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简述会计信息不实和虚假的治理措施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6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6041104461438
  • 日期:2011-06-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摘 要: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实和虚假的原因,提出应对会计信息不实和虚假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虚假 对策
中国银广夏事件和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引起国内和国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极大关注,从政府到民众,都迫切呼唤会计要诚信、规范,摈弃信息失真,维护政府、债权人、投资人的权益,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需要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寻求治理对策,杜绝会计信息的不实和虚假。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信息的不实;二是会计信息的上海社科论文代写虚假。无论那方面的内容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但是其性质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
(一)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
会计信息不实是指在遵循会计规范的前提下, 会计人员由于主观判断错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出入, 这种出入不是主观愿望而故意造成的。从其涵义分析,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环境的因素。
首先分析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而在对会计中不确定性的内容进行确认和计量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会计信息偏离客观实际,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实。(2)会计自身因素的限制。一般的会计信息自身限制因素有: 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会计复杂性的判断、货币计量单位选用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不实的会计信息内在于会计系统中。
其次分析环境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加工整理,以及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使用性的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如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如果确定重要性比例的划分不得当,会将重要的事项划分为不重要的,或将不重要事项划分为重要的。处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就会存在差别,这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实。(2)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如果会计工作中存在: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责任不清晰,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不规范,原始凭证的审核手续不严密,内部牵制制度不周全等,都会形成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
(二)会计信息虚假的原因
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或隐瞒营业亏损、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目的,事前经过调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这种失真是主观有意造成的,具有欺诈性,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p#分页标题#e#
1、国有企业产权中各行业主体的利益矛盾。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它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可能会联手合谋造假,虚构会计数据,产生会计信息的虚假现象。
2、激励和约束机制非对称性。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与集权式控制结构相对应的激励方法,包括意识形态激励、行政手段激励(职位晋升)以及保障机制激励等,然而这种激励方法却造成了激励与约束的非对称性,以及会计活动的低效率,就产生“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以致“财务造假”的现象。
3、市场机制缺陷和政府职能的局限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短,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资源的配置不能按照市场的调节规律来有效进行,政府调控市场的职能如果不能合理发挥,将会导致市场的运行秩序紊乱,市场所起的优胜劣汰作用会发生扭曲,市场难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这会毫无疑问地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有利的空间,客观上产生“不造假吃亏”、“不造假就会处于劣势”的现象,形成不是优胜劣汰,而是罚优奖劣的市场格局。
4、产权关系模糊与企业市场法人主体资格的缺位。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当中,先后实行了两权分离、政企分开,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国有资产的比例,建立企业市场法人主体地位的几个阶段,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地被动调整。结果会造成两种现象,一是会计行为被动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是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这样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虚假现象的产生。
5、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阻力较大,监督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董事长和总经理权力集中,而监督机构党委会、上海社科论文代写职代会、工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约束弱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以权谋私培育了土壤,会计核算和监督可能不是以兼顾利益集团为核心,而是以董事和经理人员的利益为核心, 会计必然不能真正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提供真实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会计信息不实的治理对策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①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②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③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④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
2、改善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首先,要充分估计客观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力争在事前控制会计信息不实的问题。其次,要大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营造会计信息“透明”、“公正”的氛围。 #p#分页标题#e#
(二)会计信息造假的治理对策
1、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的明晰界定,是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可以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产权改进,积极实施与会计信息质量最为相关的措施:① 形成以财产所有权分散化为前提的多元持有者的产权结构;②形成具有民主程序特征的集体产权结构; ③形成剩余索取权与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④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2、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促使会计信息生成规范的有效运行。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企业两类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强化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专职管理、基础工作管理,发展多元化持股经营,建立国有资产立法执法体系,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为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创造条件。
3、构建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经济性、契约性和权力制衡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董事会,其中应有职工代表、熟悉财会、产权交易和经营运作人员,实行管理人员社会聘用制,建立经理人员的法人代理权制度,在法规契约上明确限定经理人员的法人代理权,以减少出资者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差距。规范公司资产保值增值与劳动报酬的同步增长比例,维护出资者利益,防止内部人合谋行为;严格会计审计制度,保证会计的独立财务权;严格审计监督,制定较长时期的经理人员经营业绩评价标准,鼓励经理人员集中精力搞好公司的长期经营效益。
4、转变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率。在合理确定监督规模的基础上,转变监督方式,一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监督除保持必要的行政性约束外,应逐渐从行政性监督为主向行政性监督与产权约束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要求应尽可能体现所有权要求,对国有企业在经济上只承担有限责任;二是根据改革进程中的市场机制的发育水平,推动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从以往的实物型监督为主向实物与价值监督相合的方式转换,提高国有企业资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和市场的确认度;三是规范各种监督形式的主要内容与监督效果的法律约束力。通过以上方式,约束政府、长官意旨的会计信息产生,理顺会计信息的形成秩序。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