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re is a popular view, think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resistance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mult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ules and economic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we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at of globalization regional views lack full practical basis.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ole in promoting
摘要:上海论文网目前,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及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区域化阻碍全球化的观点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薛誉华,2003)。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因的多样性及其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可能性
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观点,一般都把区域一体化组织产生的根源和动机归结为“与外部对抗”或“与外部竞争”。的确,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一些以与外部对抗为目标的区域集团,战前的英联邦贸易体制与战后的经互会就是其中典型的实例。这类区域一体化组织必然会损害全球市场的统一性,并阻碍经济全球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却日益多样化。
1.一些国家由于感到在GATT或WTO的框架下无法实现自己所期望的全球市场开放目标,所以率先与自己立场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全球多边贸易与投资谈判中无法达成的协议,却经常能够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多边或双边谈判中达成一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市场开放无法取得进展的产物。例如,由于许多GATT成员拒绝在1982年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致使美国在80年代中期决定与以色列等国展开组建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试图以此向其他贸易伙伴施加压力。由于乌拉圭回合(1986—1993年)陷入进程缓慢且旷日持久的谈判中,致使许多国家担心乌拉圭回合谈判不会取得成功,于是参加区域性贸易安排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益增多。
2.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区域一体化协定来锁定国内制度改革的进程,并为实现进一步的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开放注入活力。一个国家的制度改革经常面临着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所以改革进程很容易出现反复。一旦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签定了区域一体化协定,按照该协定的规定进行制度改革就是其应尽的国际义务,所以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将很难通过调整一体化协定的方式来改变改革进程。因此,有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一国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是向外部世界发出的清晰而可信的信号,表明其所进行的制度改革和市场开放是受到一体化协定约束的,因而具有长期的稳定性(Fernandez andPortes,1998)。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及部分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金大中政府改变了此前韩国长期坚持的“非集团化”政策传统,分别与墨西哥、智利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其主要目的是期望此举有助于向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跨国公司表明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以便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支持和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3.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消除主要贸易伙伴对自己的贸易壁垒。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加拿大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不断运用反倾销税及反补贴措施强化贸易壁垒,致使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出口受到严重威胁。加拿大决定与美国组建自由贸易区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保障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的发展和扩展历程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原因。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区本来是两个具有一定对抗性的一体化组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两者之间终于在1973年达成协议,并分别给予对方工业品贸易以免征关税的待遇,从而形成了大自由贸易区。
4.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一体化协定来提高国际多边谈判的交涉能力,从而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多边谈判过程中,各谈判方的实力是决定其影响力和交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这就促使一些国家期望通过一体化协定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以便维护或提高自己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过程中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是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然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向,即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区签署了合并协定,并在1992年建立了欧洲统一大市场,这对美国左右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从而促使美国逐步放弃了其长期坚持的“孤立主义”政策传统,1987年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又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还积极推动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与安全性动因。区域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收益是有助于改善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南非发展共同体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来自南非的威胁,中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盟也存在抵御俄国威胁的安全战略考虑。欧共体的创立同样存在谋求地区安全方面的原因,即一方面是可以联合起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避免重蹈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覆辙。2003年5月10日美国布什提出的美国与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也主要出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原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促成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与外部对抗”或“与外部竞争”来归纳其动因。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全球市场的割裂或区域之间的对抗。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构建开放的全球经贸规则的积极影响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多边合作和统一的国际经贸规则为基础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以区域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及区域性的经贸规则为基础(薛敬孝等,1995)。如果仅从上述层面分析,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之间不仅存在着重大区别,甚至可以认为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冲突。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GATT内部曾围绕该一体化组织是否违反GATT所倡导的非歧视性自由贸易原则发生了激烈争论。在当时欧共体6国以退出GATT相威胁的情况下,GATT才不得不把区域贸易协定确认为非歧视性原则的一个例外。然而笔者以为,我们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静态地分析区域一体化协定是否违背GATT或WTO所倡导的非歧视性原则,而应该动态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大量涌现,最终是促进了全球自由经贸体制的建立,还是阻碍了它的建立。#p#分页标题#e#
