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研究生论文:新媒体视角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4012103458525
  • 日期:2018-03-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研究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领了社会新变革。网络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它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网上交友等,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手机及计算机广泛走进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当中,新媒体技术使得当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我们也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化网络生活,由用户自己产生的网络内容,一经传到网上,其播放次数以及观看频率已经大大超过媒体本身生产的内容。互联网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文化的快速传播,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①的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的阵地上开始相互斗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优势,在这个阵地上占领着主导地位,并竭力向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本文从新媒体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广大学者对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研究,郑永延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①张骥等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依据自身地位,拥有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以致足以为社会立言的权力,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理论观点有资格、有能力主导、领导、指导社会的问题。”②黄丹曾在《牢牢掌握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中指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主要是指一种思想统治权,即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掌握思想领导权即话语权,对于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③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出了表述,意识形态的含义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含义的研究,也是研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起点。(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郑永廷等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着重研究了 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功能等方面的发展问题,它对于我们研究当今意识形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杨海英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主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要求、时代要求、丰富的内涵等。她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理论的角度来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性。孙建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前提、萌发及形成的过程,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曲折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以上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概述,对于本文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遇到的挑战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最早提出“意识形态”这一名词的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 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和实质作出了较为科学地阐述。意识形态首先是观念的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的现代科学内涵。马克思在批判德国青年黑格尔的过程中,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持有否定性、虚假性的基本规定。马克思认为,任何正确的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讲都一定是唯物主义,因为意识形态是与唯心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而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所以意识形态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表现在它的伪真理性,它是将自身视作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并获得流传的广范性。除了关于意识形态的第一层方面的规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处谈到了意识形态的第二层面的含义,将意识形态和阶级关系联系起来,指出它是维护阶级社会的一种意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第三个层面的使用,是将意识形态看成一个代表体系,它通过使人们只注重过去而不看重未来,或者忽视阶级关系和减少对社会变革的集体追求,以此维护现存的阶级统治关系。这层含义的意识形态概念,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坚韧性,它所涉及的现象构成了象征与口号、风俗与传统,它们不完全是由生产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的,它们具有某种程度上自主性与有效性。在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是排外的,充满着与现实相对立的思想,它是与无知相连的。在《反杜林论》中,他批判杜林的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杜林不是从事物的本身去认识事物的特性,而是从其概念着手逻辑性的去推断事物的特性。恩格斯将体现唯心主义倾向的杜林的思想称为意识形态,严厉地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不同,恩格斯最早使用了“虚假”一词来形容意识形态的负面含义。但是,他偶尔也采取中性的、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概念。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 “但是到了 18 世纪,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时他们才进行了他们伟大而彻底的革命——法国革命,而且仅仅诉诸法律的和政治的观念,只是在宗教挡住他们的道路时,他们才理会宗教。”①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的贡献在于:在继承马克思有关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实践根源的解释的同时,又能充分考察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
 
