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美博士论文中元话语运用与身份建构对比探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5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43018500920143
  • 日期:2020-03-2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英语论文,本文以 Hyland[1]的元话语分类框架和身份建构理论为基础,在构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基础上,以中美两国教育学科与通信学科的博士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为研究语料,探讨英语和汉语不同学科之间元话语使用的异同及身份建构的异同。研究中首先统计分析了中美两国教育学科与通信学科中元话语使用和身份建构的总体情况,然后对每类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身份建构情况进行分析,接着对比分析两国不同学科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身份建构情况,最后,深入探讨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此处,针对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和身份的建构既存在相同点又有差异。第一,中美两国教育学科与通信学科博士论文摘要中都包括对过渡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码注释语、自我指称语、介入式标记语、情感标记语、鉴别标记语和评判标记语这 9 种类型的使用。建构的身份类型方面,包括组织者、对话者和评价者这 第二,美国教育通信学科摘要中,通信学科元话语使用总量高于教育学科,过渡语仍是居于第一位,两者对内指标记这类元话语的使用均较少。框架标记语方面,通信学科高于教育学科。鉴别标记语方面,教育学科高于通信学科,这两类元话语类型在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身份类型方面,3大主类身份上,通信学科的频次和频率都高于教育学科。在次类身份层面上,通信学科在衔接者、自发互动者、评我者和解释者方面高于教育学科。但他发互动者和评他者方面,则结果相反。3 大主类,分别细分为衔接者,解释者,自发互动者,他发互动者,评他者和评我者。

.......

 

第一章 导论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可以分为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元话语进行文献的回顾,并加以评论,探究研究的视角和层面。此外结合元话语的经典分类探讨元话语与语篇写作的重要关系以及元话语类型所构建的身份类型,力图搭建元话语与身份建构之间的联系进而搭建分析框架。因此本研究[1]有助于识别元话语的人际意义与身份建构功能,同时,也对身份建构的话语实现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实践意义: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博士论文摘要不同语言、不同学科中与元话语和身份建构的差异。基于这些,同时在作者推广科研成果、 赢得国际学术声誉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框架上注重元话语理论和身份建构理论相结合,首先借助 Cite 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元话语研究的发展,利用客观的数据直观帮助国内学者厘清元话语发展的整体动态和方向。再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分析、归类、总结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和归纳。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理论框架以及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对比,考察英语和汉语博士论文摘要中元话语使用差异,并且进一步分析所建构的身份类型。具体创新点可以表述为:元话语使用可以建构相应地身份,身份建构的类型可以通过不同元话语实现;身份建构作为一种人际意义传达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获得。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元话语研究
回溯研究的主流和热点能够通过主题词和关键词反映,Term 为主题词共现分析。如在数据检索时以 “metadiscours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则在图谱中会造成该节点过大,从而使网络结构过于杂乱,因此我们将 metadiscourse 从图谱中抹去,并对部分相同的节点进行合并后,产生了(图 2.1)所示的元话语主题词共现网络。由图 2.1 可知,research article 在图谱中处于中心,向左延伸出 qualitativeanalysis、quantitative analysis 等主题,向右延伸出 attitude markers 主题,这些主题词表明了元话语的研究集中领域和研究对象 。以上是图 2.1 的直观解读,以下深入探讨衡量网络节点的重要指标即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中心性(Centrality)同样是衡量文献重要与否的关键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中心性的关键词构成元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中心性越大,表明主题词之间连接的信息就越多,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则代表研究关注的高低。
中美博士论文摘要

 

2.2 国内元话语研究综述
关键词作为学术论文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可以更为直观反映出当前以及过去产生的研究热点。且主题词分析局限在只能对英文文献做分析,所以我们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示国内元话语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直接提取文章关键词,分析文本中“DE”(Author Keywords)描述关键词和“ID”(Keywords Plus)文档关键词字段,对于 Cite Space 参数的设定,具体的步骤是:首先对 CSSCI 下载的原始数据经过格式转换后导入软件中,然后在时间切片这一设置上,设置时为 1998-2017 年,时间分区为 2 年;在特征词来源中选择中 Title、Abstract、DE、ID;在(Node Types)节点的类型中选择关键词 Keyword,采用寻径网络算法 PFNET(Pathfinder Network)进行网络的裁剪,同样抹去“元话语”这个节点,避免因该节点过大造成网络结构杂乱,得到元话语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 2.5 所示。
身份构建

.......