1.为尽可能降低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对外贸易壁垒效应,许多非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积极推动多边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谈判。例如,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每前进一步,都促使美国等非西欧国家积极发起一轮新的多边贸易谈判。欧共体创立后不久,在美国的倡议下发起了GATT迪龙回合(1960—1961年)和肯尼迪回合(1963—1967年)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GATT成员之间的关税水平。东京回合(1973—1979年)则是对欧共体第一次扩大成员的反映。1986年欧盟通过单一欧洲法案的举动,促使美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倡导更加全面的市场开放。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关税平均水平为40%,而目前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在发达国家仅为3%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也已经下降到了14%左右。上述情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多边贸易谈判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注入动力。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可以使有关国家更好地处理全球经济合作问题。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需要以各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为前提。在这种市场开放过程中,成员国的政府、企业和一般居民将逐渐体会到经济自由化的积极意义,并掌握应对经济自由化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应对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开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边干边学”的途径来获得,并且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更容易学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将面临较少的谈判对手,从而更容易达成协议。OECD的研究证明,达成区域性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所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是问题的尖锐程度和解决的可能性(丁一凡)。从而可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进行市场开放和企业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商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场。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成将促使成员国或一体化组织,更加关注与区域外的经贸关系以及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些国家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时就会失去对多边市场开放的兴趣,甚至会威胁到多边贸易协议的存在。事实上,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多边市场开放协定无法取得进展,而区域一体化则会为进行新一轮的多边市场开放谈判注入新的动力。美国对区域一体化态度的转变就是这一情况最好的例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是与以色列、约旦、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然后又与墨西哥、加拿大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一直试图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另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在APEC范围内建立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体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美国并没有失去对制定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兴趣,而仅仅是期望通过此举维持自身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向区域外的国家施加压力以促使其采取对美国更有利的开放市场的政策。
4.地区性的自由化协定经常可以成为确定多边国际协定的基础。回顾GATT及WTO所进行的各轮多边贸易谈判,我们会发现,许多重要议题都在一些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已经得到解决,一些国家或区域一体化组织则希望把有关的区域性协定上升到GATT或WTO框架下的多边国际经贸协定。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范围,在外国投资的国民待遇、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许多内容最终都成了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及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议题和争论焦点,并为在WTO框架下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经验。另外,已经成为WTO重要经济规则的“信息技术协议”,就是首先由APEC成员达成一致后被WTO批准的。
5.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产生有效地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渊源于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则可能会削弱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在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下,一体化组织的决策机构统一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决策权。贸易政策决策权的转移可以产生以下两种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机制:一是“优惠淡化效应”(preference-dilution effect)。即随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各国原有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在整个一体化组织范围内的代表性可能会大大降低,从而削弱对制定共同政策的影响力。二是“优惠非对称性”(preference-asymmetry effect)(霍克曼等,1998)。由于各成员国从某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获益不同,所以对政策主张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作为妥协产物的贸易政策可能会降低保护程度。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还应该重点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1.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和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主要是以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快速发展的形式而展开的,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1997年,欧盟内部的贸易额高达12 685亿美元,占所有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6%。同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部贸易额为4 964亿美元,占美、加、墨3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9.1%。正是基于上述事实,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认为,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经济全球化,而仅仅是实现了经济的区域化或地区化。笔者认为,上述看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立起来也并不妥当。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日益突破民族国家疆域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必然要以地理临近且容易实现制度协调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为开端。另外,如果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在说大的民族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若干民族国家之间消除阻碍经济交往的障碍,形成共同的经济疆域,其最高形式就是完全的一体化。尽管我们有理由认为民族国家的存在是阻碍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却没有理由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大国比小国林立更不利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发展,因而不能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危害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向。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带来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加,而贸易转向则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造成从非成员国进口转向到从成员国进口的贸易方向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贸易转向,因此使许多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全球的共同繁荣,并从而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鲁曼、巴拉萨、克雷宁等经济学家曾对欧共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及其对欧洲自由贸易区造成的贸易转向,进行了数量化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是: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移,欧共体的一体化发展并没有对其最重要贸易伙伴———欧洲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目前存在着一种研究倾向,即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贸易转向的结果。例如,有的学者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加、墨的3边贸易增长单纯看作是对区域外贸易壁垒的结果。1987—1997年10年间,美墨贸易额增长了3.5倍,而同期中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6.7倍,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泰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4.3倍。此间没有证据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造成了严重的贸易转向。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对美贸易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p#分页标题#e#
