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摘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海经济论文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的战略选择,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也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为推动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从外部环境、内部创新、人才战略、统计调查制度、产业布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来着手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对策建议
How to Develop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ies for ShanghaiIndustrial Enterprise Group
Abstract.Giving priority to develope producer services is the strategic selection of quickening“Four Centers”constructing objective for Shanghai.Shanghai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 group developing producerservices is significant for promoting Shanghai economy turnaround.Shanghai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group accumulated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shlunwen/shanghaijingjilunwen/developing producer services,but also facingsome bottleneck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appropriate policies andmeasures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intemal innovation,talents strategy,the survey system,industrial layout,鹊well a8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hould be formulated.
Key words:.Shanghai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 group;producer service;status quo;countermeasure
一、引言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生产者在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或商务活动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出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具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依附于制造业企业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在上游(n--f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生产活动全过程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亮点。我国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都高度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国务院下发的7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上海市委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正式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当年的《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投资指南》的鼓励类栏收稿日期:2008—12-05作者简介:杨丽伟(1978一),女,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博士。一26—万方数据经营管理杨丽伟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7卷第4期目中专门新增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址海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址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纲要》中又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对上海而言,要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00年以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得到发展。从统计资料来看,2001—2006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44%,超过了其他服务业发展的平均水平,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已经凸显。2006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30.99%,比2001年提高了8.79%。近两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至11月,上海184家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共完成营业收入1 248.1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149.9%。2008年1至10月,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 897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利润260.3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重点行业发展平稳,物流服务、总集成总承包、金融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4%、15%、14.9%;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咨询服务、设计创意、专业维修、节能环保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3.5%、21.1%、19.7%和13.5%。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十分落后。比如,美国GE公司金融产业2003年的收入就达642.79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5%。因此,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任重道远。工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的直接需求者,也有条件通过产业延伸成为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方。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应该利用规模大、品牌硬的优势,在价值链的高端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生力军。#p#分页标题#e#
二、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本文通过选取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以及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共五家上海市国有工业企业集团进行深度访谈、现场调研,分析归纳了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面临的瓶颈问题。
1.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认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努力实现向现代服务领域延伸的转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大多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上海电气集团已经认识到装备制造企业从事的不单是产品设计和制造,而是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解体或回收的全过程,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了全方位为客户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有些产品的销售环节不赚钱,企业是靠售后服务和销售维修配件盈利。服务化将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服务的价值在产品价值链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世界趋势。基于此种认识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由传统的电梯制造企业向现代服务领域延伸转型,形成了生产与服务并重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制造企业向生产——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培育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大的企业集团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时,通常的做法几乎都是围绕主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或售前、售后两端延伸服务,其中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挤出服务”、“利用服务”和“拓展服务”最为典型。所谓“挤出服务”,其实就是外包非核心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外包的范围包括制造支持、入厂物流、后勤经营管理杨丽伟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7卷第4期服务、出厂物流、总成分装、采购平台等等。实施“挤出服务,可以取得节省制造成本、节约人员成本以及降低单车成本的效果。所谓“利用服务”,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上汽充分利用世界汽车设计研发和国内产学研合作等优势服务资源,走一条高起点、低成本、全球化、差异化的自主品牌道路。开展“利用服务”大大提升了上汽集团的研发水平。所谓“拓展服务”,即关注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服务产品和服务网络的拓展,构建上汽统一的销售服务平台。如1994年5月,上汽财务公司成立,成为国内较早从事汽车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04年8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两家公司在汽车金融服务方面,取得良好发展,业务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p#分页标题#e#
(2)分析转型前后差异,确定战略转型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在经营管理上差异很大,对实施战略转型的企业来说,合理确定战略转型的目标和发展方向非常重要。如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设立了“致力于成为中国现代纺织的领航者和全球客户信赖的服务商”的公司愿景,紧紧围绕“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坚定地走高端纺织之路,重点发展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品牌纺织、时尚纺织,努力实现从传统纺织向“科技与时尚”的高端纺织的战略转型,积极推进由纺织制造业向制造业后续服务价值链的延伸,大力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纺织服务业。上海纺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按产业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品牌营销(包括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及相关业务)、时尚园区、科研和教育培训等三大类。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公司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6 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1.3%。
