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从2010 上海世博会规划中的交通、生态、地下空间与对外信息交流等方面,介绍了规划的新概念、新系统、新方法。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new concepts , new systems and new methods in planning of 2010 Shanghai Expo. They are transportation , ecology , underground space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 年上海世博会规划的主题,同济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交通规划、安全、防灾、地下、生态和绿地等十项系统规划,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系统、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交通、生态、地下空间与对外信息交流这几方面介绍同济大学世博会方案的系统规划特色。
一、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同济大学方案的第一个亮点,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除完成相应的场内外必要的研究之外,还对人流和交通的特点作出了预测。为了解决这些未来在世博会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平、缓、特”的概念。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平”指综合利用票价管理、交通管制、信息透明化等政策措施,避免出行者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使用交通设施,使世博出行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均匀化;“缓”指建立多层次的交通缓冲体系,利用区域交通体系,将外地客流在区域内实现分流,建立世博交通缓冲区,将进入上海的世博客流有序地导向到世博会址,并综合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增加交通方式的枢纽点与一般城市区域的联系;建立交通换乘枢纽与大运量公共交通体系,一方面将来自市区外的客流转化为线性的轨道交通方式或BRT方式直接到达世博会址,另一方面,将城市中紊乱的个体出行进行系统化与集约化的组织与整合;“特”包含两种含义,一为在交通规划中体现上海水的特色,
二是将清洁环保能源应用到交通工具中。
世博会展会期间半年要接待5000 万人次以上的参观数量,高峰期日均人流将达到近80 万人次,高峰时每小时甚至要达到20 万人次。要在这样大的人流集中的情况下,解决世博会的交通问题,是世博会规划当中必须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我们立足在规划场馆的用地上解决,重要的是还提供了很多交通方式手段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在高峰时,几十万人要在一天集中到世博会场来,如何把这些人从世博会的8 个入口均衡地引入或者是均衡地让他们离开,这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工作。世博会场是一个长带形的地块,其中有一些地块交通非常方便,有一些地块交通相对不太方便。如何在交通方便和不方便之间均衡分配人流和车流,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 #p#分页标题#e#
规划中提出了IP 管理系统的概念。IP 管理系统从游客买票进入世博会的那一刻起,就确定了到达时间,然后在买票时就已经均衡地分配了出入口的可能性。在乘坐各类交通工具之前,比如在进入地铁之前,会有信息告知,哪些站会较为拥挤,哪些站会比较容易进出,哪些站不用排队,哪些站是要排队的,使游客在选择入口的时候有一个最佳方案,其他的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私人轿车等交通方式同样都会得到关于展会交通情况的即时信息服务。利用GPS 定位系统来通知每一个进入世博会场的人选择一个最佳的入场方案。作为一套高效率的交通系统, IP 系统还可以延伸到交通安全管理。如果在会场发生突发事件,这个IP 卡就会自动发出救援信息,然后通过周边的信息反馈系统,使救援人员、救援车辆、设备及时到位。
规划中提出了“公交列车”的交通方式。这也是加快交通流量,增加交通密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公交车自动排队系统,使一个公交车队的运载能力就相当于一列火车。在城市道路上开的时候,在专用车道上运行,只要一个人,就可以驾驶十几辆车。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而这十几辆车,由电子系统控制运行,前后距离大大缩短,远远超过通常公交车的排队密度。其中某一辆可以随时随地出列,出列以后,司机就可以开动到他想去的地方。这是种很新颖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解决场内的大量人流的交通问题。另外还有新式的交通缆车,每小时每条线的流量可以达到2 万多人次,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交通工具。它和常规的缆车是不一样的,它的上下车系统和缆车本身是分离的,所以解决了缆车排队上下车的瓶颈。缆车系统一次可以上下车10 人以上,采用这个新型系统也可以大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二、生态系统规划
第二个比较大的亮点,就是生态景观系统。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规划提出了从原来的工业城市进化到“正生态城市”和“快乐生态”的概念。什么叫正生态城市? 以往所说的生态城市是指它的消耗与生产进行平衡,达到一个零排放、零污染的状态,所谓的正生态城市,比生态城市更进一步,城市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处理,使环境比原始状况更加优越。所谓“正生态城市”就是要求城市在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减少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和浪费,增加自然生态资源,消除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干扰,而且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p#分页标题#e#
因此,它有几个重要的目标:
(1) 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方便,交通便捷,社会安全。
(2) 污染排放减少,自然环境的改善提高。
(3) 化石能源(石油、煤) 消耗的减少,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的增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规划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手段:
第一个是净水,即我们可以把已经受到轻度污染的黄浦江水,经过世博会的城市系统循环处理,消除原有的污染。我们在水的处理上还做了很多具体的设计,比如水处理系统当中,利用潮汐能把水引进来,进入地下的水箱。地下水箱除了蓄水,还能进行沉淀和过滤,而经由地下的水进入地面它的温度也会下降,这是降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改善黄浦江已建滨江带无法感受潮汐的问题,让游人与浦江水亲密接触,使人们感受黄浦江的潮汐河特色。在滨江保育湿地,并在不同标高留有生态水塘,通过湿地面积变化,水塘显没来展示水位起落。在防洪堤内设置景观水体,通过连通管,将黄浦江水情内部化。然后在常水位变化范围内设置多级台地和游步道,并结合与水位起落相关的游戏项目。通过潮汐庆典柱,人工放大水位变化情况,通过滨水媒介物,体现江水流向的变化。
