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民族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探讨——以黄岗侗寨为分析对象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955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3-11-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社会学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以黄岗侗寨为分析对象,剖析其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继而探析其影响动态背后的驱动因素,以获得黄岗侗寨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

第一章绪论

三、研究综述

(一)民族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为传统文化的始源地,包含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及民族的微缩景观。①2012年我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之后学界冠以“传统村落”之名的研究才丰富起来。①传统村落指民国前建村至今,风土人情、建筑环境、村庄风貌少有变动的村落,其文化遗产蕴含地域特色与本土技术,是历史文化的活象征及文化传承的载体。②③此后学界对于民族传统村落的界定基于此概念进行丰富化。范莉娜等人认为民族传统村落指满足以下条件的村落,即拥有明显聚落特征、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自身文化特征明显。④罗明金认为民族传统村落指包括村落民居建筑以其承载乡土文化的集合体,是民族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对于民族传统村落的概念,本文认为应先对其中各名词进行阐述。“民族”指在经过一定历史时间形成的,在语言、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传统”指在人类与所处环境长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下产生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及遗传性三种特征。⑥“村落”指拥有相同生产、生活、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的人们所长期居住的地域空间,在这一地域中,人们互相熟悉,拥有类似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本文所叙述的民族传统村落概念蕴含“民族”、“传统”、“村落”,指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在经过一定历史条件下与所处环境不断互动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在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上相同的认知,在村落的空间形态上,该地域表现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整体历史感与民族感浓郁。

第三章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黄岗侗寨地方性知识剖析

一、由地方生计体系形成的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资源禀赋、环境优良是文化资本化转化的有力支撑。①从黄岗侗寨的生计生活中,村寨的农作用具、耕种方式、农作物等不仅反映黄岗的生计知识、村民的饮食文化,更体现出村民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的生态智慧,从而形成侗族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知识,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黄岗侗寨特色生计体系为稻鱼鸭传统农耕种养体系,主要指田里种稻、田里养鱼以及田里放牧家鸭,以达到同步生长、相互依存,形成一个食物链网络维系生物物种和谐并存,成为天然生态系统。在侗族社会,待客时的“无鱼不成礼”、“无糯米不成敬意”,祭祀时的“无鱼不成祭”,送礼时的“挑担幸福鸭”无一不彰显着侗家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现如今“稻鱼鸭”系统已成为侗寨自然生态旅游象征符号而存在。

黄岗侗寨无论是日常餐食、祭萨、节庆、或婚丧都体现糯米作为一种食物、一种“礼”的形式、一种象征符号而存在。黄岗作为为数不多日食三餐都以糯米饭为主的民族村寨,香禾糯有着“一家蒸饭全寨香”的赞誉。侗寨至今吃饭仍不用小碗,延续着手抓饭的习惯,用大碗或小盆将糯米饭舀出放于餐桌上,以一手抓糯米饭,一手夹菜,因此大多数农户家中都没有小碗。侗寨家家户户都种植香禾糯为主,糯稻种植需要水田,山间坝子难以满足黄岗人需要,因此在山坡上也开垦出层层梯田,稻田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面积的广阔与山地地势,站最高处观看时形成了一望无际的裤腰梯田。主要品种有观音糯(kgoux dongh)、谷爷(kgoux yeex)、小香禾(kgoux dangl)、扁龙头(kgoux bieengh liongc duc)、苟洋弄(kgoux yangc longl)等十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成熟时间、稻禾颜色也有所不同。香禾糯品种得以保留至今,黄岗香禾糯保护协会副会长吴成龙称主要由于侗家人“固执”。

社会学论文参考

第五章地方性知识与生态旅游融合的路径建议

一、地方性知识与养眼旅游

(一)生计环境与养眼旅游

生计体系和信仰文化需求下衍生出村民自主形成的生态观,对黄岗侗寨自然生态环境形成较大保护,如生计系统中的天然保护系统稻鱼鸭和信仰文化中的植被保护文化都使黄岗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穿过黄岗侗寨的三大溪流分布于田畴万亩的香禾糯田与鱼塘,神秘古老的原始森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以及躺在半山上的奇石等,都为黄岗侗寨的自然生态环境增添了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再加上春季时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农田上耕作的村民,夏季时绿油油的稻田与清澈的河流,秋季时金黄的稻田与千人收割的景象,配着稻田旁浓烟升起的烤鱼都体现生态旅游中游客能在黄岗村民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无处不在的养眼景观。