(3)依托工业设计,构建产品平台和创意产业园区。近年来,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有意识地保留了一批老工业厂房,并适当投资,努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园区。公司并不是单纯地收取租金,而是从现代纺织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引进设计、创意、品牌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为纺织发展提供增值性的支撑。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无论在园区定位还是在规划设计上都在上海的创意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搭建的上海市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纺织产业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开放式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上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工业设计,构建产品平台和创意产业园区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4)注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全球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N逊_lk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生产网络和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专业ATJ-进行产品研发、广告、保险、会计、法律服务和运输储存等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的需求: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就越落后。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与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日益融合使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会呈珊‘服务化”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进入或兼并生产性服务业整合原有业务。例如,上海电气集团通过下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进入金融业,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上海电气集团控股、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注册资本八亿元,资产规模逾百亿元,利润总额超亿元,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财务公司行业十强。公司坚持以服务集团、产融结合为宗旨,全力服务集团产业的发展。惠普公司通过兼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在调研的五家工业企业集团中,大多很注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其中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集优股份)是上海电气集团在基础件行业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转型的典型企业。集优股份把机械基础件产品的后道加工,与基础件的仓储、配送、贸易等业务紧密融合在公司的业务体系中。一方面,通过整合国内紧固件中小制造商,服务国外紧固件中小经销商,形成了更加贴近全球市场的紧固件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宝山杨行现代化物流中心,适应了国内外紧固件中小经销商小批量、多品种、快速配货要求,打造了机械基础件供应链物流平台。集优股份当前发展现代化物流业务的主要经营载体是标五高强度紧固件公司,该企业紧固件出口居全国紧固件行业首位,成为中国紧固件行业外贸企业的“龙头老大”。#p#分页标题#e#
(5)创新经营管理方法,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确立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地位后,一些企业集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方法,力求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如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公司具铲无船承运人”和“一级国际货代”资质,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物流方案策划和运作团队,能集成海关、码头、公路及铁路等方面的强大资源,具有完整的内外贸口岸服务功能,提供国际航运、进出口报关、国内水运、陆运及铁路运输、零部件拆装箱、仓储、外贸转关等服务。公司拥有一体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菜单式服务为用户度身订制解决方案。同时,公司采用KPI指标进行日常运作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管理。公司获得IS09001:2000认证,致力于以口岸资源为平台,以技术化服务产品开发为抓手,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集装箱航运物流,重点发展外贸进出口整车物流。海通公司始终以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成为可信赖的物流供应商为己任,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海通物流经营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紧紧抓住公司第二次发展机遇,把现有业务做好、做专,然后再做强、做大;把公司经营规模做大,把经营能力做强,把公司管理做精。
2.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取得以上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下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和瓶颈:
(1)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集团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是附属于制造业的生产职能的延伸,难以白成体系,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水平较低,还没有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差距仍然较大。在OECD(世界经合组织)国家中,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换到服务业,服务业占其GDP比重平均高达65%左右,有些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其中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商务与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其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大多超过了6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而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200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5%,占GDP比重不到20%。
(2)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竞争压力较大。市场准入门槛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决定了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决定了产业的平均企业规模,是政府规制产业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是一个产业顺利成长的保证。上海大多数国有工业企业集团认为其所在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缺乏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各种经济主体低水平恶性竞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大型国有工业企业集团进入这个市场,在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缺乏竞争力。#p#分页标题#e#
(3)生产性服务业偏处于价值链低端。在企业价值链中,由品牌到加工再到研发等各项活动,其附加值曲线形成两头高中问低的“微笑曲线”,生产性服务业则处于这一曲线的最底端。总体来看,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有限、技术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一些位于技术和知识服务链低端的产品和服务,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企业作为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主要研发者、使用者和传播者的作用与水平相去甚远。如上海电气集团的研发服务收入微乎其微,在2007年上海电气集团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中仅占0.6%。处于末端。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服务人才相对匮乏。与发达国家的著名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高端服务人才相对匮乏,在我们的调研和访谈中,大多数企业集团都提及了此问题,认为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本市需在金融、物流、港航、信息服务、会展等领域引进人才,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机构等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在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形成人才的高地。
(5)汇率风险问题。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在积极培育和开发海外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时,常常由于工程周期较长(如上海电气集团在电站工程、输配电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周期至少三年以上),对于几年工程期满之后的人民币汇率缺少比较准确的预测依据,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很大,项目的利润被人民币升值的汇总损失所吞没。
(6)传统观点制约了个别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传统观点的制约,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感到自身在得到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支持方面远远不够,在信贷政策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公司名称的缘故,其许多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在金融系统中被简单地划入所谓的“传统纺织”,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夕阳产业”。主要表现就是银根紧缩之后信贷调整措施往往首先用于纺织,从而阻碍了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7)生产性服务的内部供给现象严重,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从制造业分离衍生出来的,但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知识产权制度和信用环境不够完善,导致企业服务大量依赖内部供给。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只有12%。
