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研究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儿童一直被看作是小大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把儿童视为独立的生命存在。20 世纪 20 年代杜威来华,“儿童中心说”“儿童本位论”对当时的教育思想和儿童文学创作理论都带来很大影响。受杜威儿童中心说的影响,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开始多视角的理解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儿童本位观的发展。儿童文学是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儿童文学命题的是周作人,1930 年前后中国儿童文学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当时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中。1932 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也对儿童文学有了更多的关注,在目标中强调引导儿童学习通俗易懂的语体文,并指导儿童欣赏儿童文学,以发展其阅读的能力和激发其阅读兴趣。11934 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以 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为编写依据,选入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套教科书出版后受到家长和儿童的好评,诗人、散文家邵洵美听到自己的孩子朗读这套教科书的课文时这样评价:“这样有诗意的国语课本对小孩子应当有兴味,他们在隔房念着,我好像在听‘文明戏’”2。如此有趣的教科书在以往的研究中却不多,而教科书中选入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吸引笔者的研究兴趣,对该套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选文展开研究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可以弄清楚民国初小国语教科书编写情况,能为民国初级小学国语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的编校情况提供可以参阅的资料,从而丰富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研究资料,还可以为解读陈伯吹先生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及其教育思想提供依据;从实践上看,儿童文学对小学校中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探究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特点能为现在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启示。
.......
1.2 概念界定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是 1934——193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春季始业用书,共 8 册(笔者经过多方查找,找到第 1-7 册,第 8 册没有找到),供小学 1——4 年级儿童使用。其中第 1—4册由陈伯吹、沈秉廉、庒俞编校,王云五主编;第 5—8 册由陈伯吹、吕金录、庒俞编校,王云五主编。这套教科书是依照 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编校,每册教科书选文数目都是 40,整套教科书共计 320 篇选文。第 1——7 册教科书版权信息如下。《(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1 册,陈伯吹、沈秉廉、庄俞编校,1934 年 1 月初版,1935 年 1 月 60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2 册,陈伯吹、沈秉廉、庄俞编校,1934 年 2 月初版,1934 年 2 月 30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3 册,陈伯吹、沈秉廉、庄俞编校,1934 年 2 月初版,1934 年 2 月 1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4 册,陈伯吹、沈秉廉、庄俞编校,1934 年 2 月初版,1934 年 2 月 30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5 册,陈伯吹、吕金录、庄俞编校,1934 年 8 月初版,1935 年 4 月 60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6 册,陈伯吹、吕金录、庄俞编校,1934 年 8 月初版,1934 年 9 月 20 版;《(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第 7 册,陈伯吹、吕金录、庄俞编校,1934 年 8 月初版,1935 年 1 月 40 版。
..........
2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概述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是由陈伯吹、沈秉廉、吕金录、庄俞等编校的一套春季始业国语教科书,其中编选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要归纳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特点,首先要对教科书编校者及编写背景进行介绍,教科书的编校者陈伯吹、沈秉廉、庄俞,教科书编写的背景有儿童的发现、杜威的儿童本位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发展。
2.1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校者
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号伯吹,江苏宝山人,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陈伯吹 16 岁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创作儿童文学。1927 年,陈伯吹第一部小说《学校生活记》54出版,小说以儿童的生活为主题。从此,他便把儿童文学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一种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为儿童文学贡献心力。陈伯吹为孩子们创作和翻译了数百篇儿童文学作品,如《阿丽思小姐》55《华家的儿子》56《火线上的孩子们》57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把童话《一只想飞的猫》58做了连播。陈伯吹还曾担任过《小学生》《小朋友》等知名儿童期刊的主编。陈伯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还对儿童文学进行理论研究写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作家与儿童文学》59《儿童文学简论》60《儿童故事研究》61等专著提出自己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观点。首先,陈伯吹很强调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其次,陈伯吹认为儿童文学要照顾到儿童所处阶段的年龄特征。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楚儿童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注意力和兴趣等等的发展过程。62他认为儿童文学作家要有一颗童心,要接触儿童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站在儿童的角度出发,学会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感悟和体会,这样才能写出儿童感兴趣的作品。沈秉廉(1900—1957)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词曲作家、外国歌曲编译家,原名沈福恕,曾用笔名沈醉了,江苏吴县市甪直镇人,他一生在音乐教学、外国歌曲的编译、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在音乐教学方面,沈秉廉 1925 年——1931 年曾任教于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宁波师范等学校;关于编写音乐教科书,1931 年沈秉廉担任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儿童读物的编辑,负责编著音乐类教科书如《基本教科书音乐》63,1932 年沈秉廉为儿童书局编辑了《儿童音乐教科书(初小用)》64,1933 年沈秉廉曾被聘请为编订音乐教科书的委员,编辑了《复兴音乐教科书(初小)》65《甜歌 77 曲》66,还编校了唱歌类教科书《幼稚园音乐游戏》67等。在音乐创作方面,沈秉廉与钱君匋一起编了《广寒宫》68等。在外国音乐的编译方面,沈秉廉曾将外国名曲编译并配歌词,如他把莫扎特的名曲《小星星》编译成儿童爱听的《小小星》。庄俞(1876—1938)江苏常州武进人,名亦望,字百俞,别号梦枚楼主,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1903 年由蒋维乔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30 多年,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人物和股肱之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方面做出很大成就。
..........
