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高职与中职职业教育接轨的优点与缺点——上海社会科学类论文专区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8251133402183
  • 日期:2011-08-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上海论文: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将会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追求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中职的发展壮长,为高职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有利于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提高职教的社会地位。 

关健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街接;时策


一、高职与中职衔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两者在层次上有区别,具体到教育内容则表现为深度和广度的区别。中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或一般技能,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但内容浅显;而高职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容较之有一定深度,毕业生要掌握能在生产领域中完成具有高难度任务的技能,即高级技能。从基本技能的获得到高级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低级为高级作必要准备,而高级是低级的延续和提升。由此可见,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学习准备,高职教育是建立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中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不能真正实现“双高”—高等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高级技能,充其量只能是高等的专业理论水平加中级的技能,而中职教育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拉动,将失去发展的动力,从而缺乏吸引力。因此,在中、高职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使中职生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使非中职生源通过补习中职的专业技能课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缺陷
招生考试是目前高职院校选拔录取新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中高职衔接的措施之一。但由于高职仍沿用学科教育的考评办法,致使当前的招生考试标准存在严重偏离职教方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侧重文化知识和理论基础,且文化课考试比重大,专业技能考核不受重视,考试的理论知识与中职原有的教学内容错位。这样的考试制度会使中职在办学过程中偏离其本来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的有效衔接。
2.“五年一贯制”的不足
“五年一贯制”虽然满足了学生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但不能同时满足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在完成相当于中等水平的学业后而无法继续学习,需中途就业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这部分学生只能是在没有获得任何学历证明或资格证书的情况下而退学或辍学,造成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其突显不出中职与高职两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专业技能水平、级别的变化与提升,因此可以说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形式,只能说是游离于中职与高职之间的独立存在的一种办学形式。 #p#分页标题#e#
3.中职内部学制的不规范
在我国,中职分为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三类,学制也有三种形式,即二、三、四年制,其中技校有二、三年制,职业高中为三年制,中专有三、四跟上高级技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在拉动中职发展的同时推动高职的发展和提高高职质量的目的。


二、高职与中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虽然我国就高职与中职的衔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缺陷
招生考试是目前高职院校选拔录取新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中高职衔接的措施之一。但由于高职仍沿用学科教育的考评办法,致使当前的招生考试标准存在严重偏离职教方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侧重文化知识和理论基础,且文化课考试比重大,专业技能考核不受重视,考试的理论知识与中职原有的教学内容错位。这样的考试制度会使中职在办学过程中偏离其本来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的有效衔接。
2.“五年一贯制”的不足
“五年一贯制”虽然满足了学生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但不能同时满足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在完成相当于中等水平的学业后而无法继续学习,需中途就业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这部分学生只能是在没有获得任何学历证明或资格证书的情况下而退学或辍学,造成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其突显不出中职与高职两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专业技能水平、级别的变化与提升,因此可以说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形式,只能说是游离于中职与高职之间的独立存在的一种办学形式。
3.中职内部学制的不规范
在我国,中职分为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三类,学制也有三种形式,即二、三、四年制,其中技校有二、三年制,职业高中为三年制,中专有三、四年制。中职学制的不规范,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三类学校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互不交往和沟通,从而无法制定统一、规范的学制。多样化的学制表明同一起点的学生因为就读的中职学校类型的不同,其获得学历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内容的深浅、知识面的宽窄、专业技能要求和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中职生进入高职的起点很难达到一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从而不利于中、高职的承接。
4.中、高职街接内涵的局限性
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是中职实现由终结性教育走向终身性教育的一条途径,更是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世后人才国际化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更高要求的需要。然而,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内涵目前只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形式的衔接,而将中职后就业但仍有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往届生以及通过职业培训已获得一定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意愿进人高职院继续学习的在职人员排除在衔接的范畴之外,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不利于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职教的进一步发展。 #p#分页标题#e#
5.高职的主动性不够
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教育层次的衔接,其中还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衔接,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的衔接。目前,我国高职的许多专业课程设置是以普高毕业生为起点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专业课内容与中职雷同,课程设置区别不大,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中职生源的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高职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地位。
在中、高职衔接中,作为衔接终端的高职应积极主动与中职进行沟通和交流,就衔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协商解决,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即虽然中职与高职属于同一教育类型,但中职与高职分别属职教司和高教司归口管理,两个部门缺乏应有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使各自管辖的中职与高职同样缺乏应有的沟通,使得高职作为高层次的职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积极地、主动地与中职沟通、协调。


