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组织视角下志愿者持续性服务的形成机制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785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10-0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社会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志愿组织通过实现成员的参与动机、满足成员的需求、认可成员的贡献、促进成员的成长以及帮助成员建立志愿者身份认同,来有效促进志愿者持续性服务的形成和发展。这些发现为志愿者持续性服务的形成机制在组织层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经验和参考。

第1章绪论

2.1国外研究综述

(1)志愿服务持续性的研究

国外的志愿服务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且逐渐趋于成熟。国外针对志愿服务行为的研究主要以志愿服务行为的产生、持续和结果为研究内容。最早是由Omoto(1995)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进行探索。他发现志愿服务动机、志愿者的需求、志愿者的自身生活精力这三要素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时长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①。志愿服务是社会成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参与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Penner(1998)认为这种行为是受社会成员的主观意识所驱使的,以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社会成员为参与目的的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发展,维持整个社会的良序运行②。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志愿者持续性志愿服务的形成原因,Clary Snyder等(1998)学者们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行为对其动机进行分类。具体为:希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满足自身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而实践;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个人能力得到提升而实践;为解决个人问题而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当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加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了解自身事业发展前景并获取相关经验③。研究志愿服务持续性的Hall(2003)认为,与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存在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就是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是否实现了④。

社会学论文参考

第3章Z市X志愿服务组织概述

3.1 Z市基本情况

本文的调研地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Z市,一个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的县级市。Z市的地理特征丰富多样,行政区包括7个街道、8个镇、1个乡和3个民族乡,共同构成了一个广阔的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16785平方千米。然而,该市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仅占总面积的15%。Z市坐落于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这里拥有分明的四季变化,夏天较凉爽但冬天寒冷。Z市不仅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动植物种类多样,还拥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如鹿鸣山庄、滑雪场、杜鹃坡等,这些景点正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政策,Z市积极采取行动,大力推进了一系列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室外体育场等多种活动场地,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

根据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该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为32万人。其中,乡村居民占据大多数,数量达到22万,而城镇居民的数量相对较少,不足10万。从经济角度来看,Z市和周边城市相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并且很多方面存在落后现象。近年来,Z市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表现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经济活力的快速恢复和增长。Z市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口流失的双重挑战。城市老龄化的趋势尤为显著,老年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高达36%,这一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对Z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外地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5章组织满足成员需求:继续志愿服务的支撑

5.1组织满足成员社交需求

在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被定位为社会成员追求的较高层次需求②。志愿组织作为汇聚成员的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安全的平台。它不仅为成员提供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同时也满足了成员的社交需求。X志愿组织通过建立微信群、组织联谊活动等创新方式,加强了成员间的沟通与联系,有效积累了成员的社会资本。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还帮助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结识更多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人,从而扩展了个人的社交圈层,增强了社会支持网络,满足了成员高层次的社交需求。通过社交需求的满足,为成员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

5.1.1组织加强成员沟通,扩大成员社交圈层

志愿组织不仅是一个汇聚成员、提供志愿服务机会的平台,更是一个为成员构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场所。依托组织建立的内部交流网络,成员们得以培养起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互动关系,成员们能够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对推动持续性志愿服务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5.2组织满足成员自我实现需求

成员的社交需求在组织的帮助下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组织成员产生刺激,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成员希望可以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每位社会成员想要追求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程度的导向和统帅作用②。X志愿服务组织结合成员自身的特性,在组织中提升成员的个人能力,确立成员定位,肯定成员参与服务的价值,帮助组织成员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组织成员为了追求自我实现需求所带来的感受,选择持续参与志愿服务。

5.2.1组织提升成员个人能力

随着组织日益成熟与扩展,组织成员同样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志愿服务的时间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它同样是一个充满收获的过程。成员们在服务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组织内部的交流与分享,相互之间提供了实质性的助益,这不仅丰富了成员个人的知识库,也促进了组织成员整体技能和素养的提高。随着个人能力的稳步增强,成员们对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愈发迫切。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激发了他们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促使成员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第7章总结与反思

7.1总结

随着国家对志愿服务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虽然国内志愿者注册人数在不断攀升,但志愿者的持续性服务问题仍然值得关注。根据邓少婷的研究,志愿者的持续服务行为是个人与组织互动的结果①。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探讨了志愿者持续性服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X志愿组织在志愿者持续性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本文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在前期阶段,成员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身参与动机得到实现,对提高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有较大作用,成员们更倾向继续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来实现自身的动机。志愿组织通过对成员服务过程的观察,深入了解他们的参与动机。通过观察和沟通,组织制定出更加精准和合理的志愿服务计划,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服务中实现自己的参与动机。这种做法提升了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成员的动机,志愿组织不断对志愿服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通过这些努力,组织成员的参与动机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与志愿服务实践的契合度也更高。成员们在选择实现个人参与动机的途径时,更倾向于通过志愿服务来达成。志愿组织不仅满足了成员的个人需求,还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在经历阶段,满足成员的较高层次需求可以有效的延续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成员们会为了使自身较高层次需求得到持续的满足而选择继续参与志愿服务。X志愿组织从组织成员的需求方面出发,满足志愿组织成员较高层次需求。通过建立微信群、联谊会等活动,加强成员间的沟通与联系,扩大成员的社交圈层。志愿组织帮助成员积累社会资本,完善并加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组织成员面对社会困难的解决能力,充分满足成员的社交需求。志愿组织针对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利用组织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来提升成员个人能力和服务技能,帮助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使自我实现需求在志愿组织的帮助下更好地得到满足。组织成员选择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来保证自身需求得到持续满足,这种持续性服务不仅可以促进组织成员的个人成长,还增强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