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除了开展大规模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围绕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主题,进一步认清中近期的形势任务,积极破解工作难题,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理清城市管理的基本态势
一、把握城市管理的基本趋势
根据国际经济中心这个标准,城市发展主要经历同国际接轨时期、要素配置时期、周边辐射时期和时尚引领时期等阶段。目前,上海正处于第三阶段前后,必须关注三个趋势。一是信息化趋势。这涉及世博会期间保持信息畅通与加强信息保密等问题;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二是生态化趋势。按照客观发展规律,营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生态平衡和绿色环境;三是市场化趋势。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腹地优势,经营好世博会,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世博会场馆,并处理好场馆的后续利用和使用效率问题。
二、认清城市管理的本质内涵
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要对城市的本质和管理的内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 一)明确基本含义。城市的本质在于集聚,从而达到交易成本极小化;城市的发展经历是从交换中心过渡到生产中心,进而是品牌中心、金融要素中心,最后成长为商务中心。上海现阶段加强城市管理的特征是在硬件设施未到位的情况下提升软件管理水平,使城市在现有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发挥最大效益。
( 二)明确症结所在。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目前,上海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未能引入全成本管理理念,管理尤其是细部管理不到位造成效率偏低等。薄弱环节在于郊区、交通、环境以及旧区改造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管理主体上应确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有机结合,过程上应推进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互衔接,方法上可以适当引入代偿机制,鼓励企业去代替政府完成部分公共职能,理念上应从大量的应急“救火式”管理转向事先预防管理为主。一方面要从传统的行政手段为主导转向以市场、法律手段为主导,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另一方面应充分重视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装备和手段必须更新,管理决策应借助城市信息系统尽快由定性决策转向定量决策。#p#分页标题#e#
三、明确城市管理的目标设定
( 一)“ 以人为本”确定目标。设定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合理性、亲民性和可操作性,要“以人为本”处理好高效率的管理制度与满足大多数人需求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城市管理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平衡。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中,要以“方便市民”为基本出发点,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
( 二)适度制约“ 公权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进步,公权力受到的制约在不断增大,私权的合理膨胀和保护是必然的。所以,在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目标设定上必须兼顾公权和私权,处理好政府决策透明度与市民参与度的关系。
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法制建设
一、大力转变政府职能
(一)管理理念从习惯于直接管理转向更多地实行间接管理。政府部门要更加注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法规、制定政策、规范市场上,放在积极授权、下放事权,调动区县积极性和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上。
(二)管理视角从部门管理转向宏观管理。要增强政府各部门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管理的意识和互相协调推进工作的意识,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职能要逐步到位。
(三)管理职能从多头分散转向集中统一。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要通过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消除一件工作多个部门重复、分散管理的情况,按照一件工作一个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理顺政府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
(四)管理方法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更多地运用法律的、市场的、经济的手段。大力开展法规建设工作,市场引导工作,执法管理工作等。
二、大力强化宏观管理
加强宏观管理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宏观管理,当前要突出三个重点:
(一)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问题研究。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对涉及上海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长远发展问题,加强思考研究,明确全系统及各行业今后3至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积极破解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p#分页标题#e#
(二)优化市、区和委、局运作机制。在市、区关系上,重点要研究深化5个机制,即深化城市管理共同投入机制,城市管理养护市场运作机制,建筑建材业管理分工协作机制,房地产市场规范运作机制,区与区之间环境卫生整治综合协调机制等。在委、局关系上,重点研究、理顺委与局职能定位和工作关系,充分发挥委、局两个工作层面的不同作用和积极性。
(三)加强行业管理和深化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行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公用事业和城市管养行业的改革,打破垄断保护,引入竞争机制,控制减少补贴,改善政府监管;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调服务工作,在管理重心下移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服务作用,确保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要进一步重视和推进行风建设,加强服务窗口行业的形象建设,努力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服务水平。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业
