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基于模块化管理对上海 EDO 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仔细梳理了该项目各专业系统质量风险之间的关联关系,从系统角度对质量风险进行辨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风险影响因子和基于模块化管理的质量纠偏措施。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质量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还有助于提升质量控制措施的精准性,提高项目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项目质量控制水平。
1 绪论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质量控制理论起源于美国。上世纪 50 年代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将“计划-执行-检查”的理论进行了拓展,增加了处理阶段,成为 PDCA 管理循环的雏形。美国的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提出了著名的“朱兰三步曲”,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开辟了质量控制的新时代。迄今为止,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质量控制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Daniel.Mood 认为质量控制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Stijn Van deVonder 强调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认为可以通过施工技术手段的提升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同时,Anderson 强调工序管理是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工序控制涉及如何评估和优化关键工序,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1]。
模块(module)及模块化管理(Modular management)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产品生产领域,Starr 于 1965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一模块化生产(modularproduction)。复杂系统可被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保持着一定的逻辑关系。1997 年,模块化理论的先驱卡利斯.鲍德温和吉姆.克拉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管理》,指出了模块化组织是网络化的组织形态或者业务整合的基本单元。国外模块化研究比较早,最早聚焦于金融项目,然后逐渐扩展到软件项目、PC 组装、工业安装和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国外模块化研究最早由 Baldwin and Clark 将金融服务流程打破,将其分割成相对独立的不同金融模块,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分离式服务,然后通过松散耦合进行模块化整合,将不同的金融模块移交给不同的金融部门或企业连贯地进行操作,实现了金融业务流转的精准可控[2]。金融项目的各业务单元相对独立,易于实现模块化管理。同时也有人将软件产品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单元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3]。高度模块化的源代码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模块化的软件开发不仅允许模块之间的水平开发,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类似模块之间的创新和竞争去充分改善系统的功能,从而保证了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
3 上海 EDO 项目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3.1 项目概况
本项目 3#和 4#建筑洁净室为主要施工作业面,上下 2 层,施工作业面积约 40000m2,包括洁净室环氧系统、高架地板系统、金属壁板系统、吊顶系统、空调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保温工程、电气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同时,有 MAU、FFU、DCC 等设备采购。其中 4#建筑 MASK 栋,其 2 楼地面为混凝土格栅梁,层高达到 8m,高空作业很多。并且,MASK 栋为防爆厂房,有防爆设计,其车间地面的防静电接地系统要求很高。本项目洁净室主要为百级和千级标准洁净室,洁净度等级高,洁净室内作业的洁净管制要求高。洁净室洁净度和防静电地面的质量,都属于本项目的主要质量控制点。
本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项目从工程开工到工艺设备Move in,主要施工工序集中在 3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合计 90 天,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很大。在紧张的工期要求下,本项目面临多专业、多系统、多区域平行作业的复杂情况,给项目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若按照常规施工作业方法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思路,合同工程量无法在工期内完成,同时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管控,项目管理将面临工期目标和质量控制全面失控的双重风险。
5 模块化管理对质量控制的优化作用
5.1 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的协调管理
模块化施工将原本在施工环境较差的作业,特别是高空作业与密闭环境的施工,转移到作业条件和环境更好的车间里。这样极大的改善了作业环境,对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条件。 相对传统管理模式,模块化施工后,现场施工的大部分作业转移到工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同时发生了重大改变,施工质量的控制变为工厂产品的质量控制,更加精准高效可靠。
工程项目是在动态条件下实施的,进度控制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功能适用性和投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达到质量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控制三个目标中的中心目标。基于模块化的施工管理能有效的预防、控制、减少或消除工程质量缺陷,最大程度的满足建设单位对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要求。
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工程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及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发挥,使得投资回报滞后。而片面强调保证施工质量,一味的精做细干会使工期延后,项目成本增加。基于模块化管理,能把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任务进行统筹协调,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工程。
5.2 项目实施效果
上海 EDO 项目基于模块化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实现了质量控制过程的“精、细、严、准、实”。在项目管理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指导下,每天每周每月按照质量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执行力,同时能充分分析和认识到质量问题的本质,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实现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协同管理。同时,基于模块设计、模块预制、模块安装和工序优化管理,实现了多专业、多区域平行施工与项目质量管理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可控,达到了项目预期的质量控制效果。
结论
模块化理论最早运用在产品设计方面,然后逐渐扩展到生产管理、金融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上海 EDO 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期间,对各种模块间的管理接口进行了优化对接,给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该项目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圆满实现了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本文研究基于系统化、模块化的角度,提出基于模块化管理实现项目质量的控制,并通过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基于模块化管理对上海 EDO 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仔细梳理了该项目各专业系统质量风险之间的关联关系,从系统角度对质量风险进行辨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风险影响因子和基于模块化管理的质量纠偏措施。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质量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还有助于提升质量控制措施的精准性,提高项目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项目质量控制水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上海 EDO 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模块化的管理理论,将模块化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模块化的质量控制实现了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检查、纠偏和闭环控制,切实提高了该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模块化的质量控制是对项目质量控制模式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质量控制不仅要降低质量风险,还需要符合经济原则。模块化的质量控制基于模块设计、模块预制和模块安装,能有效杜绝因人而异,因现场环境而异导致的产品质量偏差和施工作业偏离,模块化的施工管理,能有效提高施工作业的标准化和安装精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完全可控。同时,有效减少返工作业和过程浪费,降低了质量控制成本,为其他工程项目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