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从流浪汉到“远东首富”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00622132910489
  • 日期:2010-06-2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流浪汉到“远东首富”哈同全名叫欧司•哈同。他出生于1849 年。哈同的老家在巴格达, 本是一个犹太人。说到当年哈同为什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做生意, 还得从当时犹太人的社会地位说起。        
        上世纪初期, 犹太人只是属于巴勒斯坦的一部分。1947 年, 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1948 年, 犹太国才改为以色列国。在没有建国以前, 犹太人只是一个游弋民族, 一个受人歧视和排斥的民族。那时,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 对当时没有国的犹太民族无情地关上了大门。唯独远离欧洲一万多公里的中国上海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犹太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将他们迎了进来。仅在 1933—941 年间, 上海就迎来了近万名犹太人, 其中有80%的犹太人在上海定居经商做生意, 不少人还抓住机会发了大财。哈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哈同在中国主要发的是房地产财。哈同出身很苦, 从小就在饥寒线上挣扎。为生活所迫, 青年时期, 他便随父母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上海。当时不少犹太人在上海办银行, 哈同经人介绍给一家银行当看门人。哈同出身贫苦, 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谦让和动脑子。不久, 他便由看门人升任“管事助理” , 主要负责看守鸦片仓库。想想看, 当时看守鸦片是个多好的美差。为此, 哈同从中狠赚了一笔。赚了钱, 哈同不挥霍浪费, 而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积攒起来。当积攒到一定数目的时候, 他便在当地买下一块地。用他的话说, 上海这地方好做生意, 总有一天这些地和房产会升值赚钱的。     
       机会之门总是向有准备的人敞开着。1884 年爆发的中法战争给哈同带来了发财的契机。      
     1884 年 12 月, 中法战争爆发, 结果在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奋力反击下,侵略者大败而逃。这一仗使生活在上海滩的外国洋人惧怕万分, 他们错误地认为, 中国人将法国人打败了, 紧接着就会对所有的洋人进行清算, 于是纷纷行动, 出卖家产房产, 溜之大吉。当时哈同的亲人们也认为洋人倒霉的日子来了,都来劝哈同早些将房地产出手。哈同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此番战事不但不是凶兆, 相反是发财的良机。他看准了后,便联络一批犹太人低价收购了一批房产。为了筹措资金, 他甚至将妻子的金银首饰都变卖了, 换回钱后全部用来购买房产和地产。       #p#分页标题#e#
        做生意就是一场博弈。财运垂青了这位犹太人, 哈同赌赢了。论文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当时中国人民虽然打败了法国侵略者, 但腐败的清朝政府并没有从中振奋, 而是认为自己反正打不过人家, 竟然在胜利的欢呼声中与法国人签订了《中法和约》。于是曾经吓得作鸟兽散的外国人又纷纷回到了上海, 十里洋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当时哈同用低价购买了南京东路一带的大批房地产, 结果这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房地产价格在三四年内翻了上千倍, 哈同也由此赚了个钵满盆满, 为他以后成为“远东首富”赚下了第一桶金。具有远大眼光的“地皮大王”哈同不仅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还是一个具有远大眼光的奇人。        
         首先, 他认识到要在中国发财, 除了要有经济头脑外, 还必须具有政治头脑。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竞相逐鹿,轮换坐庄。哈同处于乱世, 但思维不乱,他在各种政治力量中处变不惊, 左右逢源。1909 年, 他运用“夫人外交”手段,偕同妻子罗迦陵前往天津拜谒隆裕太后的母亲, 并让这个显赫的皇亲国戚收其妻为干女儿。辛亥革命后, 北洋军阀掌权, 哈同一度与驻扎在上海的三个护军使都建立了亲密关系。不仅如此, 哈同还与革命军人孙中山、蔡元培、蔡锷、章太炎等人过从甚密, 就连章太炎的婚事都是哈同一手抄办的。                 #p#分页标题#e#
其二, 哈同又是一个眼光远大的商人。举个例子吧: 哈同曾在上海河南路口到西藏路一带购买了不少房地产。但由于当时那些地段交通极为不方便, 致使这里的房地产无人问津, 自然房价也涨不起来。多年在生意场上打滚, 哈同明白了一个道理: 君欲取之, 必先予之。于是他向租界当局提出了一个建议: 在这里修一条路。他在陈述了修路的不少好处以外, 还慷慨提出自己愿意捐出 60万两银子用于修路。他的行动感动了大家, 终于在这里修起了一条又宽又平的大马路。路一通, 哈同购买的房地产价格随之上升了 30 倍。当时上海街头传出这么一首歌谣称赞哈同会做生意: 哈同哈同, 与众不同。看家守院, 省吃俭用。看准时局, 购房不吝。捐款修路, 造福大众。先予后取, 财源滚滚。    
          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哈同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地皮大王”。当 时 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 他就占有44%的 房 地 产 。他的资产总额已达到了1.7 亿元。家产显赫,结局悲凉哈同花了一生的心血在上海炒房地产, 也赚了大把的银 子 ,一 度 时 期 成 了“远东首富”。然而他的财富并没有绵延下来, 结果被无情的战火吞没了。1931 年, 82 岁的哈同走完了人生的历程, 被送进了火葬场。他死后, 中国大地燃起了战火, 天下大乱。哈同庞大的家产成了不少人觊觎的目标。首先是哈同集团内部发生了内讧, 大家都想从中捞一把, 于是集团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接着, 哈同家庭成员开始了侵吞家产的争夺战, 他们肆意瓜分, 致使庞大的家业在短期内被搞得支离破碎。       
        除了家贼, 更有外贼。当时上海滩的汪伪政权和日本侵略者都参与了对哈同家产的争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上海后, 强行占领了哈同集团的房屋。爱俪园本是哈同精心建造的私家园林,在上海很有名气。日本兵来了以后, 将其强行占为营地, 将园内的建筑破坏殆尽。到 1945 年, 这个曾经珠光宝气、玲珑剔透的园林就只剩下几间破房子了。             
哈同在世时, 曾经在上海组织了好几支炒房团, 他自诩为龙头老大。后来这些炒房团的结局也不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上海回到了新建立的以色列国。哈同的炒房团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退出了历史舞台。到如今, 哈同也只是在上海滩的炒房史上留下了一个空名。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