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对其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内容摘要]
世博经济直接影响着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世博会作为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性展览活动,对主办国和举办地的经济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这种推动和影响主要通过“世博经济”来体现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交通、商业服务等都有明显改善,这为上海会展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世博会商机吸引国际投资申博成功除了让每一个上海人心潮澎湃外,还将给上海带来巨大商机。举办世博会的城市不一定就是世界有名的展览中心城市。要发展成为展览中心城市,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城市的经济能力、社会资源、对内地的辐射能力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世博经济 会展业 影响
目录
一、世博经济的概念…………………………………………………………………………2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2
1.世博经济对长三角都市圈经济的影响分析…………………………………………2
2.世博经济对上海工业的影响分析……………………………………………………2
三、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3
1.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现状………………………………………………………………3
2.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条件………………………………………………………………3
四、世博经济对会展业的影响分析…………………………………………………………3
1.促进会展数量与面积历史性地增长…………………………………………………3
2.促进经营主体突破性发展,结构呈现多元化………………………………………3#p#分页标题#e#
3.促进场馆建设呈大型化、智能化趋势………………………………………………3
4.促进形成一批会展品牌………………………………………………………………3
5.促进会展项目移植……………………………………………………………………4
结束语…………………………………………………………………………………………4
参考文献………………………………………………………………………………………5
致谢……………………………………………………………………………………………5
2002年12月,在国际展览总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上,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这是继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又一次赢得世界级盛会的主办权。它将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考验长三角都市圈经济结构的重组与创新。在此背景下,对世博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对会展及相关产业发展采取相机决择将不无益处。
一、世博经济的概念
世博经济定义和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分析。所谓“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发展的特殊现象。世博会作为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性展览活动,对主办国和举办地的经济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这种推动和影响主要通过“世博经济”来体现的。从历史的情况看,成功的世博会对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经济产生了强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主办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和国际事务的能力;二是提高了举办城市的声誉;三是促进了举办城市经济和收入的增长;四是扩大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对外经贸活动;五是改善了举办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六是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七是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p#分页标题#e#上海世博论文
二、世博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世博经济对长三角都市圈经济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是我国三大都市圈最具活力的地区,由于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其集中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使长三角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腾飞的名副其实的增长极。2003年长三角都市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902.61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23.9%。长三角都市圈15城市实际利用(到位)外资227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三分之一。产业经济是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基石,产业结构的重组与创新自然是长三角都市圈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世博经济对未来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互动、共赢和经济一体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经济结构的重组与创新。对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内的每个城市来讲,如何抓住世博经济的契机,相机决择本地区的产业方向,是促进长三角都市圈产业发展与区域协调互动的关键。
2.世博经济对上海工业的影响分析
根据《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报告分析,普遍的企业认为,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建成了一批软、硬件综合环境较完善的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1+3+9”工业园区格局,鲜明的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次世博会筹办所带来的产业布局调整面较大,将加速现代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将会给上海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信息资源,有助于本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带动品牌效应。大多数企业认为,世博会之后,由于世博会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将有利于上海企业的今后发展;有利于企业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有利于企业调整行业布局;有利于企业展示效应。一方面,工业企业通过参与世博会,得到相当的前期效应,举办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提高了企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基础;以及通过参与世博会的整个过程,科研、开发、生产工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强化了企业发展后劲。
三、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