第二节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代表作是《狱中札记》,该书对意识形态思想进行了深刻论述,并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是支撑资产阶级统治的体系,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等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一部分。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逻辑起点是“市民这会”。他把上层建筑分为两个“社会”,分别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是指民间的集合体,以学校、教会、政党为支撑,广泛的社会舆论是其强大的威力。政治社会则是政治集合体,是以专政的暴力机构为支撑物,比如军队、法院、监狱等。文化领导权是区别于暴力的另一种统治形式,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可以运用意识形态的文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不仅仅只是通过暴力的方式,文化领导权的占取才应该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首要步伐。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文化领导权问题,如果意识形态认同度一旦降低,国家意识形态根基就会被动摇。统治阶级宣称自己代表着人们的普遍、共同利益,把武力和说服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维护其阶级统治。革命团体成功地破坏了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时,国家才会处于危机之中,那时它会失去民众的认可,只能通过直接的暴力维持自身的统治。如果统治阶级失去了民众的认可,只剩暴力维护统治,那么民众就已经脱离了它的“领导”,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革命团体对于国家的进攻,才有可能成功。在葛兰西看来,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最初是依靠社会的强制规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强制的社会规则不能使人们真正的服从统治,进而转向道德、文化等非强制性的领导手段。西方革命的前提条件就是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如何夺取文化领导权,葛兰西采用了西方军事上的“运动战”和“阵地战”,这两个战略是葛兰西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的核心战略。葛兰西认为,每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时候,既要开展运动战也要开展阵地战。具体以哪个战略为主,哪个为辅,要根据每个国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以形成坚固的壁垒,贸然进行运动战,只是摧毁了外部防线,要想真正赢得无产阶级运动胜利,必须占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例如西方的德国、奥地利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都是昙花一现,因此,需转入意识形态的阵地战略。葛兰西讲:“每个国家都是伦理国家,因为它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把广大国民的道德文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从而也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相适应。”①通过化领导权使大多数人们所认可,通过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引导,使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总体的思想方向,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到的挑战.......1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15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15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和发展..............15
第二节 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受到的挑战.......16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16
二、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其影响...........17
第四章 新媒体视角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考.........20
第一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20
第二节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22
第三节 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24
 
第四章 新媒体视角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考
 
第一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补充。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理论,我国几位领导人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上,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现实社会发展同步跟进,新媒体空间里的舆情和舆论进行第一时间反映,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现实社会有权威,在虚拟空间里也有权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相结合,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促进二者互动循环发展,推动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开发各种各样的手机应用程序客户端(APP),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微视频,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据库,增加马克思主义信息载体,增强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从而占领新媒体舆论新阵地。在话语体系创新上,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语言特点和传播特征。尽可能地把学术话语、机关话语转换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轻松话语、草根话语,形成通俗化、形象化、寓意化、轻松化表达习惯。比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流行于国内外的《十三五之歌》,之所以上线的一天之内就有约 56 万的点击率而被称为“十三五神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话语风格的创新,采取男女对话说唱的欧美流行的 MV 方式,融合进长城、人民币等世界熟知的中国元素,设置了“十三舞是什么舞”等多个小幽默,使“十三五”是什么、谁来制定、如何制定等问题的解答变得内容欢快、形式奇特、风格奇幻。须特别注意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形式可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要求而灵活多样,但内容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决不能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切实防止为迎合新媒体受众而不顾本质内容的盲目创新,陷入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陷阱。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更要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信息主权”的概念成为国家主权概念中的重要内容,之前的国家主权包括海陆空三个方面,现在信息安全也是国家维护其主权完整的重要部分。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信息的自由也使各国的国界变得更为开放。信息设备的不断增加,弱化了各国对于信息的控制力。互联网的普及使一个国家的政务完全暴露在网民的视线中,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长久下去,人们对于本民族的主权意识也会慢慢淡化,政府在意识形态方面对网民的控制力也在持续下降。非政府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政府构成了威胁。这一团体挤压国家主权行驶的空间,网民甚至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自行组织团体,建立虚拟帝国等,向现任政府进行舆论施压,严重危害到政府的日常工作。网络也为无政府主义提供了温床。当网络主体进入网络空间后,可以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各种思想、言论和主张都可以自由传播,没有政府机构的约束,没有社会道德准则的要求,也没有法律规范的制约。这样,“网络社会”就会比传统社会更加难以管制,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难以判断是非,不能正确认知事物。导致价值体系紊乱,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涉及了新闻传播学、文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号学等多门学科,从新媒体角度出发来阐述和批判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适应于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其核心就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权,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全面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的定义以及特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定义及其功能,然后详细介绍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遭遇挑战,挑战分为多元文化思潮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网络的发展冲击着主流价值观。最后探讨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思考,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来促进意识形态更有效的传播发展。本文仍有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首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受很多层面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路径的选择上也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新媒体时代,新情况不断出现,我们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对意识形态的工作的研究,从而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