销小说,反映了大众的阅读口味,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主流文化。笔者希望通过对该小说的翻译,让国人更加了解当代美国文化。最后,笔者将通过分析本次翻译实践归纳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希望能为类似文本的翻译及研究有所助益和启发。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报告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整体内容;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及国内外对其的评述;第三部分为译例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具体译例介绍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采用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从本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在过去的时间线中,青少年的他们共度慵懒的周末和夏天,在小房间里读书,分享彼此挚爱的字词,交流成长的喜悦和痛苦,从朋友发展为恋人。而在现在的时间线中,成年的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重逢时梅茜己有了未婚夫,艾略涛身边也己有女友,而他们之间还隔着当年梅茜离开的真相。
英语论文范文

.......

 

2.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与发展
—书中,Nida指出,语篇类型、原文可靠性、翻译目的及读者对象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翻译,因此各方面都对等的翻译无法实现。同时,他也强调,“对等不是数值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基于功能对等接近程度的近似”。故而,Nida提出“通过比较原文读者对原文理解和欣赏的方式与译文读者理解和领会译文的方式来表达功能对等”(Nida 1993: 118)。他将“功能对等”划分为最高和最低两个层次的对等。在最低层次且切合实际的功能对等中,“译文读者应能透过理解译文而想象出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Nida 1993:118)。这是现实、最低的定义,任何再低层次的对等都不可取。在最高层次且合乎理想的功能对等中,“译文读者应基本上能以与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相同方理解和欣赏译文”。这意味着原语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的高度对等,让译文读者能够产生与原文读者十分接近的反应(Nida 1993: 119)。最高层次的对等可望而不可及,是一种理想的对等。因此,Nida认为好的译文应该介于最高和最低层次的对等之间,要实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有必要对译文进行调整。
英语论文怎么写

 

2.2国内外对功能理论的相关研究
梁戈、先蕾、任朝迎(2016)统计了 2000年至2015年中国学者关于Nida功能对等理论的论文,通过分析指出:(1)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程度较高;(2)国内学者主要将其用于探讨科技文本、商务文本、文化文本、法律文本、新闻文本、电影字幕文本的翻译,有效论证了该理论的优势;(3)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文本中应用的相关探讨较少。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在文化转向后对Nida翻译理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批判层面,随着新翻译理论的提出,Nida翻译理论的相关研究不断减少;而国内学者对Nida翻译理论的研究则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一推崇、推崇与批判共存、批判、接受度较高。随着Nida翻译理论的完善和国内学者对其的多视角探讨,Nida翻译理论在非文学文本的翻译中的接受度较高,但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

 

2.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3
2.1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与发展....3
2.2国内外对功能理论的相关研究....4
3.译例分析.......6
3.1词汇层面的对等....6
3.2句子层面的对等....9
3.3语篇层面的对等....11
4结语....17

.........

 

3.译例分析

 

3.1词汇层面的对等
汉语经常使用四字格,因为四字格结构灵活、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四字格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开始被大量使用.吕叔湘(2002)曾将四字格分为两类:一是汉语成语,二是普通四字格,即普通的四字组成的词语。翻译家冯庆华先生(2002)指出,“一篇译文恰到好处地用一些四字格,可让人读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可以享受到语音上的和谐美感。这种通过增强音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效果,是普通的二字词组、三字词组或五字词组、六字词组所不能达到的”.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四字格,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让译文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既传神又达意。笔者刚开始考虑到这两种车型在国内并非常见车型,加之译文读者对不常见的车型并不敏感,所以想将其意译为“高性价比车”或用国内高性价比车型来替代。但笔者选择以这篇文本进行翻译实践的目的之一在于,想让国内读者能够了解美国当代的社会主流文化。如此一来,便无法实现这一翻译目的,可能会造成重要文化信息缺失,或让读者产生误解,认为美国人喜爱热销的车型和国人一样。因此,为了避免文化信息缺失和读者误解,将“Prius”和“Subaru”直接译作“普锐斯”和“斯巴鲁”,然后再添加脚注注释,完整传达了这两个词汇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3.2句子层面的对等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在结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英语句子重“形合”,具有“树形”特征,主句上附着了很多修饰词、短语或从句;而汉语句子重“意合”,具有“竹状”特征,按照思维逻辑成句,通常若干短句构成一句。英语句子主干上可以附加定语、状语(以单词、短语、从句形式),结构严谨紧密,易出现复杂长句。汉语的i饰语通常置于中心词前,英语反之。此外,就逻辑关系而言,英语的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由于两种语言句子结构、逻辑等各方面的差异,如果直接按照英语原文形式进行翻译,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根据Nida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如果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Nida 1993: 125).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采用分译和合译的方法,分析和处理原文中各类语法结构,呈现更切切自然地译文,增强译文“可读性、可懂性和可接受性”(Nida 1986)。

........

 

4.结语
通过撰写报告,笔者认识到Nida的功能对等并不是指数值意义上等同,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程度上的近似。Nida本人也承认从来没有完全对等的译文;译文不存在尽善尽美和永不过时之说.但优秀的译文应做到:(1)传达信息;(2)传达精神和风格;(3)语言流畅,符合译语的规范和惯例;(4)读者反应类似(Nida  Taber:164),寻求最高层次和最低层次之间的功能对等。以Nida翻译理论为指导,笔者总结出在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的一些翻译技巧。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译语中翻译出合适的语气。其次,要考虑该对话情境下人物的情感,挑选贴合人物情感的词汇进行翻译。最后,对话属于口语的范畴,因此翻译对话时应体现出其口语化的特点。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中分析的译例仅基于翻译实践部分,篇幅相对较短,具有一定局限性;另本文中翻译策略的探讨中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翻译中通常是结合具体#p#分页标题#e#
情况多种翻译策略并用。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