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大陆培养广播、戏剧、电影、电视、舞蹈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内重点与名牌艺术院校。
学院共有三个校区:本部位于华山路,电视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戏曲学校位于莲花路,附属舞蹈学校位于虹桥路。
发展趋势是:华山路校区设、表演系、导演系、研究生部,莲花路校区设广播电影电视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扩建)、戏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舞美系组建)、创意学院、舞蹈学院和文学院(戏文系组建),虹桥路设舞蹈学校,复兴路校区(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培训中心,已建),增设上海戏剧学院宝山校区,戏曲学校移过去。
戏剧大道、创意学院、虚拟空间实验项目等是学院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来讲,上海的西南角向来是上海市里面人们认为的高雅的地方,文化气氛和文化资源方面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比较好。2004年,上戏率先倡议:整合周边资源,成立戏剧大道演出联盟。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上戏联同4家兄弟单位成立演出联盟,要联手打造上海的“戏剧大道”,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名团、名校都能在“戏剧大道”上展示风采。这个地方的话剧团体很集中。上戏对面是儿童剧院,旁边还有话剧中心,自然就形成了一个话剧为主的片区。 市政府将华山路戏剧大道列入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华山路戏剧大道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历史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先生为首任院长。
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
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系文化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
2000年4月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
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
2006年学校在全国本科教学评估中得分为全A。
2007年,戏剧戏曲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院领导
2009年学院在任领导[2]为:
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楼巍
院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教学工作):韩生
副院长(分管纪律、人事、学生工作):葛朗
副院长(分管校务、财务):刘志钢
副院长(分管科研、外事、研究生):孙惠柱#p#分页标题#e#
杰出校友
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文艺专门人才。
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刘小锋 、胡歌、万茜、何建泽、韩雪、孙飞虎、李志舆、祝希娟、钱枫、焦晃、赵有亮、潘虹、奚美娟、李幼斌、刘宝寅、王洛勇、李媛媛、陈红、郭冬临、盖丽丽、王一楠、薛佳凝、罗海琼、朱泳腾、刘晓虎、尹铸胜、陆毅、鲍蕾、于和伟、周杰、傅冲、任泉、李冰冰、李钰、聂远、佟大为、任重、 小宋佳、姚芊羽、马伊俐(即马伊琍)、郝蕾、徐峥、钱芳、郑恺、王亚楠、任程伟、保剑锋、杨旻娜、袁弘、孙逊、海陆、李佳璘 、李念 、陈亦然(原名:陈蓉)、肖涵、娄艺潇、王传君、陈赫、赵霁、李金铭、金世佳、 高云翔、蒲巴甲、童唯佳、严宽、萨日娜、沈晓海、王茜华等;
戏剧影视编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余秋雨、沙叶新、荣广润、李小林、孙惠柱、赵耀明、罗怀臻、谢柏梁、班会文、陆军、于东田等;
导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苏乐慈、熊源伟、蒋维国、卓鉴清、陈明正、胡伟民、徐企平、谷亦安、李建平、郭小男、卢昂、王延松、周小倩、周可等
广播电视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张仲年、周野芒、叶蕾、尹大为等
舞美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周本义、胡妙胜、金长烈、韩生、伊天夫、韩立勋等;
在美术方面有旅美艺术家:吕振环、蔡国强等;
电视主持方面的新秀有:和晶、陈蓉、董卿、周瑾、司雯嘉、吉雪萍、王梓、程雷、黄浩、潘岩(豆豆)等;
戏曲演员代表有 :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张洵澎、计镇华、杨春霞、张静娴、史敏、王佩瑜等;
舞蹈演员代表有:凌桂明、石钟琴、茅惠芳、汪齐凤、杨新华、辛丽丽、黄豆豆、谭元元、范晓枫、孙慎逸、方仲静、姚伟等。
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电影、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同时学院还培养了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的第一代戏剧家,为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建设
基本概况
戏剧戏曲学是该院的主要学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年期被列入国际重点学科。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以戏剧戏曲学为二级学科,共有十余个研究方向。
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视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舞台导演、电视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戏曲音乐与作曲、游戏动漫设计、文化事业管理、媒体创意等专业,涵盖戏剧、广播、电影、电视、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门类。#p#分页标题#e#
中专层次的专业有芭蕾舞、中国舞、京剧表演, 京剧音乐、昆剧音乐、越剧表演、沪剧表演、沪剧音乐、话剧影视表演、影视模特表演、舞台美术、木偶表演与制作等。
师资力量
表演系杰出教师:张应湘、龙俊杰、何雁、王洋、谷亦安、范益松、卢若萍、贾幻真、魏淑娴、陈加林
导演系杰出教师:张仲年、苏乐慈、周可、李建平、卢昂、张金娣、韩雪松、张佳蕾、卓鉴清、宋捷
舞美系杰出教师:王邦雄、刘永华、陈子平、韩生、胡妙胜、徐家华、潘建华、柳德安、徐明德、胡佐
电视艺术系(电视学院)杰出教师:吴保和、孙祖平、方方、詹新、宋怀强、吴洪林、王琦、赵武、陈贝贝
戏文系杰出教师:叶长海、丁罗男、宫宝荣、金登才、孙福良、汪义群、刘明厚、周豹娣、吴小均、姚扣根、高城、汤逸佩、郭晨子、厉震林、李宁
获奖情况
2003.11 戏文系宋光祖 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
2003.12 戏曲舞蹈分院朱美丽 上海市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3.12 公教部陈 敏 2002—2003年度上海高校优秀“两课”教师
2004.04 教务处丁奇文 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务管理先进工作者