第二个是采能,采能就是采集自然能量。通过采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利用这种自然界的能量来填补我们城市能源的空缺,增加能源供应的多样性。
第三个是增绿,就是说我们不仅规划了大片的常规绿地,还规划了大片的间接绿地。比如说。楼层里面的屋顶绿地、底层绿化和竖向绿化,它们加起来可能比它原有建筑占地面积还要大。
第四个是降温,世博会是在上海高温季节举行的,为了解决高温问题,除了使用规划常用的绿化手段,在这次规划中还使用了喷雾手法。喷雾的降温功能达到10 摄氏度左右。喷雾的水来自什么地方?前面提到把黄浦江的水利用潮汐引进来,进行净化、沉淀等初步处理,达到能灌溉和降温的标准。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然后进入城市中水系统,进一步通过生化降解的办法,使原来比较浑浊的黄浦江水变得更加干净,变成可以喷雾的水。喷雾以后,一方面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一方面可以通过喷雾来给水分增氧,达到氧化的过程。我们采用“正生态城市”理念,在原来零排放的基础上,变成负排放;在原来消耗能源的基础上变成一个节能、采能、增能的过程。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一种新的技术,是和谐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整个生态环境当中我们还提出了“快乐生态”概念,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不仅是保持生态平衡而且是生态质量越来越好,比原来更好,还希望所有在这里面活动的人都有一种畅意的感觉。快乐生态作为世博会的一项内容,不仅是一个参与过程,也是一个享受过程。 #p#分页标题#e#
在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上,还提出了一个“生态场”的概念,强调了生态上的和谐。通过一个圆环状的中心绿带和两条飘带形的绿轴,形成了一个一环两轴的自然生态的概念,把整个世博会场地有机结合起来。在与点、线、面状绿地等单一性状绿地的类比中,可以发现世博园两条内向弧形绿带隔江南北呼应。具有更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因结合浦江而愈加富有渗透性与涵纳力。绿色双环形成的磁力场与象征血脉的黄浦江叠加,构成了世博园特有的绿色生命体,它必将成为一个吐故纳新的新生事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而使浦江两岸得以不断向前发展。
世博会开放空间与绿化系统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涡纹的流动形态构成绿环的不同树种的密植林带;以波浪型的主要休闲步道回应浦江的阵阵潮水;连以象征五行的节点设计再次表明绵延不绝的生命主题。在北向坡形成浓重的阴影区,密植的林荫树和梯级化的艺术地形设计为炎炎夏日提供了极佳的休憩空间;南向坡主要设置为步行林荫空间以及林荫中的木栈道。阴影与阳光交替出现,为休闲者的休闲漫步增添趣味。
在环形绿带内设置“金”、“木”、“水”、“火”、“土”五个广场节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元素相生相克,五个广场同时也表明了生命之间循环不息的概念。“金”广场在金属制作的构架上设置高耸如林的微型扩音器,让人们从金属器具中畅听大自然的声音;“木”广场通过在透明容器中种植树木向游客展示树木生长的全过程,从而展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水”广场通过小尺度的趣味性喷泉设计使游客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水独特的亲和力;“火”广场用各色叶树种营造广场一种热烈的气氛,同时在广场设计若干个火焰台,向人们展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土”广场通过下沉式的设计,在台阶的侧面展示自地面以下的典型地质构造层,揭开长期淹没于城市混凝土下的自然本来面目。
三、地下空间规划
这是系统规划中的第三大亮点,提出了“叠合城市”的概念。世博会期间,大量人流和物流在空间上集中,使得不同高度上集成了不同的功能。纵向看,在城市的最底层是地铁系统,即地下快速交通系统。在- 2 至+ 4 米之间,设置了市政管网系统。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在+ 4 至+ 7 米之间是绿化层面,这个层面大部分是架空的,在它的底下有一些生态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城市的概念。 #p#分页标题#e#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构筑生态型园林化的世博园、绿色世博园、现代园区市政设施,完善城市路
四、安全体系规划
世博会的安全体系设计是对本次规划的一项重要考验。在城市安全信息保障方面,通过IP 系统和电子系统,组成了非常完整的世博会安全体系。这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救助、救援等一般事故的处理以及紧急事故重大事故的处理。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提出了“1 - 2 - 3 - 5”的安全措施。1 分钟反应时间,2 分钟自救时间,3 分钟全力救援时间,5 分钟疏散隔离时间,针对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有人伤病或者是突发性急病,1 分钟就可以把信息通知到相应的救援中心,救援的设施作好准备;2 分钟之内就会有一些救援设施和救援人员过来帮助,这是自救时间。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事件,3 分钟就可以进行全面的救援和帮助,甚至是送到一些必要的设施里进行预处理。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在5 分钟之内可以把接受医治的人全部疏散掉。
在这个安全防范体系中,做了应对预案,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发生这些事情以后,可能会采用哪些措施。其中有对一般事故的处理、对火灾事故的处理、对严重暴力事故的处理,等等。
五、信息交流规划
在世博会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上海世博会会场连接全世界”的概念。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世界各主要国家、主要城市进行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里设置了主信息点,还有很多分信息点,这些点与我们的展馆,都是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欧洲馆,这里附近的信息点可及时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联系;亚洲馆,可以及时与亚洲的一些国家联系,如果是日本馆就可以与日本联系,东京馆则可与东京进行联系。每个信息点都与相关的国家、城市、企业相联系,反映了世博会要展览的国家、城市和企业的一些特色信息。
参考文献
[1 ] 夏南凯.“Eco - City + ”Design for 2050 - East Meet West ,2005. 4.
[2 ] 刘滨谊等. 景观与系统规划. 理想空间第六辑[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 夏南凯. 三大合作优势互补;系统规划精彩纷呈. 理想空间世博会特辑[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