1.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向记者提供的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会展业处于萌芽状态,每年只举办一二十个展览会,主办或经营会展的专业公司只有寥寥数家;进入90年代后,上海会展业迅速发展,会展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1999年上海的展会数达到150个,展览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2000年展会数达到200个,其中50个是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性展会;2002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约18亿元,交易额达550亿元,这个数字接近去年全国会展业年直接收入的一半,其中国际性展会278个,国内展会40个,观众总数近500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约占10%。概括地说上海展览市场目前表现出:数量与面积历史性地增长;主办单位和搭建公司突破性发展;展馆供求关系根本性转变,总体供求关系比较平衡;展览业的地位逐步提高。 #p#分页标题#e#
2.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条件
上海会展业迅猛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上海经济快速发展。上海会展行业协会会长吴承麟认为,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海外会展商看中我国的巨大市场,他们以“展”探路,开拓商机,使上海成为国际会展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更吸引了全球大批有影响的会议和展览到上海举办。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总裁薛弭劭认为:与亚洲其他举办展览的城市相比,上海的基础设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9个展览中心,3000多家旅馆,100家专门从事展台搭建、组织展览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
其次,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发展会展业,并已将会展业列入今后5—10年要发展的都市型服务业,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世博经济对会展业的影响分析
世博会使上海展览业进入提升阶段。主要特点是会展项目呈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1.促进会展数量与面积历史性地增长
2004年前11个月,上海地区共举办了284个国际展览会,展会总面积达306.5万平方米。其中,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会100个,占展会总数的35%以上,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展会也达到了8个。
2.促进经营主体突破性发展,结构呈现多元化
涌现出一大批中外合资展览公司,外商独资展览公司以及民营展览企业。截至2003年底,全市在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包含“会展”、“展览”、“展示”或“展销”的公司有近8000家。其中常年以会展为主业的有184家。
3.促进场馆建设大型化、智能化
全市现有可供进行各种展览、展示、展销活动的场馆、场所12个,可供展示的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可供举办较大型国际展览会的场馆有8个,总面积达到18.26万平方米。全市会场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会议场馆共有138个,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其中拥有3个以上超过200平方米会场的场馆有17个,面积为3.8万平方米。
4.促进形成一批会展品牌
迄今为止,全国通过UFI认证的展会有19个,其中上海有中国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国际林业展、国际包装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酒店展和上海国际汽车展等7个展会通过认证。
5.促进会展项目移植
外国会展企业充分利用世界性业务网络,将一些国际名牌会展项目移植到上海,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在上海先后举办了199场展览会,其中50多个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展事,2003年十月汉诺威五大品牌展同时亮相上海成为当时一大热点。此外,2001~2003年,仅北京的全国性协会或展览企业在沪办展就达162个。近两年,外国机构或团体自行来沪举行会议分别占本市国际会议总数的12%、19.8%和25.2%,上升趋势明显。#p#分页标题#e#
世博会商机吸引国际投资申博成功除了让每一个上海人心潮澎湃外,还将给上海带来巨大商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陈良宇表示,此后几年,上海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城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到10倍。权威统计表明,上海会展业这几年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上海的经济总量,并将帮助上海早日实现人均GDP7500美元的目标。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使上海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再上一个台阶。
结束语
我认为世博会从10个方面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一是促进了城市国际化和知名度,提升了上海作为亚太会展中心、国际城市的知名度;二是促进了上海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三是促进了上海展览场馆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前上海的展览场馆分布分散、面积不大,发展余地小,通过世博会的建设,上海的场馆面貌将大有改观;四是促进了会展专业人才的培训,世博会是最高层次的展览,需要很多专业会展人才;五是促进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使会展业和旅游业不再各自为政,形成“双赢”的局面;六是促进了会展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规范有序,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各种性质的展览企业都会参与近来,要求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七是促进了会展企业的整合和多元发展,培育出能够代表上海会展业水平的旗舰企业;八是促进会展项目的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品牌,是最高水平的展会,在世博会上会采用最优秀的组织方式、最好的展览器材、最现代的展台设计等等,这些都将促进专业展会的发展;九是促进会展管理体制的创新,世博会要求是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通过对世博会筹备运作的实践,政府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新观念,形成最有效的会展管理体制;十是促进上海会展业与周边省市的互动,上海和周边省市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我认为世博会是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本文观点是:举办世博会的城市不一定就是世界有名的展览中心城市。要发展成为展览中心城市,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城市的经济能力、社会资源、对内地的辐射能力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世博会与会展业发展的关系不大。并不是举办了世博会会展业就一定发达。但是世博会从根本性质上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高层次的展览活动,对会展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大阪世博会的成功根源及其对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2.中国会展业经典备忘录,中国商业网#p#分页标题#e#
3.世博经济,向杭州抛出绣球,杭州日报
4.2005中国会展业经典语录,中国会展网
5.确立会展业发展行动方案,商务会展
6.上海世博会和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优品会展管理软件系统商机跃现,
上海优品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7.2005年中国展览业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2005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8.陶希东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