养眼旅游景观的持续性对于村寨、村民有着极高要求,需要村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以及经济不断提升中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态观,生态观造就生态旅游的自然环境,因此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植被保护文化、生计体系等应进一步强化这种生态观,保持好稻鱼鸭系统的传承以及植被文化的保护,展现原生态的风光美。

由于黄岗村民文化水平的有限以及面对旅游时的迷茫,村内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成为内外部力量引导和推动的主要力量。首先是正式组织政府引导和赋权,在引导方面:一是针对在村寨旅游发展过程对村民进行教育,如外出参观培训和在地学习,针对村落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课程与内容;二是生态农业、环保理念引入。在赋权方面:通过文化梳理举办社区公共活动中给予村寨内部非正式组织“寨老”一定的权威,通过寨老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主动参与,形成正式与非正式彼此支援,建立合作关系。

二、地方性知识与养胃旅游

养胃旅游是旅游者通过当地美食获得一种特有的、记忆深刻的并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在黄岗侗寨春夏秋冬不仅可以体验带浓烈的民族氛围、大自然的绿野仙踪,还可以通过一场舌尖上的旅游,从侗寨特有的糯米酒、牛瘪、腌鱼、油茶、野韭菜等各种美食中获得养胃式生态旅游。

(一)田野型养胃旅游

围绕村落田野气息、村落文化带领旅游者体验稻田旁的野味佳肴。从前文对黄岗生计体系的描述可知侗寨村民因忙于农耕素有外食午餐的习惯,养成在农田旁吃香禾糯米饭配制烧烤稻田鱼、野山菜等。旅游者于黄岗侗寨可深入体验村民赖以养成的田野餐,感受别具一格的天野性养胃旅游。

(二)居家型养胃旅游

居家型养胃旅游可分为前往黄岗侗寨,感受现做的香禾糯、腌鱼、酸汤鱼、腌鸭蛋、牛瘪汤、烤牛肉、血红等美食侗寨特色饮食,配村民自制糯米酒、油茶,感受黄岗侗寨带来的地道养胃旅游。其次可分为云上居家型养胃旅游,通过云共赏与电商服务,通过网络观赏黄岗侗寨的自然风光与侗寨文化,引用通过电商获取的侗寨食物,感受云上养胃旅游。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民族传统村落都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现代体验经济背景下,需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民族地方性知识。本文通过以黄岗侗寨为分析对象,剖析其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继而探析其影响动态背后的驱动因素,以获得黄岗侗寨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民族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强化村民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理念。受地理位置、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侗寨村民思想虽有所限制,但在旅游介入后村民能更加意识到自身生活的环境能够获取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然资源保护和人文资源的延续,并在生活实践中付出行动。

第二,随着旅游的发展,村落社会交往规则的变化逐渐发生变化。首先在神圣与世俗之间,人的地位逐渐增强,神的力量逐渐淡化,人的权力占据主导;其次是两性之间,从侗寨男性与女性互动中,女性通过手工艺、民宿、餐饮接待等,被赋予长成和安定生活的空间,地位逐渐得到提高,两性关系趋向平衡;最后传统组织与正式组织的互动方式,正式组织吸收传统组织的权力,传统组织力量的淡化。

第三,旅游介入后地方性知识变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政府干预、游客凝视、村民思想观念转变、村寨精英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传统村落大多位于偏远之地,有着不易进入的地势环境,旅游发展前相对远离正式组织的管理,侗寨活动主要有村落精英引导,其核心围绕侗寨传统信仰与生计需求而结成村落秩序。旅游发展后游客带来的经济、外来观念逐渐影响村寨的价值观念、社会规则与社会权威,进而逐渐带动地方性知识的变迁。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