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哪里有?笔者总结南村近年来在乡村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社区团体、组织个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可否认南村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不足,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其他类似的民族互嵌社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一.绪论
1.3.1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党和政府针对中国乡村问题提出的发展战略,与欧美日韩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乡村治理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比如中国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石,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乡村治理作为复兴乡村的重要手段,二者都是将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繁荣的主要途径。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很早便进入到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和程度较高,乡村发展也较早地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并将其作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以解决,这些国家对于乡村治理的研究及实施也早于中国,因而,对中国而言这些国家在乡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与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以法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乡村建设与治理入手,对关于国外产业振兴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结合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以及本文的研究方向,笔者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一下梳理,包括国外乡村产业振兴前夕的问题,国外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研究。
法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乡村建设与治理方面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进了乡村产业繁荣,实现了乡村建设目标,作为农村改革的成功案例,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为不同地区的乡村产业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对国外乡村产业振兴特点的探讨中,高升等学者认最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的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美国农业的集群式发展,促进了美国乡村产业的发展9。夏金梅在《“三农”强富美:美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中提供了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底,美国总人口百分之一的农业从业者为全国提供了农产品的供给,并且美国农产品在出口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0学者夏金梅提供的数据侧面肯定了高升等学者对于美国农业集群式发展的观点。学者朱晓龙,王洪辉在《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中肯定了城市规划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地位,工业聚集区对外分流,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
三、南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南村产业振兴中的问题
3.1.1特色产业影响力不足,品牌观念淡薄
就南村而言,主打产业包括采摘园、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蒙古族文化产业园等,就经营项目而言,十分富有特色,但是采摘园区各自为政,出现“一物多价”现象,市场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经营标准,采摘园并没有做大做强,没有形成较大的消费市场和较为统一的采摘品牌,采摘园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模式,一味地靠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顾客,终究是无法长久的。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主要参与文学作品创作,或是在创作基地内部展示产品,虽然在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的支持下,在南村建设了诗歌长廊,但是目前尚未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受疫情及资金影响,南村蒙古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停滞不前,至今仍未投入使用,无法为村民带来就业岗位及经济效益。
另外,入驻产业园区的企业对于南村的归属感不强,日常联动不足。虽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经济组织,同政府和慈善组织不同,企业在参与当地活动时,是以获得更多社会名望为出发点,最终落脚点也是将这些社会效益转为经济效益。因此,当企业在无法取得经济效益时,就会很少选择与居民互动,由此以往,企业的入驻除给社区的个别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外,对当地的经济没有其他推动作用。因此,产业园区的建设,除了为南村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以外并没有给南村带来产业集群真正的作用。获得外部经济,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集群、规模化经营、优化市场结构等积极作用尚未实现。
四、民族互嵌社区产业发展建议
4.1社区层面
4.1.1优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新乡贤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把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居民、村民监督机制,推动群众依法管理、服务、教育、监督”,使广大群众参与到城乡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活动中来。基层社区利用原有的基层组织,开展“自家人管自家事”, 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利用熟人社会规则解决存在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既是党的代表,又是国家的代表,又是农村社会的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影响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基层党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乡村精英往往在村里拥有较高的声望,在乡村的公共事务决策上能有一定的话语权,有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整合资源,向上级政府申请更好的政策或者在乡村发展上施展能力,属于村里的优秀人物。其中就包括了乡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职或退休的离开本村社区的政府精英例如村里的一些老党员,他们在村民中就有很高的威信,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在村里的大事小事上依旧享有话语权,并且在村里发挥着化解矛盾、营造和睦氛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4.1.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产业以农业为基础,但其总量和带动作用却十分有限。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仅仅依靠农业是不足以支持农村工业发展的。要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工业支持与融合新道路,通过适当的途径将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到农业,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以加速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建立以农民为主导、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在此之前需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增加科技培训活动,使农民真正成为胸有沟壑,手握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利用电商既有优势资源,不仅继续挖掘现有特色农产品,而且可以通过不断创新,选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特色主题,通过组织节庆活动等方式或平台积极发展娱乐农业、观赏农业等农产品电商服务新业态。“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教育体验”、“民俗特色”、“智慧农业”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新模式,将会不断开拓新的产业发展领域,真正提升南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目标。
4.2企业层面
4.2.1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经济成果
要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不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在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方面,强化市场细分,综合运用广告、互联网等多重手段进行深度推广,树立富有当地特色的良好产品形象,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品牌力量来不断开拓市场,赢得市场,另外还需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包装,根据农产品特征属性,选择合适的包装对于产品销售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农产品引进方面,村民们往往把握不了市场规律和消费者的现实潜在需求,大多根据多年经验从主观方面判断,在种植产业方面很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影响市场销售规律,这就是缺乏市场规划和欠缺市场调查的表现。受价值规律影响,最容易出现那种因为物以稀为贵,以为是市场商机盲目进行生产有意识增加此类产品规模,容易导致供给过剩,使产品市场饱和,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处于亏损状态,本钱有可能都会搭进去。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薄弱,市场经济意识薄弱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鼓励农村”土专家”进一步发挥作用,指导好农户农产品种植,发展种植产业,带动其他农户提高种植技术。推广优质新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主要用于农产品,开发农产品市场营销,解决种植产业质量安全稳定,保证种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
4.2.2提高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
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的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国家政策,着力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深加工问题。要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的深度加工。没有技术的支持,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都会停滞不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第三,要强化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目前,农产品企业要深刻理解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树立“品牌即竞争力”的观念。最后,企业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多元化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产品的多元化加工规模,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来加快发展深加工产业。
结语
通过对南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乡村产业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乡村生态、乡风等方面的发展。总结南村近年来在乡村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社区团体、组织个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不可否认南村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不足,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其他类似的民族互嵌社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42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农户自身的勤劳智慧,还离不开政府的决策部署、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支撑、技术人员的科技支持以及企业的带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农村发展新的活力,也需要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农村社会的多元模式下,农民、村中精英、社会组织等都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实时监控,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由于南村产业发展基础很好,并非每一个农村地区都有这样的条件,因此,广大农村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寻找自身特色,凭借乡土经验,借助乡村产业振兴的东风发展处适合自身的致富之路。 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的不仅是农村经济,繁荣的也不只是乡村文化,更是要让将来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人们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