2004.06 纪监审办罗小丹 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先进个人
2004.04 保卫处陈昌富 上海市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2003.11 戏文系厉震林 论文《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误读形态及其话语结构》 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
2003.11 戏文系厉震林 电视文学剧本《我们的橄榄屋》 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
2003.09 戏文系厉震林 论文《论中国卡通的现代化》 第二十一届“金鹰奖”评论奖
2003.12 戏文系厉震林 论文《论审丑的‘新史学’体验》 “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2003.09 戏文系徐 煜 论文《解构经典的文化意义》 第十七届田汉戏剧奖评论二等奖
2003.09 戏文系汤逸佩 论文《叙事者的立场》 第十七届田汉戏剧奖评论二等奖
2003.11 戏文系曹树钧 论文《论戏剧创作的心理动力》 中国(北京)话剧文学会评论一等奖
2003.09 戏曲舞蹈分院张伟品 合著《京剧大师尚小云》 第三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2004.03 表演系谷亦安 话剧金狮最佳导演奖
2004.03 舞美系伊天夫 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
2003.11 舞美系伊天夫 眉户剧《谷雨》 第八届中国戏剧节灯光设计奖
2003.12 舞美系伊天夫 越剧《柳毅传书》 第四届江苏省艺术节优秀灯光设计奖 #p#分页标题#e#
2003.12 舞美系朱光武 话剧《平头百姓》 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灯光设计奖
2003.12 舞美系刘元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杰出贡献奖”
2004.08 电视系宋怀强 获“第八届全国《小说连播》演播艺术家”称号
导演系卢 昂 大型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 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导演系卢 昂 创意、导演的大型人偶剧《森林里的故事》 中国文化部第二届“金狮奖”
2003.12 导演系李建平 话剧《平头百姓》 江苏省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2004.04 创作中心陆 军 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金狮编剧奖)
2003.09 创作中心陆 军 大型姚剧《女儿大了,桃花红了》 第十七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2003.11 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2004.01 2003年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4.04 戏曲舞蹈分院李秋萍 “蚁力神”杯全国艺术院校戏曲、戏剧表演比赛初赛华东片 园丁奖
2004.04 附属戏曲学校张善元 “蚁力神”杯全国艺术院校戏曲、戏剧表演比赛初赛华东片 园丁奖
2004.04 附属戏曲学校沈绮琅 “蚁力神”杯全国艺术院校戏曲、戏剧表演比赛初赛华东片 园丁奖
此外,舞美系参与设计的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获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览会设计大奖,获奖情况如下:
舞台总设计:韩 生
舞台设计:陈子平、孙祥明
灯光总设计:伊天夫
灯光设计:朱光武
服装设计:潘健华
创作奖:胡 佐、范丛博
特别奖:刘永华、戴 平
青春舞蹈团大型原创舞剧《霸王别姬》在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中荣获:
剧目金奖;
最佳编导奖;
最佳舞美设计奖;
演员刘迎宏获最佳男主角奖;
演员朱洁静获优秀表演奖。
群舞《当代节奏》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荣获表演银奖。[3]
国际交流
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余所学校、国际机构团体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际专家来院讲学、排戏,学院的专业教师也经常受聘到国外讲学访问,共有五十多国家地区学生来该院留学、研修。学院的演出团、教学小组也先后赴新加坡、日本、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罗马尼亚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演出,交流教学实践。学院先后主办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国际小剧场戏剧节。
“国际戏剧表演教学交流项目”——从1999年到现在,连续6年,上戏都被邀请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这个交流活动,上戏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戏剧学院、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共同被评为三家示范学校。这样高规格的交流在国内首屈一指。#p#分页标题#e#
“国际小剧场戏剧节”——被誉为国际戏剧盛会,自1998年,上戏每三年举办一次。
“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1986年举办第一届,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双语教学及合作演出”——在校的学生有两三次出国演出机会。《1421年》剧组赴澳大利亚演出。
“国际导演大师班”、“国际舞蹈大师班”、“联合国戏剧影视亚太总部”的落成都表明上海戏剧学院已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艺术院校
发展目标
为实现上海戏剧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上海戏剧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学院建成一所‘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的,以戏剧戏曲学学科为依托,以舞台艺术实践教育为重点,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多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的办学目标。上海戏剧学院将锐意进取,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多年来形成的学科和学术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实整合,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强办学实力,达到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毕业生、一流的创作、一流的学校。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2009年招生情况
2009级新生共555名,其中本科生435人,(另有预科10人,专升本13人),各类硕士生106人,其中MFA56人,博士生14人,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