2.2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写依据
20 世纪 30 年代语文教育家普遍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选入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越来越多,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是《(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编写的依据,其对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选文有明确的要求。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教学目标规定,指导儿童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各学年作业要项读书项规定,第一、二学年指导儿童讲述、欣赏儿童故事图,欣赏表演儿童故事、童话、笑话等,吟咏和表演儿歌、杂歌、谜语等;第三、四学年指导儿童欣赏表演儿童故事、传说、寓言、笑话、剧本等儿童文学,欣赏吟咏表演儿歌、短诗等儿童诗歌;在附注中规定,精读的材料应该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在附件一文体说明中规定要选入描述儿童生活的儿童故事,关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的儿童故事,以历史为根据的记人或记事的儿童故事,童话超自然的假设故事,含有道德、讽刺意义的简短寓言故事,滑稽可笑的简短笑话故事,合于儿童心理的趁韵的儿歌,民间流传的歌谣,一切写景抒情叙述故事等的歌辞,新诗和白话诗,话剧和歌剧。附件二读书教材分量支配规定了在第一二学年诗歌所占的分量为 30%、戏剧为 0%,第三四学年诗歌所占的分量为 15%,戏剧为 5%。教科书编排的程序项规定,编写教科书时一年级刚入学用简单的图画故事,后来在图画故事中加入文字,三四年级编选的儿童故事,语言文字增多,图画减少;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低年级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应该多选诗歌,高年级儿童诗歌逐渐减少。从 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该课程标准的编写对儿童的重视,坚持儿童本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兴趣与需要。《(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在每一册教科书的最后一页都附有《编辑大意》,为教科书编写和使用提供参考,内容抄录如下。#p#分页标题#e#
.........
3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分析.... 18
3.1 儿童文学选文体裁多样,以儿童故事为主 ...... 18
3.1.1 低学段以韵文为主,各册体裁数量不同 ............. 24
3.1.2 总体以儿童故事为主,故事种类多样 .... 25
3.2 儿童文学选文题材广泛,以儿童生活为主 ...... 27
3.2.1 具体可感的生活小故事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 37
3.2.2 充满童趣的生活小游戏彰显儿童的成长乐趣 ......... 38
3.2.3 丰富多样的生活小常识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 ......... 39
3.2.4 贯彻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培养儿童的党义观念 ......... 41
3.3 儿童文学选文编排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 38
4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启示.... 46
4.1 立足儿童的视角,契合儿童需要 .............. 46
4.2 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充满儿童趣味 ............ 47
4.3 开阔儿童视野,紧扣时代脉搏 ..... 48
5 总结........... 50
4 《(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儿童文学选文启示
4.1 立足儿童的视角,契合儿童需要
儿童是独立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儿童文学选文要坚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符合阅读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陈伯吹先生这样解释,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就是要注意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还要用一颗儿童的心去感悟世界。119笔者认为《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以儿童的视角选择教科书选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儿童文学选文要符合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选文的编者是成人,阅读使用的对象是儿童,这就存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矛盾,成人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象儿童的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人喜欢看,但不属于儿童的儿童文学。只有那些真正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算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所以要重视对儿童独特性和独特世界的研究。《(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是供 1-4 年级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其编写符合该年龄段儿童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表现在选文内容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同步,如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自己最熟悉的是自己的家庭生活,所以教科书在第 2 册、第 3 册选入很多家庭生活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随着儿童知识的增加,认知范围扩大,生活题材选文数量减少,党义、历史领域的选文数量增加。同时,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的内容与儿童所处的季节同步,方便儿童联系生活实际、周围的环境直接认识、学习教科书中选文内容。其次,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要有儿童情趣。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儿童情趣,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会得到成年人的喜爱但是不能被儿童接受。120《(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中的儿童文学选文充满谐趣和欢乐的情感,用纯真、善良、质朴的形式表现了诗意美好的内容,洋溢着儿童情趣。这些充满儿童情趣的选文内容有些是不符合成人思维的,但却是儿童喜爱的,是儿童单纯的性格、稚嫩的心理的写照,是对他们独特世界真实描绘。如《两件小事情》小萍儿跑到房间里,看见茶壶的盖子放在桌子上。他说:“茶壶要受凉了,让我替他戴上帽子吧”。他又看见床底下两双鞋子,一顺一倒,他一边把鞋子放整齐,一边说,让他们并着头谈天吧。茶壶不盖盖子会受凉,让床底下的鞋并头谈天,这类的想法是只有天真如孩童才能想得出吧,这样天真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需要。
..........
总结
儿童文学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20 世纪 30 年代儿童文学快速发展,小学国语教科书选入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越来越多。由陈伯吹、沈秉廉、庄俞、吕金录编校的《(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选入了大量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从体裁上看有: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寓言、戏剧,共 5 种,以儿童故事为主,刚入学的儿童喜欢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文,初小第 1 册教科书和初小第 2 册教科书选入儿童文学选文以儿歌为主,这也符合儿童学习的需要,体现教科书编写的儿童本位观。教科书的儿童文学选文从题材上看有:生活类、自然类、道德类、历史类、党义类,以生活类为主,这些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的生活小故事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通过充满童趣的生活小游戏彰显儿童的成长乐趣,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小常识以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通过贯彻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培养儿童党义观念。教科书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编排上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儿童文学选文编排与主题单元极为相似,各单元内部儿童文学选文内容联系密切;儿童文学选文依时令季节编排,方便儿童更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符合儿童学习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便于教师就地取材的进行教学;儿童文学选文体裁和内容上由易到难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总之,《(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国语课本(初小春季始业用书)》儿童文学选文从体裁、题材、教科书的编排上都体现了儿童本位,编校者站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听,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同时,笔者也发现这套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在体裁、题材、编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体裁上儿童故事所占比重大,限制了其他儿童文学体裁选文的数量,儿童喜爱的童话也没有选入。其次,在题材上第 7 册教科书党义类选文过多,不利于语文知识的教学,也不利于吸引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再次,在教科书的编排上,类似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每课后没有练习,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具体确定每课的教学计划成为一种挑战。最后,7 册教科书没有选入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阅读范围是一种限制。
..........
参考文献(略)