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时间偏好不一致对项目进度延误表现及解决对策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7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12202102362809
  • 日期:2011-12-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Abstract: the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to the project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nd because the delay caused by the project members behavior project schedule delay the shortages in the problem, the article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time preferences not consistent theory as a foundation, using hyperbolic discount model is analyzed the naive and mature project members of the delay of the behavio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accordingly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project schedule; Time preferences not consistently; Behavioral economics; Hyperbolic discount
摘要:上海论文网项目进度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由于项目成员拖延行为引起的项目进度延误问题研究不足,文章以行为经济学中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为基础,运用双曲线折现模型,推导分析了幼稚型及成熟型项目成员的拖延行为的决策过程,并据此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项目进度;时间偏好不一致;行为经济学;双曲线折现


1 前言


项目进度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目前项目进度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进度计划技术和控制手段,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甘特图等,对其他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例如员工的行为特征等软因素反而忽视。其实在进度计划编制及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人的行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Kerzner列举了一百多项导致项目出现延误的因素,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员工未按时完成工作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是其中最常见的情况[1]。行为学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总是拖到规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从来不会提前完成”。帕金森定律应用到项目时差中,即会有Lewis时差法则:“只要给他们时差,他们便会利用时差[2]”。然而,时差通常为多个任务共有,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时差的滥用是导致项目延期的重要原因。Goldratt将项目成员拖延工作这一现象定义为学生综合症(Students’syndrome),即:不管时间定得多长,努力总在完成时间到达前才出现[3]。当把帕金森定律和学生综合症结合起来,将导致“项目会把延期积累下来,却绝不会提前”(Lewis称之为Goldratt原则)。尽管有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他们没有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更没有提供理论上的解释。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中关于时间偏好不一致的研究成果能够解释人们为何常常推迟行动,这些研究目前集中在消费者理论[4]、上瘾行为和资产市场等领域,尚未出现在项目管理环境下。本文尝试在项目进度拖延问题中引入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是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项目成员工作拖延行为。


2 时间偏好不一致相关研究


主流经济学认为偏好是一种基本的、恒定不变的因素。正因为将其作为一个恒量,所以对于同一主体而言,偏好顺序应该具有稳定的一致性。这一假设隐含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在1947年提出的基本效用公理中,然而心理研究、实证等各方面的分析都说明这一假设与现实不符,人们的偏好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Strotz首先提出了时间偏好不一致的概念, Ainslie研究了支持时间偏好不一致的心理学证据, Thaler和Loewestein等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人们的偏好随着时间的改变表现出不一致性。Laibson研究了时间偏好不一致对于消费和储蓄的影响[5]。O’Donoghue和Rabin采用了一个简洁的数学模型来推导时间偏好不一致这一过程[6],其研究的假设前提主要是: (1)与指数折现模型相比,人们更加偏好目前的效用而轻视未来的效用,人们的偏好存在时间不一致性。(2)人们对于假设1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有的人充分了解自身存在这一特性,有的人对此完全无知,据此可以将人们分为幼稚型、成熟型、偏幼稚型等不同类型。(3)由于假设1和假设2的共同作用,人们的相对偏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发生偏好反转。为更好地描述这三种类型人的行为差异, Rabin教授对经典的“贴现效用模型(Discounted utilityModel)”作了修正,其他变量不变,添加了一个行为变量β,修正后的模型为:Ut(ut,ut+1,…,uT)≡ut+β∑Tτ=t+1δτ-tuτ(1)其中,Ut表示未来各期效用贴现到第t期效用总和,ut为第t期的当期效用。变量δ是经典模型中的贴现率,它代表人们跨时期效用贴现率是恒定的,并且在时间上各期效用按指数递减贴现到现期。所引入的行为变量β<1表示人们主观上更加偏好当前的享受,未来效用向当前的折现率比δt-1更低。加入β变量主要是为了描述人们偏好的不稳定性,以更好研究“自我约束问题”。Rabin假设每个人都确实存在着“自我约束的问题”,用β表示,但当事人意识到的“自我约束问题”的程度为^β。也就是说人们相信在将来自己会遇到“自我约束问题”程度为^β,怀有这种想法的同时,人们在某一时点做出能使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显然选择是由真正的“自我约束问题”程度β决定的。在这一框架下,对于3种不同类型的人,β和^β的关系分别为:经典的稳定偏好假设中^β=β=1,成熟型假设中^β=β<1,幼稚型假设中^β<β=1,以及偏幼稚型假设中^β<β<1。