(8)统计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相对薄弱,对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活动成果的反映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整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全貌。特别是随着开放的扩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一大批新兴服务业、尤其是各种信息及中介服务业迅速崛起,传统的服务业统计方法已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统计范围不全、部门分类较粗、数据搜集方法单一等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原来主要由政府来办或由政府垄断的服务行业逐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外资和民资进入经营,造成不同所有制在同一行业中相互渗透、交叉并存。因此,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p#分页标题#e#
三、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其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结合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推动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1.营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环境,如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楼宇,更要有优良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外部环境。为了促进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其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1)加大服务业的开放性。目前,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部分行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存在着较高的进入壁垒,难以保证自由进入该市场并开展充分竞争。比如银行、证券、保险、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行业,有待进一步推行市场化改革,从而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推动发展;二是部分行业缺乏标准,竞争行为缺乏规范,有待进一步规范发展的问题,如房地产业。对于第一个问题,要通过向国际全方位开放,来促进行业管理体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等的创新;通过引入竞争主体、导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通过公平竞争来促进行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价格的目标。对于第二个问题,则要通过开放,引进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行业标准,健全各行业的管理规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健全法律法规。经济结构的改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律法规。而生产性服务业各项法规的建立与完善,须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在现实中,各种与生产性服务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如贸易法、期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房地产交易法、土地估价法、运输通信法、人才使用和管理法等,都应相互配套,共同规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3)解除行政管制,创新体制机制。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管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邮政电信、银行利率等,都有明显的价格管制;二是审批资格管制,如文化、音像制品、电脑制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营业执照的管制等。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必将逐步解除行政管制,为此,要创新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合力。“)确定重点产业和行业,加强政策支持。优惠政策的支持对于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十分重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根据现实的需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及相关政策,确定主导产业、选择行业重点,实施诱导政策。从上海建设世界大都市的长远目标来看,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应是现代物流、信息业等;主导行业应是金融保险业;特色行业应是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咨询业等。支持政策应是一个相互关联促进的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扶持、产业布局、产业技术等组成部分,涉及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等诸多方面。#p#分页标题#e#
2.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行业内部的创新也至关重要。行业内部创新直接决定了产业规模的扩张和绩效的提升。具体来看,可以从组织创新及技术创新两方面大力推进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实施组织创新。实施组织创新是转变上海服务业增长方式,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实施组织创新的关键有三条:一是突出重点,实施‘‘专业全球化”战略,即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客户市场定位,防止盲目多元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资源整合,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团,做大服务市场规模;三是品牌战略的跟进,以创建名牌为着眼点,集中发展名牌服务企业群,通过品牌的建立扩展高端业务。
(2)加快技术创新。要实现技术跨越,就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建设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加科技创新技术投入和创新源头建设;充实和培育人才队伍,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电子化、自动化进程,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
3.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引进培养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多数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其功能主要是通过人才来实现的,特别是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虽然上海是中国人才最为集聚的地方之一,但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而言,高素质的人才仍然缺乏。为此,上海应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为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专业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行业权威、懂经营管理的专才;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步伐;积极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构建多元、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素质,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养人才。
4.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要建立健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在行业分类上要有整体性,不仅要按照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更要从上海的实际出发,研究部分新兴服务领域的分类,切实避免有些行业的遗漏统计和统计不全的现象:在统计范围上要有完整性,打破原有行政管理系统的旧观念,实行全社会全行业统计;在统计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实行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等方法相结合;在统计监测上要有时效性,建立健全上海服务业发展的监测体系,及时反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根据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现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尽快完善信息、物流、航运等产业统计的基础工作,为全面实施部分产业核算工作做好准备。二是研究和建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门户网站、计算机服务业;广告设计、市场调查、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律师、公证、资产评估、商标代理、专利代理、质量论证等中介服务业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完善这些行业的常规统计工作。三是加强各部f-11]艮务业统计的协调和沟通,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坚持有主管部门的服务业统计应当由主管部门负责统计,没有主管部门负责统计的则由政府负责的原则,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问要形成“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合作关系。#p#分页标题#e#
5.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迫切需要政府优化产业布局,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政府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尽快消除针对服务业的政策性歧视,对生产性服务业在用水、用电和用地上实行与制造业同等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
6.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可与跨国公司合资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新兴业态,推进流通现代化。二是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上海国有工业企业集团要敢于走出国门闯市场,特别是有实力、有海外市场的现代物流、信息、商务等服务型企业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对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开发。
参考文献:
【l】钟韵,闫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叨.人文地理,2005,(3).
【2】代写上海经济论文陈宪,程大中,殷凤.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7[bi].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田继忠,沈玉芳.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作用研究叨.经济论坛,2008,(4).
[4】吴斌,沈根荣,奚立峰,周炳海.上海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问题研究叨.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