(一)有序推进法规建设工作。加快立法建设,完善法规制度,以适应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要认真梳理当前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对无法可依的,如建筑立面的综合整治、架空线入地、破墙透绿等,抓紧做好立法准备;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对需要修改完善的,如物业管理、市容环卫、燃气、城市道路桥梁等,抓紧修改完善;对法规已有规定的,但操作中尚不具体明确的,抓紧制订实施细则。
(二)深化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强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的衔接。市侧重对区一级执法主体进行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及查处重大违法案件,区主要直接进行依托社区的街面执法。同时,探索建立市、区城市管理监察信息系统,进一步健全专业管理部门与综合执法之间双向告知、案件移送、执法备案和办案咨询等制度。
四、大力培育城市管理中介组织
(一)加快协会调整改组。按照“一业一会”的原则和有关条件,通过职能授权、企业发起组建,建立、完善一批行业协会,理清与政府关系,优化运作机制。同时,建立协会工作人员职业化制度。
(二)落实协会的主要职能。主要是受政府委托,行使部分行业管理职能。 #p#分页标题#e#
五、大力推进机制、制度创新
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三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坚持下移管理重心;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拓宽管理设施建设渠道;加快完善城市管理、环境设施使用和服务收费制度,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深化“四分开”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全面开放管理作业服务市场;继续推行管理服务综合性养护作业,特别是市政、绿化和环卫的养护作业“三合一”,切实提高养管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登记备案或告知承诺的新形式。
落实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资金保障
加大对城市现代化管理所需资金的筹措力度,按照“ 五个一块”,即:政府财政增一块,资本市场筹一块,民间资金吸一块,国外资金引一块,存量资产盘一块的方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有限负债型或非政府负债型投融资体制。
一、增加政府公共财政对城市管理资金的投入
公共财政一般可理解为以政府为主体的、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注重效率的理财活动。
(一)促进公共财政投入效用的最大化。公共财政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应该用在“点子”上,尤其在项目启动时期,从而带动社会参与投入,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利用好财政贴息手段,对能够产生一定收益,暂达不到社会平均收益水平的项目,应给予适当贴息。同时,以政府财政贴息作为项目公司资本金出资,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项目资本金,再以项目公司名义进行融资。
(三)尽力盘活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政府的资源,应由政府经营和配置,合理地配置资源能使存量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可从国资经营公司每年盘活的国有资产所获资金中拨出一定比例,直接投入城市管理。
二、发挥城建领域资产经营公司的作用
(一)确立资产经营公司投资主体地位。改革政府项目的工程管理体制,分清政府管理、投资主体、项目公司、建设单位四者的职责,真正确立政府所属投资公司的业主地位。 #p#分页标题#e#
(二)确保融资和用资相统一。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改革城市管理资金的使用方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使融资和用资相统一,资金借、用、还相一致,保证投资主体集融资和用资于一身,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把政府投资作为全部投资的控制阀,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逐步理顺公用事业价格机制并盘活资产存量
(一)增强价格机制的柔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定价要结合价格听证制度,实行灵活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政策,以促进这部分资源优化配置,在满足三大要素,即生产成本、社会平均利润率、居民承受力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其基本形式为:鼓励消费价(超额累退价格),如电价;抑制消费价(超额累进价格),如水价等。
(二)在理顺价格机制的前提下盘活存量资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到位后能保证一定的净资产收益率,这将成为吸引社会资金的基本条件。目前,原水、自来水、排水、煤气制气和销售行业的国有净资产如果盘活一部分投入城市建设管理,就可以大大减轻城市管理资金紧缺的压力。
四、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从多元投资的角度分析,通常可以采纳股票、债券、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为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展开融资。
(一)不同的融资手段各有优劣。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债券融资具有融资成本较低,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吸引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个人等投资阶层等优势;股票融资主要通过对已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股份化来实现,这同样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社会资本投入主要通过项目公司进行融资,项目公司资金来源包括股本投入和借款投入;银行贷款由政府性投资公司直接向银行贷款,贷款形式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基础设施专业开发银行的贷款两种。
(二)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债券和银行直接贷款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股票和社会资本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究竟应采纳何种融资方式,应视政府的货币政策,结合宏观经济趋势,采用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 #p#分页标题#e#