3 基于时间偏好不一致的项目进度延误分析


假设在一个项目小组里有一名成熟型成员和一名幼稚型成员,两位项目成员的行为参数β及折现因子δ相同:β=0•5,δ=1,两者均认为工作本身令人厌烦,现在两位成员分配到同样的任务,要求他们在四天内完成,该任务只需占用每位成员一天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在时期t∈{0, 1, 2, 3},他们必须 做出行动或拖延的决策,如果行动,则获得的收益为V,成本为C;如果选择拖延,则到t+1期,将面临同样的选择;但如果一直拖延,到了第3期,则必须完成该任务。两位成员都知道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务会给自己带来各种好处,例如有更多机会来改善工作质量,在工作能力等方面可受到积极评价等等,任务越早完成,收益越大。但对这两位成员来说,工作是一项费力的活动,因此工作本身意味着要付出成本(负效用)。这种成本是随着工作的进行即刻发生的,而工作带来的好处(收益)是在未来发生的,属于成本是现期显著的事情,其跨期效用采用O’Donoghue和Rabin(1999)提出的双曲线贴现模型中的公式计算[6]:Ut(T)=βvT-cT,T=tβvT-βcT,T>t(2)其中,T表示行为个体在第T期完成任务,Ut表示第t期做决策时第T期的即期效用,V代表收益,C代表成本。各期完成任务的成本收益见表1,各期成本即等于所耗工作时间,越早完成任务收益越高。表1 各期完成工作的成本收益t 0 1 2 3成本C 8 8 8 8收益V 22 20 18 16  采用Rabin的双曲线效用折现模型对幼稚型和成熟型成员进行决策分析,决策过程如下:3•1 幼稚型成员的决策过程在t=0期,幼稚型成员开始考虑在哪一天完成工作任务效用是最高的,考虑结果见表2。表2 幼稚型成员时期0决策时的各期效用t 0 1 2 3跨期效用3 6 5 4  显然,在t=0期,幼稚型成员认为t=1期完成任务效用最高,他决定休息一天, t=1期开始工作,由于幼稚型成员认识不到自己的自我约束问题,他认为自己一定会在t=1期完成工作。表3 幼稚型成员时期1决策时的各期效用t 1 2 3跨期效用2 5 4  但等真正到了t=1期做决策时,幼稚型成员的各期效用又变成了表3所示,此时对他来说,在t=2期工作效用才是最高的,所以他选择拖延到t=2期工作,并认为自己一定会在t=2期完成工作。表4 幼稚型成员时期2决策时的各期效用t 2 3跨期效用1 4  当时间到了t=2期,幼稚型成员的各期效用再次发生变化,此时t=3期工作又成为了他的最佳选择,于是项目工作又被拖延了一天。直到项目拖到了计划的最后一天, t=3期,幼稚型成员才不得不开始着手项目工作。3•2 成熟型成员的决策过程所谓成熟型成员即对于自身的自我约束问题有完全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准确预测出自己将来的行动。其决策过程如下:表5 成熟型成员时期0决策时的各期效用t 0 1 2 3跨期效用3 6 5 4  在t=0期,对成熟型成员而言同样是t=1期完成任务效用最高,所以他也决定休息一天, t=1期开始工作,但同时,成熟型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未来会出现偏好反转现象,从而导致工作拖延,因此成熟型成员在t=1期时就会开始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拖延行为。以上推导过程符合O’Donoghue和Rabin经过数学分析后得出的两个带有一般意义的结论[6]:(1)当立即的结果为收益时,对当前享受的偏好使人提前行动;当立即的结果为损失时,对当前享受的偏好使人拖延行动; (2)成熟型个体总是比幼稚型个体提前行动。这两个结论也适用于项目管理环境,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项目进度经常被拖延。#p#分页标题#e#