三、实现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的策略思考
1.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拓宽街接的内涵,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与要素:持续个人一生,系统性学习以适应变迁需求,达成自我实现目标,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与动机,融合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形态。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一生需不断接受教育、不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各种形态的教育则应为个人的发展需求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它强调各种教育形态的相互沟通和衔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各类人力资源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的从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的一种教育类型,应充分履行其职责,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越过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线,建立一座与各种教育类型相沟通、相衔接的教育立交桥,从而实现人们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获得职业和适应职业。通过建立以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中、高职衔接来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满足了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人了活力,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2.全面推行和实行学分制,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街接
改变以往以完成固定学制年限的学习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先决条件,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跨专业选课,实现同级学校之间、不同级学校之间学分的互认。学分制是以学分、学分体系为基本内容构成的,以修满规定数量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学分制的实行可以解决当前由于中职学制的不规范而导致的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同时还可解决高职由于不同生源的差异给教学计划安排和课程设置所带来的困扰。一方面,中职通过统一规定学生在修满一定学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即可毕业,没有固定学制的限制,只要是同期毕业的学生,其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均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从而保证了生源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针对非中职生源的高职生,则可以通过让其到相关的中职学校选修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以达到高职的起点要求,这样,高职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时则可以中职生的中等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为起点,从而可避免出现课程重复和内容雷同的现象。同时,学分制还应涉及到非正规的学校教育,即对于那些通过培训和职业课程班已修完一部分专业课程,中、高职都应将其换算成学分予以承认,学生将可免修这一部分课程。 #p#分页标题#e#
3.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的招生
录取制度,以实现中、高职能力的有效街接高职招考制度是为高职选拔合格生源,其中合格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合格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合格。因此,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同时兼顾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
职业教育中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说中、高职衔接实质上是能力的衔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是持有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可以衡量承担专业任务的技能水平。学历证书是持有者成功完成某一教育层次、某专业所规定的教学计划且成绩合格的证明,证明持有者已掌握了某专业所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专业技能。如果将这两种证书有机地结合,制定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招生录取办法,可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能力的有效衔接。中、高职可协同专家、行业协会通过共同协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中职与高职)的各专业在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和职教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中职的应届毕业生,如能成功地获得学历证书和规定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则有资格进人高职院校学习。而对于中职往届生和在职人员,如他们通过非正规学校教育形式的学习已获得进人高职继续学习所要求的等级资格证书,则可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开设为期一年的文化知识补习班,以考试成绩是否合格作为其能否进入高职院学习的基本条件。
4.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高职的主观能动性
管理是服务,教育行政管理应有助于同一系列教育的沟通。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各管理部门应秉着协调、合作的精神,使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层次相互沟通、衔接,并且,高层次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低层次教育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协调,以促进高层次教育与低层次教育的有效衔接。
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各自为政、互不交往的多头管理模式,给中、高上海论文职的衔接设置了诸多障碍,建议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对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打破权力界限、增强合作力度、调动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同类教育不同层次的有效衔接。对高教司与职教司进行统筹管理,有利于调动高职的主动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与中职交流和沟通,从而根据中职的专业特点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对课程的安排、课程内容的选择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革,以真正实现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周琦.试析学分制的几个问题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I3]蒋乃平.中、高职街接的四个接口[J].职教通讯, 2001,(4).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