五、积极推动城市管理和设施维护的市场化经营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其中相当部分具有公益性和自然垄断的“公共物品”特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公共物品特征强的设施和行业主要由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弱的要放开经营管理,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进入;凡经营管理亏损部分,要分为投资性亏损、政策性亏损、经营性亏损,加以区别对待;把“ 受益者负担”、“谁污染.谁缴费”作为基本经营原则,按照有偿使用制度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以维持再生产的持续进行。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可分为三类: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要进行收费,包括污水排放征收排污费,垃圾处置征收处置费等;对紧缺资源需要保护的要进行收费,包括提高水价限制过度消费,道路交通收费可由条(公里)为主转为条、块并举,在车辆进入中央商务区某些区域时必须交费等;对使用公共设施可以得益的要进行收费,包括在轨道交通沿线和公共绿地沿边进行房地产开发,都要按得益大小缴纳专项费用。
搞好城市管理人才服务
一、坚持工作原则
(一)在用人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除了城市管理专业业务过硬以外,在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上都必须根据岗位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二)在人才引进上,坚持重在适用的原则。引进人才要讲知识基础(学历),也要讲工作经历和资质(职称),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关键看其工作能力能否适应岗位要求并发挥相应作用。
(三)在人才评价上,坚持以绩论能的原则。对人才能力、水平的评价取向,最终体现在业绩上。要把对业绩的考核,作为对人才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
(四)在人才配置上,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按市场规则办事,坚持待遇不分中外,唯才是举,优才优薪。
(五)在人才报酬上,坚持绩效挂钩的原则。制定按知识要素分配的政策,体现创造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的导向。
二、规范工作机制
(一)完善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对紧缺的城市综合管理人才等加大引进力度,在方法上可以采取吸收引进、智力引进、项目引进等多种途径,还可以采取技术交流、项目合作、访问学者等多形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高级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用好精英人才的精英阶段,取得“双赢”效果。 #p#分页标题#e#
(二)完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教育机制。瞄准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上海城市现代化管理新阶段需要的学历文凭、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和继续教育等多梯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教育制度,激励人人成才。
(三)完善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对城市管理所需的高层次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岗位人才的选拔使用,按照竞争上岗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任。
(四)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努力寻找贡献与报酬的合理平衡点、社会整体水平与特殊群体水平的合理平衡点。
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
一、积极为科技创新提供机制保证
推进组织机制创新,整合科研资源,注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学科中心建设和管理,努力构筑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格局的科研平台,进一步增强委与局、政府与企业的创新合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课题制管理,加大专利申请和维护投入,推进原创性科技成果的研发。改进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科研经费要重点投向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软课题和公益性、基础性技术开发项目上。
二、加强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特别要注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和自主性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论文由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以道路旧料再生、非开挖和开挖修复技术为重点,加强对城市维护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生化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置、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及绿化物种多样化等技术为重点,加强对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应用。同时,加强城市减灾、防灾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三、继续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形成以基础数据平台为核心、由各行业应用系统信息为内容的资源库基本框架,加快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资源共享能力,为长效管理提供科技;实施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完善交通信息发布、交通流量诱导功能;以航空遥感信息资源分析为抓手,扩大在旧区改造和城市绿化资源调查等领域的应用。 #p#分页标题#e#
作为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中近期要建设“1012”工程,即:建立十个城市管理信息化专业子系统,形成由市政交通、房地资源、市容环卫、城建监察管理等子系统组织的完整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加工的数据库;建立一个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整合平台,形成信息化枢纽和网络汇集中心,提供对城市管理数据进行总量、结构等交换、加工、分析的整合平台;建立二个信息服务网,城市管理信息服务社会网可以向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指南、网上付费、城市管理有关数据查询、服务投诉等;城市管理信息服务内部政务网可以整合工作资源,方便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