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评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不能仅仅分析贸易问题,国际投资的发展也是衡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引发成员国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方面展开竞争。在欧共体国家开始建设统一市场之初,美日跨国公司非常担心西欧国家采取市场封闭的政策而把其排斥在外,后来他们发现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有利于外国投资的。法国传统上对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持怀疑态度,而同为欧共体成员国的比利时则非常欢迎外国投资,世界上许多著名汽车公司都在比利时建立了生产基地。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以后,在比利时生产的汽车大量涌入法国市场。这种情况使法国认识到,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壁垒措施最终将惩罚自己而有利于其他欧盟成员国,为此法国开始实施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吸引外资大国之列。其次,为防止被排斥在地区贸易集团之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针对各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跨国投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跨国投资的目标已经不再是针对某一单个国家,而是针对某个地区。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目标就是为了更便利地进入欧盟市场。在英国决定暂不加入欧元区后,丰田公司由于担心会失去欧洲大陆和东欧市场,又在法国北方城市瓦朗谢纳新建了一个汽车厂。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成员国加快对区域外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目的是绕过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有效地占领国外市场。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则相对地降低了区域内跨国投资的动力。例如,1987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时,加拿大对外直接投资中的66%在美国,而1996年该比例则下降到了54%。美国的情况大致相同,1987—199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了约2.2倍,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近2倍,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近3倍,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4倍多。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其他推动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将通过促进地区和平、维护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等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1.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总结各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政治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提高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从而可以有效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西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在该地区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和平气氛,法德这两个宿敌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历史上巴西与阿根廷的关系一直不融洽,长期处于军备竞赛状态,一度曾出现过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的危险,甚至两国都曾暗示要发展核武器来制服对方。然而,1986年两国签署的“一体化和经济合作计划”大大地缓解了两国敌对的民族情绪,1991年启动的南方共同市场则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APEC的出现也为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提供了多边对话与协商的平台,并使该地区许多原来敌对国家之间的信任程度得到了加强。当然,判断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为经济全球化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不仅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政治关系的走向,而且也应该分析一体化组织对外政治关系的走向。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各个区域集团之间的政治对抗,因而区域化不利于全球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增加了对政治一体化和共同外交的要求,但并没有产生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对抗的局面。自欧共体创立以来,实现共同外交、共同防务及政治一体化一直是该组织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则明确提出了建立政治联盟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欧盟作为一个政治联盟还非常脆弱,甚至还很难谈得上是一个政治联盟。欧盟成员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另外,即使欧盟在政治联盟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政治一体化,其最大的可能是使多极化具备更坚实的基础,而不会必然产生多极对抗。笔者认为,多极化并不会妨碍全球化的发展,而只能为全球化构建起更为合理的秩序原则。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各个一体化组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而没有形成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局面。在美国积极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欧盟首先与墨西哥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随后就展开了与南美共同市场及智利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APEC则把亚太地区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澳新紧密经济协定(ANZCER)、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结合在一起。近年新加坡在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方面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分别与新西兰、美国、日本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而且还正在研究与墨西哥、智利、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澳新紧密经济协定之间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自由贸易区。新加坡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新动向已经在东盟内部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目前印度尼西亚正在积极推动与美国、日本、智力、南非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泰国也正在与印度、日本、巴西、克罗地亚、俄罗斯等国协商建立自由贸易区事宜。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快。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这种新动向大大地加强了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推动着各个一体化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协调。实际上美州自由贸易区的倡导者就期望通过美洲内部小的一体化组织发展与融合来促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Raymond J.Ahearn,2001)。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内部危机挽救机制,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繁荣稳定,而且是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的重要保证。所谓内部危机挽救机制,就是指一些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起的对处于危机状态的成员国进行救助,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的制度体系。其目标是保障各成员国经济正常运转,防止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演变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例如,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美国克林顿政府从340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中提出200亿美元用于援助墨西哥政府,这不仅使墨西哥金融危机得到了及时控制,而且没有演变成为如1982年一样的南美及墨西哥债务危机与金融动荡。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97年发生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由于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缓慢,而且没有形成地区性的危机挽救机制,致使货币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愈演愈烈,并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危机干预与挽救机制尚不够健全,还不能满足维护各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各个地区建立起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东亚地区在“10+3”框架下达成的《货币互换协定》就是反思历史教训的产物。#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济,2002(5)•
[2]薛誉华•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2003(2)•
[3]薛敬孝,佟家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J]•世界经济,1995(3)•
[4]霍克曼,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M]•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2001•
[6]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7] Fernandez,R and J•Pores•Return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M]•The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Vol.12, No.2•
[8] Samuel Edwards、eds•Trade in the World Economy[M]•Nova Sci-ence Publisher,In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