4 讨论和建议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推导,我们可以对项目管理理论中的两个经典法则和学生综合症现象进行解释,并提供理论支持。帕金森法则:工作总要拖到规定的时间才能完成。Goldratt法则:项目会积累延期却绝不会积累提前的时间学生综合症现象:不管时间定得多长,努力总在完成时间到达前才出现。以上内容在项目管理教材中经常出现,但仅仅是一种经验观察的总结,至于项目小组成员为何总要把工作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项目小组作为一个团体为何不能积累每个人提前的时间,却很少有人去讨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中时间偏好不一致的角度来对他们进行解释。帕金森法则和学生综合症现象所描述的正是幼稚型成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有的成员缺乏自我约束,同时又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表现出来就是不断地推迟工作,直到规定的时间就要来到不可能再次拖延的时候才被迫完成。Goldratt法则与之类似,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使项目有可能提前完成,在宽松的项目进度下项目小组中的幼稚型成员会不断消耗先前产生的时间余量,表现出来就是法则中所说的项目不会积累提前的时间。总结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一般性的建议,以期为缓解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拖延问题提供借鉴。
4•1 重视项目成员的选择如果项目成员接手了一项费时费力的任务,为了即刻的满足,项目成员可能反复推迟工作。幼稚型成员往往处境糟糕,幼稚拖延使其偏向于拖延项目进度,而成熟型的项目成员相对容易克服这些问题,在项目进度问题上他们是令人放心的员工。所以在一开始确定项目人选时,就应重视项目成员的选择,防止幼稚型成员进入项目队伍。如果幼稚型成员已经进入项目队伍,就应避免在关键路径上安排幼稚型成员,以免由于他们的拖延导致整个项目进度的延误。
4•2 帮助幼稚型成员了解自己的认知缺陷在前面的案例中幼稚型成员一再出现拖延工作的情况,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约束问题,即人们更加偏好目前的享受,表现在模型中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幼稚型成员对于自身的自我约束问题缺乏认识,将这两方面分开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约束问题可能是一种普遍性的个体特性,其植根于人类的心理特性。而认知偏差则是有可能得到改善 的,如果对自我约束问题有足够认识则由其引起的项目进度拖延可以得到避免。这就如同案例中的成熟型成员,其自我约束问题仍然存在,但是由于对于这一问题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成熟型成员成功地避免了项目进度拖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启示,纠正幼稚型成员对于自我控制问题的认知偏差是改善他们进度拖延行为的有效方法。所以,项目经理有责任帮助幼稚型成员了解自己的认知缺陷,使幼稚型成员转化为成熟型成员。
4•3 注重沟通注重沟通,及时了解项目拖延的真实原因,对项目经理而言非常重要。当项目进度出现拖延时,要追究真正的原因并不容易,拖延问题是由员工的怠惰还是由项目实施中的困难所引起的并不容易辨别,因为人们难以承认是自己主观原因引起的错误。而且幼稚型成员并不能认识到是由于自己的拖延特性而导致了项目进度的延迟。因此在检讨项目进度拖延原因时项目经理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非常重要。项目经理应该传递积极信号,使项目组成员意识到自己认知上存在缺陷,以便进一步讨论改进方式。如果项目经理传递的是消极和威胁性的信息,项目成员很可能对信息的上传出现过滤,以致项目经理无法了解项目的真正情况,导致更大的问题。
4•4 压缩幼稚型成员的工作进度表压缩幼稚型成员的工作进度表,给予其较少的机动时间,将这些机动时间留给项目经理掌握,分配给整个项目,也可以使幼稚型成员的拖延行为得到改善。
4•5 改进激励机制当拖延工作的成本足够大时,幼稚型成员就不会拖延工作。使拖延工作的即刻效用降低也可以避免幼稚型成员的拖延行为。


参考文献
[1] KERZNER HAROLD.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杨爱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48–271, 249–273.
[2] JAMES P LEWIS.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9.
[3]高德拉特.关键链:突破项目管理的瓶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92-100.
[4] FARUK GUL, WOLFGANG PESENDORFER. Self- contro,l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consumption choice [J]. Review ofEconomicDynamics, 2004 (7): 243–264.
[5] LAIBSON DAVID. Golden Eggs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 [ J].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7, 12 (2): 443-478.
[6] O D' ONOGHUE TED, RABIN MATTHEW. Doing it now or later[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1): 103–124.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