 

第三章本研究的理论背景...................29
3.1元话语理论..............................29
3.2身份建构理论...........................32
3.3本研究分析框架.......................34
3.4小结...........................................34
第四章研究设计....................................35
4.1研究问题...................................35
4.2研究对象...................................35
4.3研究工具...................................36
4.4数据收集与分析.......................36
4.5本章小结...................................39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41
5.1研究结果...................................41
5.2讨论...........................................69

........

 

第六章 元话语视角下的英文摘要写作教学

 

6.1 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是对英语和汉语博士论文摘要写作中元话语使用差异及其身份建构差异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文、理工科之间摘要中元话语使用和身份建构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从学科类型上看,理工科注重对论文整体的架构和对数据客观性的把握。在身份类型上,倾向于自发互动者来突出研究成果;而文科侧重于事实的具体描述和情感上互动,善于引介他人观点佐证自己观点的一致性。身份类型上,中国学者善于使用他发互动者和衔接者来体现文科的含蓄色彩。从中美国家差异上看,相对于国内作者的写作,美国作者对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和建构的身份类型都有较好地把握。因此,我们以以上的结论中得出对国内文理科作者英文摘要写作的启示。以下我们将从四点总结元话语视角下英文摘要的指导教学。

 

6.2 摘要写作的启示
本研究中学科特点与摘要写作中元话语使用差异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理工科的作者侧重于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把握,因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的学习。而文科作者侧重对他人观点的论述,自我凸显意识薄弱。国内文、理工科大多作者对语言文化知识及外文文献摘要的写作关注度较低。局限于本学科内,宏观视野不够开阔。元话语的学习,一方面在于教师的指导与教学,另一方面更在于学生自身加强语言的锻炼。因此,以下从三个方面归纳作为学生,对英文摘要写作值得借鉴的方面。对于不同专业或学科的作者而言,通常写作中过多关注于本学科内的文献,这就导致对其他学科写作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因此,无论是对文科和理工科而言,尤其是涉及到英文摘要的写作,作者们需要扩宽文献阅读的范围,跳出本学科或专业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出发,把握整体写作的基本情况。

..........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研究发现
中美两国通信学科中,美国的频率高于国内,国内排名前四位高频率类型的元话语分别为过渡语、框架标记语、语码注释语和自我指称语,美国则为过渡语、框架标记语、自我指称语和评判标记语。在其他类型方面,国内情感标记语的频率最低,美国介入式标记语的频率最低。身份类型方面,美国博士论文摘要中三种主类身份类型使用的频次均高于国内。在次类身份方面,衔接者和自发互动者两类身份的频次和频率都较高。他发互动者方面,频次上,国内的使用高于美国;频率上,国内低于美国。在解释者、评他者和评我者层面上,国内的
频次和频率都低于美国的使用。

 

7.2 本研究对摘要写作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教育学科与通信学科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上来看,元话语在中美两国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着差异,且国内博士论文中对元话语的使用均低于美国,因此本研究对两大学科类别(文、理)作者英文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教授提供一些启示:首先,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为作者表达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摘要是论文写作的精髓组成。写作中由于学科的差异导致元话语的使用上存在差异。传统的文理科学科写作中,固定的模板往往会限制作者的思维方式,固定的词汇和模式会让文章呈现出千篇一律,文科侧重于事实观点的陈述,理科则注重于科研数据的客观严谨,但在考虑与读者的互动上欠缺。因此,作者可以跳出该学科的固定写作模板。作为理工科作者除了在摘要中善于用数据言论之外,也有必要学习语言方面的知识,尤其侧重于在元话语方面,从而使文章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更带有“人情味”,促进与读者的互动,进而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